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的热闹程度,简直像被扔进了一颗巨型旅游炸弹

头号分享 17小时前 阅读数 507 #推荐

五一假期,90多万的内地游客像潮水一样涌进这个弹丸之地,过关口岸等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排队长达数小时。甚至出现了网络信号被挤爆、游客进退两难的情况。

连油麻地警署的小熊周边都被抢空,港人直呼内陆人是来进货的。

更绝的是,有人花 30 快就能玩遍香港连住酒店都省了,直接在机场浴室过夜。

30 快游香港的现象,反映出游客对于旅游成本的敏感度以及对性价比的追求。

这波操作让港人看得目瞪口呆,网友在网上回复没有酒店记录难道不许入境吗?

要说这波30 快游香港的操作,还得感谢万能的购物平台。

最近一款香港一日游产品火遍全网,三十多元就能打卡黄大仙、尖沙咀钟楼、西九文化区三大景点,还包一顿港式茶餐厅午餐。

有游客算了笔账,深圳到香港的高铁票 75 元,加上团费比在深圳吃顿火锅还便宜。

行程从早上 7 点半开始,晚上 8 点半结束,全程靠两条腿暴走,导游还会带你去珠宝店 参观两小时。

有游客吐槽说是一日游,实际是走路马拉松加购物耐力赛。

更让港人跌破眼镜的是,不少游客为了省住宿费,直接把香港机场变成了过夜圣地。

这里不仅有免费浴室,吹风机和充电设备,还24小时便利店,比快捷酒店还贴心。

有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经验,称机场航站楼和按摩椅区,凌晨三点空位最多,铺张瑜伽垫就能睡。

更有甚者在旺角和尖沙咀的麦当劳安营扎寨,本地人笑称现在香港的快餐店比酒店还热闹。

面对这股穷游旋风,香港政府也坐不住了。

如何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保证本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香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入境事务处紧急澄清没有酒店记录不许入境是谣言。为了应对客流压力,他们悄悄在口岸增加了 300 名工作人员,还推出免扫码出闸服务,结果导致落马洲站的手机信号被挤爆。

旅游业议会则忙着给旅行社划红线,要求低价团必须在行程单上注明购物点数量,否则吊销牌照。

不过有导游透露现在查得严,已经改为文化体验中心了。

五一期间,香港的地铁系统彻底沦为人肉压缩舱。

东铁线高峰期载客率高达 94%,大围到九龙塘这短短几站路,车厢里连呼吸都困难。有乘客称在香港坐地铁,不用自己走路,后面的人会推着你前进。

更夸张的是,落马洲站因大量游客同时使用二维码支付,导致网络崩溃,港铁不得不临时开放免扫码出闸,结果闸机口被挤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喊破喉咙都没人听得见。

景点方面,黄大仙祠单日接待量突破 10 万人次,香火鼎盛到连插香的地方都找不到。

尖沙咀钟楼更是夸张,游客们为了拍一张孤独钟楼的照片,得在人群中挤半小时,最后只能拍到一堆后脑勺。

公共厕所外排起长龙,女厕平均等待时间超过半小时, 乐色桶更是爆满,清洁工人每天要清运十几次,仍然跟不上游客制造的速度。

购物区更疯狂,旺角波鞋街的店铺被抢购一空,店员们累到瘫坐在地上。

铜锣湾时代广场的奢侈品店门口排起百米长队,保安拿着对讲机维持秩序,场面堪比春运。

香港金店也被买爆,内地游客为了每克便宜 80 元的金价,在老铺黄金门口排队三小时,有人直接买空整个柜台的首饰。

面对这股旅游热潮,港人的态度可谓又爱又恨。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能承受住这么大的游客量的。

低价团让香港成了性价比之王,吸引了大量首次访港的游客。

本地商家连连叫苦,尖沙咀某茶餐厅老板说以前一桌客人能坐半小时,现在翻台率提高了三倍,但人均消费从 80 港币降到了 40 港币。

更尴尬的是,油麻地果栏的水果摊被游客挤得水泄不通,果农们边数钱边抱怨这些人买两个苹果也要拍照发朋友圈,我们都成网红景点了。

普通市民的生活却受到严重影响,平时 10 分钟的路程,现在要走半小时。

不过这股热潮也催生了不少反向操作。有内地游客专门来香港体验富豪生活,花 3000 元住一晚迪士尼乐园酒店,坐直升机俯瞰维港。

也有香港市民趁机做起了地陪生意在淘宝上推出老港带你吃地道美食服务,人均 200 元就能吃到米其林推荐的烧鹅濑粉。

这种穷游与豪游并存的现象非常有趣。

对于这波旅游潮专家们看法不一,香港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认为低价团虽然能带来短期流量,但长期来看会透支香港的旅游口碑。

但香港旅游发展局总干事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香港将从购物天堂转型为体验之都。

不管怎么说,这波30 块游香港的热潮,已经让香港彻底出圈。

有人在朋友圈调侃以前去香港是买奢侈品,现在去香港是买生存体验。

而港人也逐渐习惯了满大街的普通话,甚至开始用靓仔靓女和游客打招呼。

香港还是那个香港,但游客已经不是原来的游客了。

在社交媒体上香港挤爆了话题阅读量破亿,网友们纷纷晒出照片。

还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错峰攻略,教游客如何在凌晨三点的尖沙咀拍出无人的夜景。

这种 游客教港人赚钱,港人教游客避坑的现象,成了香港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这次 90 万人挤爆香港的事件,不仅是一次旅游热潮的体现,也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

对于香港来说如何在旅游旺季更好地应对游客高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和解决的课题。

而对于游客来说,如何在旅游过程中更好地规划行程,提高旅游体验也是一种很好的机会。

评论列表
  •   用户96xxx02  发布于 2025-05-08 17:02:16  回复该评论
    無論窮遊或富遊香港,我們都歡迎內地朋友!過門也是客,今天窮,難不保明天有第二第三個馬雲!香港雖小,但有很多景點,特別一些地質公園及好多海岸景點一樣很美!好多朋友未去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头号分享

头号分享

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