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奉献”遇上“利益”:评柳传志争议中的价值观碰撞

鸿树和趣事 4天前 阅读数 4 #社会

最近关于柳传志的讨论,总能看到两种极端声音:有人赞其“改革开放功臣”,认为“讲个人利益天经地义”;有人斥其“骗子”“造孽”,觉得“资本获利就是原罪”。这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奉献与利益”“集体与个体”的价值观碰撞,咱们不妨平心静气聊聊。

一、改革开放的时代命题:从“奉献”到“激励”的转向

计划经济时代,“只讲奉献”是主流价值观。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本质是打破“大锅饭”,用利益激励激活经济活力。柳传志的商业实践,正是这一政策的产物:

- 1984年,他带着11名科研人员“下海”,放弃铁饭碗,在传达室里卖旱冰鞋凑启动资金,这种“冒险”在当时需要极大勇气;

- 联想早期推行“万元户计划”,给销售冠军发万元奖金(相当于普通工人10年收入),被骂“搞资本主义”,但正是这种激励,让联想从20万小厂变成全球PC巨头。

那个年代,“谈利益”是需要勇气的。柳传志曾说:“如果漂洋过海创业成功,却和个人利益无关,确实说不过去。”这话听起来功利,却戳中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核心逻辑——允许合理合法的个人获利,才能调动积极性,把“蛋糕”做大。

二、“鱼鹰抓鱼”的比喻:利益分配的现实逻辑

用“鱼鹰抓鱼要喂食”类比企业家获利,虽糙却有几分道理。联想改制中,职工持股会用未分配利润购买股权,本质是一种“绩效奖励”:

- 1995-1999年,联想利润从0.8亿增长到7.7亿,五年增长近10倍,管理层的贡献客观存在;

- 2009年泛海入股时,联想控股估值92.6亿,较改制前增长14倍,国有资产增值明显。

但争议点在于:“喂食”的标准是否合理?

联想高管年薪确实高(杨元庆2022年1.7亿港币),但对比全球同行,惠普CEO年薪2100万美元、戴尔CEO1700万美元,联想高管薪酬在行业内属中等偏上。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获利”,而在于**“透明性”**——比如职工持股会的股权分配细节、无形资产估值依据等未完全公开,给了“暗箱操作”的想象空间。

三、“超级骗子”的指控:情绪背后的公平焦虑

把柳传志称为“骗子”“造孽”,显然情绪化了,但这种激烈表达背后,是对社会公平的深层担忧:

1. 贫富差距的直观冲击

当普通员工月薪几千元,高管年薪过亿时,“努力奋斗”和“阶层固化”的对比会放大焦虑。尤其是联想研发投入占比(3.8%)低于华为(15.4%),公众会觉得“钱没花在刀刃上,都进了个人腰包”。

2. 对“资本权力”的不信任

联想系资本通过君联资本、弘毅投资布局300多家企业,这种“产融结合”模式容易让人联想到“资本垄断”。比如滴滴赴美上市引发数据安全争议,公众会下意识将其与柳传志的“资本版图”挂钩,产生“官商勾结”的负面联想。

3. 历史评价的代际差异

经历过计划经济的老一辈,更看重“集体奉献”;年轻一代则认可“个人奋斗获利”,但要求“程序正义”。这种代际认知差异,让柳传志的评价呈现“割裂式”状态。

四、理性破局:在激励与公平间寻找平衡点

1. 肯定贡献不等于纵容瑕疵

联想让中国PC价格下降70%,带动5000家供应商发展,这些贡献不可否认。但改制过程中,如职工持股会用国有利润购股、泛海入股的“泰山会关系”等争议点,需用历史眼光看待——2000年前后的国企改制普遍存在规则模糊性,不能用今天的标准苛责过去,但可通过制度完善避免历史重演(如2023年《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明确要求“阳光化交易”)。

2. 用法治思维替代道德批判

指控“骗子”需要证据。截至目前,官方未对柳传志及联想改制问题立案调查,司法机关也未认定其违法犯罪。在法治社会,“有罪推定”是危险的,哪怕情绪再激烈,也应让事实和法律说话。

3. 重构“新义利观”

共同富裕时代,企业家需要重新定义“利益”:

- 联想研发投入不足,可通过政策引导(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鼓励科技创新;

- 高管高薪问题,可通过超额累进税率调节,让“先富”更有社会责任感。

这不是“杀富济贫”,而是让资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兼顾公共利益——正如华为

一边赚利润,一边投芯片;宁德时代

一边扩张,一边建新能源产业链。

结语:告别非黑即白,走向建设性讨论

把柳传志捧为“神”或贬为“鬼”,都是极端思维。他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既有打破体制桎梏的勇气,也带着时代局限性的“泥土味”。与其纠结于个人功过,不如思考:

- 如何让国企改制的每一步都阳光透明,避免“暗箱”争议?

- 怎样设计更合理的激励机制,让企业家获利与国家、员工利益绑定?

- 面对科技“卡脖子”,如何引导资本流向硬核创新,而非短平快的组装生意?

这些问题的答案,比单纯批判某个人更重要。毕竟,我们需要的不是“造神”或“打倒谁”,而是一个既能激发活力、又能守护公平的商业文明——这才是对改革开放精神的真正传承。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鸿树和趣事

鸿树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