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看着名单,突然问道:吕俊生怎么没在里面?
1955年,就在要搞大授衔之前,毛主席正翻看着那份授衔的名单。可他左看右看,把名单都看遍了,愣是没找到自己心里想着的那个名字。
他喊过工作人员,直接问道:“那个叫‘军中吕布’的吕俊生,是什么情况?为啥名单上没有他啊?”
吕俊生这个人,毛主席提到过,他到底是谁呢?为啥人家能有个绰号叫军中吕布呢?
【深受苦难却有侠义之心】
吕俊生1907年在邢台呱呱坠地,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生活挺不容易。到了他这一辈,兄弟姐妹一大堆,连填饱肚子都成了大问题。
吕俊生年纪轻轻的,就得出门要饭维持生计。但那时候,家里有余粮的也没几家,所以他基本讨不到啥吃的。
吕俊因为老是吃不饱,身子骨特别瘦弱。到他13岁那年,感觉在家待着没法活下去,就打算出门闯荡,挣点钱回来。
但他对经济方面的事儿并不太在行,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头,也就只能将就着填饱肚子。慢慢地,外面的日子愈发艰难,吕俊生最后决定还是回家算了。
等他回到家,却发现家里空荡荡的,兄弟姐妹全都不见了。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养不起那么多小孩,吕俊生离开后,其他弟弟妹妹也一个一个地被送走了。
他赚钱能力不强,但在外头锻炼得一身好力气。后来有人给他介绍了份工作,去隔壁村的武馆打下手。那武馆的老板挺惜才,觉得吕俊生是个练武术的好苗子。
给吕俊生捏了捏骨头后,老板心里更有底了,坚持要让吕俊生拜他为师,跟他学功夫。
但那时候学武术得交点学费,虽说数目不大,可吕俊生实在掏不起。老板看这小伙子是个练武的好材料,不忍心让他错过机会,就干脆免了他的学费。
都说练武这事儿,最重要的就是得有恒心。武术啊,得下苦功夫练,不管天寒地冻还是酷暑难耐,都得坚持。吕俊生这人,特别能吃苦,他练习武术从来都没间断过。
学了将近一年时间,吕俊生的武艺就已经相当厉害了。就算十几个平常人一块儿上,也根本拿他没办法。可吕俊生心里却犯嘀咕,不知道自己这身功夫能派上啥用场。
除了种地时稍微轻松了点,感觉武术对自己真没太大帮助。就算不学武术,他那天生的大力气也特别适合干农活。
尽管如此,他心中的疑惑并未让他停下修炼武术的脚步。有次,吕俊生瞧见路边有位老太太在抹眼泪。他心里一软,就走过去问老太太出了啥事儿。
老太太之前借了地主家的粮食,等到了要还的时候,她才发现地主把利息涨了好几倍。老太太不识字,压根不知道地主竟然定了那么高的利息标准。
现在她们家粮食欠着没法还,地主就直接把她的小孙女给带走了,说是要给他家小儿子找个童养媳。讲到这儿,老太太心里头更难受了。
吕俊生一听火冒三丈,立马带着老太太冲到地主家,让地主把小女孩交还。地主硬是不肯,吕俊生也不啰嗦,二话不说就闯了进去动手。
那些平时在地主家里横行霸道、嚣张跋扈的仆人保镖,一瞅见吕俊生的厉害身手,吓得都不敢靠近。就这么着,吕俊生顺利地把小女孩给救了出来。
吕俊生发现,出手助人、行侠仗义让他心里特别痛快,他开始仔细琢磨起自己的力量来。难道说,这才是他一直以来练武的真正目的?
【抗日战场显神威】
打那以后,吕俊生靠着自个儿的一身好功夫,开始出手帮忙那些受地主欺负的老百姓。他站出来给大伙儿撑腰,没多久,就在周围几个村子里落下了个讲义气的好名声。
但有一次吕俊生进城,他感觉到了些异样。城里的人看起来都挺慌张,好像碰到了啥大麻烦。
城里的街道上,突然冒出好多穿着古怪服饰的人。他们面孔看着像亚洲人,但开口说话却不是中文,人手一把刀,挺让人诧异的。
吕俊生以前也外出闯荡过一番,可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群。那些外国人个子特别高,一眼就被他给认出来了。
这些人难道也是外国人吗?那他们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呢?吕俊生有这样的疑惑也不奇怪,看看周围老百姓的反应,其实就已经说明他们的来历了。
老百姓被压榨了好多年,一见到那些洋人就这副模样。但这些人啊,比洋人还横,他们要是看上啥东西,直接就揣兜里,连一分钱都不给留下。
店家追了出来,想要讨回钱款,他们二话不说,一拳就把店家撂倒在地,还笑话店家不敢还手。吕俊生一看这情形,火冒三丈,立马就想冲上去收拾那几个人一顿。
他搞清楚了,这些就是村里老人常提起的东洋鬼子。他们瞧不起咱们国家的百姓,把欺负普通老百姓当成一种乐趣。
但还没等他采取行动,就被人猛地拽进了一条小巷。那人跟他说,要是他真的动了手,那老板一家子怕是要遭殃了。
从那人口中,吕俊生得知那些东洋鬼子其实是日本人。他们已经霸占了咱们国家的东北,现在还盯着华北这块地儿呢。
要是他冲动地行事,说不定会引发一场大战。吕俊生听了这话,也不敢随便乱来了。但望着受气的老板,他气得眼睛直冒火。
