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所有美国油气,狙击特朗普背后金主,问起中国损失只有四个字
当美国以125%的“对等关税”试图遏制中国时,中国却以暂停进口美国油气作为反制,精准打击特朗普背后的能源金主。
这场看似经济领域的博弈,实则是大国战略的终极较量——中国损失几何?答案只有四个字:“微乎其微”。
特朗普“霸权梦”撞上中国反制铁壁
2025年2月1日,世界经济局势风云突变,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突然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
这一举措看似突兀,实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既定战略的重要一步。
特朗普喊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承诺,而他认为一场对华贸易战便是兑现这一承诺的关键。
背后,美国能源巨头、军工复合体等金主势力推波助澜,他们觊觎着通过关税战重塑全球产业链,让美国再度称霸世界经济舞台。
其实,早在特朗普上台初期,就不断释放贸易保护主义信号。
过往的一些政策调整,已然为这场关税战埋下伏笔。
而这次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不过是“欲加之罪”,为其贸易霸凌行径披上一层看似合理的外衣。
仅仅两个月后的4月2日,美国变本加厉,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税率从原本的34%疯狂飙升至125%,创下近百年来最高纪录。
这如同在全球经济动脉上狠狠扎了一刀,美股暴跌、美债收益率飙升、美元指数跳水,股债汇“三杀”局面震惊世界。
但特朗普万万没有想到,中国的反制措施迅速且精准,直击其要害——叫停所有美国油气进口。
美国的能源出口战略,一直是特朗普背后金主们的核心利益所在。
像Venture Global、雪佛龙等能源巨头,此前正雄心勃勃地计划通过液化天然气(LNG)出口,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大赚一笔。
然而,中国的反制让他们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和LNG仅占总量的1.74%和5.43%。
即便全部停购,中国凭借与俄罗斯、中东、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的多元化能源合作渠道,也能轻松补足缺口。
而且,中国在能源安全保障上早有布局。
盐城“绿能港”顺利投产,10座巨型储罐犹如守护能源安全的巨人,可储存超200万吨LNG;
中俄管道天然气年输气量稳步增至380亿立方米,能源输送的“钢铁动脉”源源不断地为中国输送清洁的天然气;
沙特、伊朗等中东产油大国的原油,通过人民币结算,安稳地运抵中国港口。
中国构建的“能源长城”,让美国能源巨头的美梦化为泡影。
关税战下美国哀鸿遍野
不仅如此,这场关税战的“回旋镖”还砸回了美国自身。
自4月关税大幅提升以来,美国国内经济哀鸿遍野。
标普500指数短短时间内暴跌6%,众多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缩水,企业融资难度剧增;
美国国债规模高达36万亿美元,利息支出逼近1万亿美元,政府财政捉襟见肘。
沃尔玛、家得宝等大型零售商叫苦不迭,他们依赖中国的低价商品维持利润,如今关税大幅提升,成本飙升,数万商家面临倒闭危机。
普通民众更是深受其害,汽油价格上涨30%,开车出行成本大幅增加;食品通胀率突破5%,超市里的日常食品价格不断攀升,民众的生活成本直线上升。
“美国优先”变成了“美国受难”,美国民众怨声载道。
跨国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加速“去美国化”进程。
台积电在德国建厂,三星在越南扩产,全球供应链正从过去的“单极”逐渐走向“多极”。
美元霸权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与沙特、俄罗斯等主要能源国家的本币结算占比突破40%,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不断完善,覆盖180个国家,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桥水基金发出警告:“美元体系的裂痕正在不断扩大,全球货币秩序或将迎来系统性瓦解。”
4月22日,在各方压力之下,特朗普突然宣布“大幅下调”对华关税,财政部长贝森特也不得不承认“关税战难以为继”。
这背后,是美国经济全面溃败的残酷现实。
更关键的是,中期选举日益临近,特朗普不得不向选民低头。
汽车工人、农民等重要票仓,因关税战利益受损严重,他们的怒火,对特朗普而言,比中国的关税更可怕。
这场关税战,让世界清晰看到中国的韧性与智慧。
中国能源自给率稳定在80%以上,新能源装机占比达60%,早已摆脱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构建起安全稳定的能源体系。
28nm光刻机、航空钢材等曾经被“卡脖子”的技术取得突破,为产业升级筑牢根基。
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140多个国家签署自贸协定,构建起新的贸易圈,正逐步重塑全球经济规则,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结语:
中美关税战,是旧秩序崩解的阵痛,也是新秩序诞生的契机。
中国用“微乎其微”的损失,换来了战略主动权:能源安全无虞,科技突围加速,全球影响力提升。
而美国的霸权逻辑,在这场博弈中暴露无遗——当关税成为武器,伤害的不仅是对手,更是自身的根基。
历史终将证明,中国的选择不是对抗,而是超越。
参考来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