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能改造英语的原因:被隐藏的太深,汉语果然是“严选”语言

诸史 2个月前 (03-19) 阅读数 12227 #历史

最近几年,中式英语越来越盛行,因为简单明了,不像犹如老太婆裹脚布一样的英文,于是不仅受到中国人欢迎,而且也受到英美欢迎。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英文有七个不同的单词,但中式英语可以是“week 1234567”。如果需要星期八的话,完全可以写成“week 8”。除了星期,12个月的表述也可以如此简洁。

英语“好久不见”往往说成“It ha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we last met”,但中式英语可以直接表述为“Long time no see”,四个单词即可;还有“You pretty,he ugly,you swan,he frog”(你美他丑,你天鹅他青蛙),被外国网友称为“莎士比亚式浪漫”。

不久之前,美国加拿大一些华人超市,使用中式英语标注,比如猪肉用pigmeat替代pork,牛肉用cowmeat替代beef,还有木耳被写成“木+耳”等。

全世界的人都一样,都追求简单实用,所以很多科技产品越来越“傻瓜”。中式英语简洁明了,省去了很多繁琐,其中不少自然也让英美百姓欣然接受。

但问题是:与英美交流频繁的国家很多,为何其他国家的语言没能改造英语,偏偏中国汉语能够改造英语?这个问题网上有不少分析,包括语法原因、文字原因等,笔者不再啰嗦,本文讲两个没有怎么谈的历史原因。

首先:悠久的原生文明

几年之前,根据中国百年考古结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总结出五大特性,排在第一位的是“连续性”,背后考古论断是“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因此,中华文明是悠久的原生文明,中间没有出现断层。

因为原生文明、兼且历史悠久,因此一方面语言在历史中完善,一方面历史做出选择,将一些繁琐的、不适合的就抛弃掉了。尤其秦汉之后,中国进入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社会,开启了平民政治时代,以往贵族搞的很繁琐的称呼,很多都被弃用了,因为平民需要简洁的语言。

比如,先秦对牛马羊都有很多称呼,对牛称呼有犊、犝、牤、牯、犏、牨、犙、牭、牸、牥、牞等等,对“马”的称呼更有几十种,不同颜色、不同年龄的马都有相应文字,详见上图。

因此,单就牛马的称呼,就能难倒多数人,即便现代人学起来也很难,但后世变为“相应描述+牛马”,牛马的称呼问题就简洁了,或者有些必要的称呼保留了下来,“犊”与“驹”就是这样。

相比之下,欧洲并非原生文明,而且历史比较短暂,开启平民政治时代更短,语言没有怎么被历史精简过,然后欧洲很快就崛起了。

比如盎撒英国,原本盎撒人生活在丹麦一带,4世纪时入侵英国,7世纪时才进入“七国时代”,10世纪时又被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真正进入国王集权时代是15世纪末的都铎王朝。欧洲其他国家或早或晚,基本都是如此,大致都是殖民征服建立的分封国家,语言也乱七八糟的,混杂了各种语言,同时犹如两个世界的贵族农奴长期存在,繁琐的贵族用语长期存在。

其次:广土众民的大国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简而言之就是“用”,因此好不好用才是关键。好用,则留;不好用,则改或则弃。在“用”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具有绝对的优势,因为中国是广土众民的国家,且长期是大一统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国家,内部统一没有被分割。

中国的广土众民,除了自古以来疆域大、人口多之外,还有内部存在不同区域文化。因为中国很大,上古时期内部形成不同文化区系,比如苏秉琦的“六大文化区系”理论,后世主要方言、八大菜系等与之也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使用汉语的人很多,且是跨区系的被使用。

上文谈到先秦几十种“马”的文字,不可能被如此大范围、甚至跨区系的适应,其中部分注定要被淘汰。还有一些意思会选择更简洁的表达,比如“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中“濯”就是“洗”,后来逐渐就用“洗”不用“濯”。此外,不同文化区域也会改造汉语,比如“怎么回事”,可以是“怎么了”,还可以“咋了”,更可以“啥?”

大量的、不同文化区系的人使用汉语,必然会改造汉语,让其变得更实用、更简洁,繁琐的、浮华的都会被抛弃或边缘化。就像现在的AI,使用的人越多、训练的资料越多,相对也就会更成熟一些。

相比之下,欧洲是小国林立,小国寡民,一国一语或一国多语,单一某种语言缺少大量的、且不同文化区域的人口使用。其他韩语、日语等语言也是这样,至于使用较多的阿拉伯语,却存在阿拉伯诸国林立的问题,并不是大一统的国家。

也就是说,除了中国汉语之外,其他国家的语言,缺少在统一政权下的大量人口的“精选”过程,语言中繁琐的、浮华的、不适用的部分并未被改造。

因此,除了语言本身因素之外,还有在漫长文明史中进化、以及老祖宗一代又一代的“精选”,最终才让中国汉语越来越简洁明了。

相反,抛开语言文字本身问题,中国之外的语言缺少历史精简,又缺少大量人口使用的“精选”,自然就很难简洁明了。

正因如此,除了汉语可以改造英语之外,其他语言都做不到这一点。同理,汉语不仅可以改造英语,还可以改造法语、德语、阿拉伯语等,相信随着中国越来越强,汉语对其他语言的改造就会越明显。

