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王树声重回大别山,进村后四处打听:20年前被埋的飞机在哪?

红色风云录 9个月前 (08-12) 阅读数 756 #历史

“老乡,你知道20年前被埋的飞机在哪吗?”

1951年,从小在湖北长大的王树声,率领访问团再一次回到了家乡。虽说这一次是按照中央的指示,慰问家乡的烈属、军属和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但王树声还肩负着另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王树声每次遇到年纪稍长一些的乡亲,总要询问他们知不知道20年前被埋在大别山的飞机的下落。在乡亲们的带领下,王树声来到当地一所寺庙附近,随着泥土不断被挖开,飞机的残骸逐渐显露出来。

为什么会有一架飞机被埋在大别山区,而且一埋就是20年?

1930年3月的一天,天空中忽然传来一阵打雷般的轰鸣声,正在放哨的赤卫队员下意识握紧了手中的鸟枪,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架飞机在山谷中摇摇晃晃盘旋着,径直朝着河滩扑了上去,惊得赤卫队员赶忙吹响了号角。

很快,村里的赤卫队员开始向河滩聚拢,只见飞机上跳下一个人来,慌慌张张朝着不远处的树林跑去,但赤卫队员早已经形成了包围圈,那人无奈只能停下脚步,高举双手,口中大喊道:

“各位乡亲,不要伤害我,我是飞行员!”

在一间小屋里,红军对这名飞行员进行了审讯。也许是对红军始终放不下戒心,无论红军战士如何宣传我军对待俘虏的政策,这名飞行员始终不肯说出实话。

国民党飞机降落在根据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鄂豫皖军委,徐向前听说之后,指示将飞行员带到红军指挥部。当一脸懊丧的飞行员被带来之后,徐向前亲自迎接,微笑着自我介绍道:

“我叫徐向前,是这儿的负责人,你不用害怕,有什么话可以跟我说。”

当听到“徐向前”三个字时,飞行员的身体颤动了一下,惊讶地抬起了头。他没想到眼前这个身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军装,满脸挂着笑的人,居然就是蒋介石悬赏10万大洋想要除去的红军将领徐向前。

就在那一瞬间,飞行员的戒心顿时全无,和徐向前一五一十地交谈了起来。

这名飞行员名叫龙文光,出生在四川崇庆,得益于继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私塾先生,龙文光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按部就班地从小学一直读到了大学。在读中学期间,龙文光就开始接触进步思想,进入大学之后,恰逢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胸怀大志的龙文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笔从戎。

1926年毕业之后,龙文光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广东航校学习,后又前往苏联继续深造。学成回国之后,龙文光开始担任空军第四队上尉分队长,同时还在南京中央军校航空班担任飞行教官。

在被捕的当天早上,龙文光奉命前往河南执行空投任务,返航时由于航线有雨,龙文光在大雾之中迷失了方向,好在龙文光驾驶技术过硬,在大山之中盘旋了许久,最终因油料耗尽只能迫降,没想到会降落在红军的根据地之上。

“那我们就算是认识了!”徐向前微笑着拍了拍龙文光的肩膀,开始和他聊起了别的话题。一番长谈过后,龙文光对共产党有了清晰的认识,心中的立场也开始有所动摇。

“我愿意参加红军队伍。”第二天一早,龙文光再见到徐向前的时候,当面表达了自己革命的决心。徐向前高兴地握着他的手说:“祝贺你和你的飞机走向光明,我代表苏维埃政府欢迎你!”

按照龙文光的建议,徐向前指示将飞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以防遭到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在搬运过程中,由于要通过一条比较宽的河流,当地群众闻讯搬来自家的桌椅门板,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浮桥,保证飞机顺利通过。

“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共产党必然成功!”龙文光看到此情此景,激动地对身边人说道,心中也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决心。

很快,鄂豫皖特区政府成立了航空局,龙文光被任命为航空局长。在几名懂机械同志的帮助下,龙文光的飞机终于修好,并重新油漆一新。在机身上,有两个鲜红的大字“列宁”,这便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列宁号”,龙文光也成为红军历史上第一个飞行员。

红军终于有了自己的飞机,龙文光受组织的委派,驾驶飞机前往各地进行侦察,同时投撒传单宣传革命。蒋介石询问大为光火,勒令何应钦尽快将龙文光除掉,以保国民党空军的名望。

1930年10月,红军发动黄安战役,整整围攻黄安城一个多月,却没能攻下半点。正当徐向前一筹莫展之际,龙文光来向他汇报工作,徐向前便询问他“列宁号”能否带弹轰炸。

“当然可以。”龙文光当即向徐向前介绍了“列宁号”的情况,并连夜设计出挂弹架。第三天一早,龙文光驾驶着挂有两枚重型炸弹的“列宁号”腾空而起,朝着黄安的方向飞去。

在黄安城上空盘旋了一阵后,龙文光瞅准了一处架有天线的房子,投下了两枚炸弹。敌人的指挥部尽毁,守城敌军顿时溃不成军,抱头鼠窜,城外红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克了黄安城,不但全歼守敌万余人,还活捉了敌师长。

黄安一役,让“列宁号”名声大振,也让蒋介石更加心急如火,他没想到共产党只靠一架飞机,就能创造如此大的威力。更让蒋介石不能容忍的是,共产党只有一架飞机就成立了航空局,可见其“野心”之大。

1932年,国民党出动30万大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起第四次“围剿”。蒋介石专门坐镇武汉,亲自下令要找回那一架红军手中的飞机,同时又悬赏10万大洋,抓捕龙文光归案。

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红军处境日渐艰难,为了保护好“列宁号”,军民齐心带着飞机一同转移。但由于飞机体型庞大,每次转移都十分费力,甚至还有群众为了保护飞机而牺牲。

“为了便于消灭敌人,就地埋掉‘列宁号’飞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徐向前代表红军总部作出指示。就这样,红军的第一架飞机被就地拆解掩埋,红军的第一个航空局也随之解体。

在之后的一次突围中,龙文光与大部队走散,想办法化装潜回了汉口家中。原本龙文光打算躲过风头就去找大部队,结果却被国民党特务提前发现了踪迹,惨遭逮捕。

面对国民党特务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龙文光坚决不肯低头;国民党内不少龙文光的老友纷纷为他说情,但蒋介石执意下令要将其处决。临刑时,龙文光坚持不肯下跪,还大声唱起了《满江红》,声势震天撼地,气壮山河。

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后,占据了鄂豫皖根据地大部分地区,他们曾千方百计想要找到那架被埋葬的飞机,但在根据地群众的保护下,飞机的一些重要部件一直都没有被找到。

就这样,“列宁号”在地下整整沉睡了20年。为了让后人了解这一段历史,中央指示有关部门1:1复制一架样机,以供人们瞻仰。

参考文献:

[1]叶介甫.工农红军的第一位飞行员——龙文光[J].党史纵横,2009,(02):31-33.

[2]马国福.“列宁号”:共和国航空史上第一架飞机的前世今生[J].协商论坛,2021,(04):54-56.

[3]杨震,孙晓,左东著. 天惊:中国空军传奇. 济南:黄河出版社, 1996.03.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红色风云录

红色风云录

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