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式手枪弹的性能是怎样的,该弹还衍生出多种弹药
1930年,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费多尔·瓦西里耶维奇·托卡列夫,在毛瑟7.63×25毫米手枪弹的基础上研发出托卡列夫7.62毫米手枪弹,这种子弹最早在TT-30手枪上使用,二战中广泛使用于TT-30/33手枪和PPSH-41和PPS-43等冲锋枪上。
托卡列夫7.62毫米手枪弹
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许多武器弹药还不能研制,因此采取了引进仿制的办法。五十年代初,我国军工企业以苏联托卡列夫7.62毫米手枪弹为基础进行仿制,于1951年定型,命名为1951式7.62毫米手枪弹,简称51式手枪弹。
这种子弹的弹壳原先为黄铜材料,1964年改为覆铜钢。弹壳为瓶形,无突缘,采用伯尔丹式无锈蚀底火。
51式手枪弹
51式7.62毫米手枪弹性能:全弹质量9.9~10.7克,弹长34.4~34.9毫米,初速420~450米/秒。该弹配用51式、54式、80式手枪时,可杀伤50米内的有生力量;配用50式、54式、79式及85式冲锋枪时,可杀伤200米内的目标。
仿自托卡列夫7.62毫米手枪弹的51式手枪弹,后来还衍生出空包弹、钢珠弹、橡皮弹和微声冲锋枪弹等种类。其中空包弹全弹质量4.8克,弹长30.9毫米,弹壳质量4.4克,主要用于射击训练。
54式手枪用的51式子弹
51式7.62毫米钢珠弹,是在弹头顶端加装一个钢珠,用于增加穿透障碍物的能力。
由于51式7.62毫米手枪弹在一些特定场合使用威力偏大,因此军工厂生产了51式7.62毫米橡皮弹,这种子弹属于非致命性弹药。其弹头采用橡皮材料,弹壳为覆铜钢,伯尔丹式底火,全弹长34.5~35毫米,弹重3~3.2克,弹壳长25毫米,有效射程10~80米,在50米距离可穿透0.1毫米厚的牛皮纸。
1964年,51式手枪弹衍生出一种微声冲锋枪弹,定型为64式。该弹装药量小、初速低,因此它的威力弱一点。64式子弹主要配用64式微声冲锋枪,弹头为尖头、锥底、钢芯结构,弹头圆柱部有一滚沟。
该弹质量为12.1~13克,弹长37毫米;为了达到消除焰火和硝烟的效果,弹壳装速燃双基发射药,装药量为0.23克;64式微声冲锋枪弹初速285~305米/秒,100米距离射击密集度不大于5.5厘米,对厚2.5厘米、倾斜30度的钢板穿透率不小于80%。
51式手枪弹枪口初速每秒超过420米,动能接近490焦耳,足以证明该弹的穿透力还是较强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