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禄丰市3万吨废旧锂电池项目落地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 3天前 阅读数 62 #汽车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云南省禄丰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云南舍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处理3万吨废旧锂电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这一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悉,该项目位于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一平浪镇干海资社区清水河,通过租用云南仕贤机动车报废有限公司已建标准厂房,开展废旧锂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工作。项目厂房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为3896.41平方米,拟设置三条加工线,建成后将具备年回收处理3万吨废旧锂电池的能力。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云南省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云南已实现年产3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目标。2025年1 - 2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7.7%,其中云南市场零售额增速达72%。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使得与之相关的电池产业成为“绿电+先进制造”的优质赛道,备受瞩目。

立足资源优势,云南在新能源电池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两年多来,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已建成61万吨正极材料、55.3万吨负极材料、9GWh储能电池等年产能,产业链加速完善,正朝着打造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要基地的目标迈进。

以安宁为例,当地拥有丰富的磷矿和锂资源,安宁产业园区凭借磷系正极材料“第一车间”以及负极石墨化所需石油焦就近供应的优势,规划打造千亿级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目前,已形成湖南裕能、杉杉股份、华友钴业等头部企业率先集聚,云天化、云南祥丰等本土企业投资项目跟进的良好态势,正极、负极、电解液等环节“串珠成链”,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依托丰富的磷矿、锂矿资源,云南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3年产业产值达332.96亿元,同比增长3%,2024年上半年产值已超121亿元,增速领跑全省工业。当前,云南围绕新能源电池“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引进众多相关企业,涵盖新型储能电池材料生产、电池制造和应用等各个环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的退役量也在逐年增加。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自2028年起,退役量将超过400万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值将超过2800亿元。面对这一庞大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17.2万家,近10年来,该领域的企业注册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有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再利用两种方式。容量在50% - 80%之间的动力电池可进行梯次利用,重组后应用于应急电源、储能设备等领域;而容量衰减至40%以下的电池则可进行拆解回收,提取其中的镍、钴等核心原材料,再次用于动力电池的生产环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动力电池中含有镍、钴等多种重金属元素,同时电解液本身或其转化产物中含有有害物质。若不能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妥善处理,极有可能造成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同时也会造成大量宝贵原材料资源的浪费。因此,加强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不仅是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

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