抗日战争一打响,吕俊生心里就琢磨着得为这事儿出点力。他打听到,八路军在山西那边扎了根,建了个根据地,心里就琢磨着去山西投奔八路军。
绕了不少弯路后,他终于进了129师,当上了一名普通的士兵。由于对日本鬼子有着深仇大恨,他打仗时特别拼命。
抗战刚开始那会儿,日本鬼子的战斗力真不是盖的,三个人凑一块儿耍刺刀,咱们一个班冲上去都干不过。这事儿传到吕俊生耳朵里,他对日本人的刀法技术那是相当好奇。
他瞧过军队日常练的刺刀格斗,无非就是些简单的招式。这些招式没啥高深技巧,不过对初学者来说最合适不过了。
吕俊生心里犯嘀咕,日军训练的方式难道跟咱不一样?他真想跟日军的白刃战较量较量,瞅瞅到底是哪方的刀子更利索。
没多久,他期盼的机会终于来了。在一场跟日本鬼子的对战里,吕俊生他们连队的子弹都打完了,连长这时下令,让他们把刺刀给装上。
吕俊生不太爱使刺刀,他更喜欢挥大刀。所以,连长一带头,他就拎起大刀往前冲,直接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日军拼刺刀确实挺狠,但吕俊生的身手也挺厉害。头一回跟日军近身打,吕俊生因为冲得太猛,结果被一群日军给围上了。
但就算这样,吕俊生也一点没怵。他挥刀就砍,一口气干掉了27个日本鬼子,把剩下的日军吓得屁滚尿流,撒腿就跑。打那以后,吕俊生的大名就传开了,一战就成了英雄。
【为何不参加授衔】
在跟日军拼刺刀的时候,吕俊生从来都没怕过。他打胜仗的记录让身边的兄弟们眼红,都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纷纷向他取经。
吕俊生其实没啥特别的技巧,他就是身体壮,练武的基础扎实,力气比别人大,所以打仗时总能赢。跟日军交手的时候,他还真的发现了日军的一些弱点。
他把自己的本事教给战友,还常陪他们一起练。有了吕俊生的助力,他们部队的刺刀技术越来越好。
吕俊生在部队里有个外号,大家都喊他“战斗中的猛将”。为啥会有这么个称呼呢,其实主要是因为他那特别显眼的外表。想来是因为他小时候老挨饿,所以吕俊生吃起饭来总是狼吞虎咽,食量惊人。
他长大以后,个子窜得老高,身体也壮实得很,身高直逼两米大关。你要是稍微矮点儿,跟他站一块儿,连他肩膀的边儿都摸不着。
吕俊生力气特别大,战场上他扔手榴弹,总是能扔得老远老远。打起仗来,他勇猛得很,那股子冲劲儿,大家都说,跟古代的猛将吕布有得一拼。
因为吕俊生和三国里的吕布同姓吕,大家便亲切地称他为“军中的吕布”。对于这个由战友们起的别名,吕俊生乐呵呵地就认了下来。
吕俊生出名之后,麻烦也就跟着来了。日军得知八路军里有个白刃战的高手,都咬牙切齿地想活抓他,吕俊生就是他们的目标。
1943年的一场仗里,吕俊生不小心受了挺重的伤,立马就被送到了后方的医院。伤刚有点起色,他就听说日军正朝后方移动呢。
吕俊生带着村里的民兵队伍,一块儿去拦截日本鬼子。在吕俊生的带领下,民兵们成功地把日军给绊住了,好让医院和受伤的人赶紧撤走。
吕俊生回到队伍没多长时间,就在一次冲锋时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关键部位。虽然抢救得很迅速,但还是落下了不轻的后遗症。
吕俊生无奈地离开了战场,转去负责后勤的粮食运输工作。可他压根没想到,自己在战场上那股子勇猛劲儿,居然连毛主席都听说了。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毛主席就自个儿出面,见了全国战斗英雄的代表们。他还特地提到了吕俊生,说想见见这位被誉为当代勇士的家伙。
代表们一到场,毛主席立马就瞅见了吕俊生。他上前跟吕俊生握了握手,直夸他在抗日战争里立下的大功。
吕俊生心里直犯嘀咕,就对毛主席说:“主席,您咋一眼就瞅出是我呢?”毛主席一听,乐呵呵地笑了,跟吕俊生说,是因为他那高大的身材太显眼了。
尽管毛主席身材也挺拔,但像吕俊生这么高个子的还真少见。得知毛主席还惦记着自己,吕俊生心里特别暖和,深受感动。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吕俊生担当起了高射机枪手的重任,他直接就跟美军的飞机杠上了。
1955年进行军衔授予那会儿,毛主席心里惦记着吕俊生会得到啥样的军衔。他担心给的军衔低了,会让这位英雄心里不舒服。
可是翻来找去,毛主席愣是没瞧见吕俊生的名字。
他朝罗帅打听吕俊生咋没来,罗帅也是一头雾水,赶紧吩咐手下人去查查看。不一会儿,结果就出来了,敢情吕俊生已经退伍回家了。
朝鲜战争打完后,吕俊生感觉身子骨大不如前了。他觉得自个儿再也没法为部队出力,就决定退伍回家,结果就这么错过了拿军衔的机会。
听到这事儿,毛主席不由得叹了口气,心里挺为吕俊生感到惋惜的。但吕俊生自个儿却并不觉得有啥好遗憾的,他觉得能为国家做点贡献就是最大的事情了,至于给不给啥头衔,他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