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时这样做,住多久都不会显乱!5招,帮你告别手忙脚乱的家务
有没有这样的瞬间——
下班后一身疲惫瘫在沙发上,侧过脸却看到看着满地的玩具、架子的各种杂物、永远摆满东西的餐桌,你会不会觉得更累了……
明明每天都收拾,家怎么还是乱糟糟的?
——别自责,这不是你的错,真的。
家里的“干净”,不是靠拼命打扫就行,而是藏在装修时“提前规划”里。
今天我们聊聊——怎么让家“长期整洁”——每天推开门,都能被家温柔舒服以待。
一、收纳之道:会藏,才是真本事1. 储物间:杂物合集。如果你家有幸带个小储物间,千万别浪费!哪怕只有2㎡,它也能成为凌乱的拯救者。
纸巾、洗衣液,行李箱,日常杂物……通通都能塞进去。这个收容量比一般柜子可强多了。
要是没有储物间,那就得在全屋定制上下功夫。
如果家里人口比较多,或者有小孩,那在公区、通风好的地方,柜子可以多做一些,格局不用复杂,杂物统统关进门后,那叫一个舒坦。
现在很多人喜欢敞开格别贪多,不然效果适得其反,“藏八露二”——80%带柜门,10~20%做开放格,这样摆上绿植关上门是岁月静好,打开门是烟火人间。
友情提示:想要柜子看上去更整洁,更弱化,就做免拉手设计
家里乱,除了收纳不够,还可能因为功能区混乱,东西没“固定属地”……
有的父母,在客厅用矮柜、围栏、地垫围出游戏区域,玩具时间全限定在这个区域里,并且和孩子约定:“可以在这个区域尽情撒欢,但结束后要把东西送回位置。”
这样不仅把混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还帮孩子养成了自我收纳的习惯。
由此联想到很多朋友家里的茶几、餐桌面上都堆满了各种杂物……实际上,这些都能给它归位,如果是因为没地放,就补个边柜、餐边柜,把属于餐厅的东西,从桌子挪到餐边柜上,把客厅的东西,从茶几收到边柜里……
遵循随用随拿,用完归位。
三、动线设计:走最短的路,过最舒服的生活科学的动线设计,能让你做家务时少走一半路,甚至不知不觉养成归位习惯。
什么是动线?
就是你在某个区域完成一件事的动作线路……以常见的玄关、厨房为例。
1. 玄关动线。下班回家,顺手把钥匙丢进玄关的托盘,外套挂在墙面的挂钩上,换鞋凳上一坐,拆完的快递直接塞进储物格……全程不用多走一步,灰尘不入户。
2. 厨房动线“洗→切→炒→盛”四步,如果程序混乱,那么做个饭会多走很多步,甚至容易和其他人发生路线冲突,降低做饭效率,消耗做饭热情……动线不对,一顿忙活下来,相当于别人做两次饭。
动线对了,任何阻挡动线的东西,都会被你想方设法收起来……
道路通畅,效率更高,空间更加有序,有序促使更加整洁……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收纳,不仅要够多,还要够科学收纳的真谛不止是勤快,而是学会合理“偷懒”,减少让你让你弯腰、动手的设计,才是真正的智慧。
1. 就近收纳:东西在哪用,就放哪
洗衣液藏在洗衣机旁,炒锅蹲在灶台下,指甲刀躺进茶几抽屉……动线缩短了,归位就成了下意识动作。
“头腰原则”:最常用的东西放在视线到腰部的高度(0.6-1.8米),踮脚找酱油、弯腰掏锅铲、蹲下开抽屉……这种反人类操作,咱们不干!
……
2. 柜子深了反成坑有人家吊柜进深60cm,前排摆满瓶瓶罐罐,后排的干货放到过期都没发现……后来改成30cm进深,层板分出高低,酱油醋一目了然。
3. 统一容器:视觉整洁的终极奥义五颜六色的收纳盒,远不如清一色的白盒子治愈。调料装进透明罐,零食用密封袋分装,贴上手写标签。一眼望过去,连强迫症患者都会竖起大拇指!
……
五、配色与材质:家的“美颜滤镜”清爽干净,不代表家里没东西,如果一味追求少,反而容易显得空洞。
东西不少,还要显得清爽整洁,就必须在颜色和材质上下功夫。
材质对比。
举例:奶油白墙面、浅灰哑光地砖,像给家打了柔光滤镜。
而深色地砖,下雨天、冬天回家真的容易emo……
根据经验,
浅色的比深色显干净;
纯色的比带花纹的显干净;
哑光的比亮光的显干净;
素雅的比鲜艳的显干净;
……
2. 墙面、顶面隐形术。踢脚线选和墙面同色,视觉上墙面仿佛拔高10cm;选和地面同色,又像地面自然延伸……但千万别让门套、踢脚线、墙面“三色分立”,否则像给家画了三道黑框……
吊顶同理,小户型放弃浮夸,厚重的造型,以简单的装饰线条去修饰,适放顶面空间的张力。
3、家居软装的选择。
一句话总结:质感大于款式,简单胜过花哨,质量比数量重要!
……
“干净”,不是洁癖,是一种自我态度;
家里的“干净感”,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通过合理规划+日常养成而来。
装修时多花点心思规划,入住后就不再需要“拼命维持整洁”,而家里的干净感,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
以上。
我是厂长,专注整木定制|实木家具
作者:厂长。家居从业者。
整木定制、实木家具、家居好物
家居博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