评论列表
  •   用户56xxx34  发布于 2025-03-23 20:20:31  回复该评论
    英语是满人把满语改良了后,就成了英语,然后把华夏科技翻译成英语,传向西方
  •   用户19xxx04  发布于 2025-03-28 08:39:34  回复该评论
    那为啥傻了吧唧的全民都要学英语?从小学一直学到研究生?别在这自以为是了。
  •   顾哥  发布于 2025-03-21 00:50:52  回复该评论
    高级文明可以向下兼容低级文明的。这是很正常的。
  •   我乐哈哈  发布于 2025-05-04 00:14:01  回复该评论
    英语目前主要是工具语言。一门学术研究到极致之后,参考文献全是英语,要继续研究和深造就必须学英语了。目前是这样,不过这种现状再过几十年就要改变了。
  •   昕海  发布于 2025-04-05 22:20:53  回复该评论
    英语本来就是一种非常落后的语言。它能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就是碰巧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要不就得重新改造。四十年单词量从20万增加到100多万,没有人愿意学这种语言。汉字从诞生以来几千年还是那么多!
  •   用户10xxx76  发布于 2025-04-27 09:28:43  回复该评论
    上个世纪,全面西化改造汉语和文字就没有断过,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是语言和文字落后。中式英语主要原因是中国强大了,与中国交流沟通更重要了,跟古代日本、韩鲜、越南使用汉语文字一样。也跟我们拼命学英语一样。
  •   用户13xxx08  发布于 2025-04-21 14:22:10  回复该评论
    仓颉造成字的时候,天上的鬼神都哭了,因为人会变得更聪明,人也能够赢鬼神了,外国有这样的故事吗?
  •   zzw50十  发布于 2025-03-21 06:13:25  回复该评论
    1一拼音文字与方块字的区别。2一语言文字逻辑的区别。
  •   从不写诗的诗人  发布于 2025-04-01 11:43:21  回复该评论
    英语本身就是盎格鲁-萨克逊日耳曼语被维京征服的古诺尔斯语和诺曼征服的法语改造出来的。
  •   用户12xxx94  发布于 2025-03-26 08:13:33  回复该评论
    这可不一定!Methionylglutaminylarginyltyrosylglutamylserylleucylphenylalanylalany, lglutaminylleucyllysylglutamylarginyllysylglutamylglycylalanylphenyla, lanylvalylprolyphenylalanYlvalythreonylleucylglycylaspartylprolylglyc, ylisoleucylglutamylglutaminylsErylleucyllysylisoleucylaspartylthreony, lleucylIsoleucylglutamylalanylglycylalanylasparthlalanylleucylglutamy!读看看[笑着哭]还有很多很多字母的英文单词
  •   鱼刺  发布于 2025-04-21 12:47:15  回复该评论
    需求是发展的原动力。汉字和汉语自身都带有分类功能,比如木系带木字旁,金系带金字旁,马前边加个描述字词就是可以涵盖所有的马。其实秦以前的分裂时代,语言也是复杂的,统一后地大人多,语言有简化的需求,否则对记录和统计来说就是灾难。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欧洲封建时期根本就没有彻底的革命,王朝更迭只是几个家族直接的轮替,平民阶级从来没有机会上位,平民的语言无法取代贵族的语言。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平民一直有提升跃迁的渠道,平民的语言一直影响这上层阶级的语言。最近的一次,白话运动,让汉语彻底成熟。
  •   一览众山。  发布于 2025-03-30 17:26:18  回复该评论
    但要改造低级文明,如果改造不了,要么抛弃,要么赶尽杀绝[得瑟]
  •   冰鱼  发布于 2025-03-22 14:53:22  回复该评论
    one car come,one car go,two car pengpeng,one car die
  •   超级冲击波  发布于 2025-04-20 22:40:12  回复该评论
    公元一千多年英文才出现,汉字早英文一千多年,[呲牙笑][呲牙笑]
  •   50大虾  发布于 2025-03-20 15:50:01  回复该评论
    拼音文字没法这么搞,因为太长了,单词说起来不方便。
  •   爱仁者达  发布于 2025-03-27 23:08:31  回复该评论
    脚和足,手和肘…或许也会只选其一…但有了对联后,可能就又多了蹄子爪子…[笑着哭]
  •   釀蛋角  发布于 2025-03-21 15:51:10  回复该评论
    英语将因汉语的注入而成为这世上最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自由  发布于 2025-03-21 10:05:01  回复该评论
    用我们汉语方法组词他们不用学习创造新的单词。这种对他们是有益的。
  •   用户10xxx63  发布于 2025-03-21 23:57:12  回复该评论
    在我看来只有中文才叫文,之余英语,日语,俄语,就像粤语吴语一样方言,不能称作文
  •   用户18xxx80  发布于 2025-04-05 19:55:29  回复该评论
    我在13月32号的25点捡了一个冰牛,那天正好星八!这一段不知道英语能翻译不?
  •   101  发布于 2025-03-25 01:18:27  回复该评论
    强大以后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   搬砖侠  发布于 2025-03-20 13:06:49  回复该评论
    每一个汉字都像是一个化学元素,组合起来就能变成好多化合物(词汇)。
  •   不见光  发布于 2025-03-22 09:21:44  回复该评论
    没辙啊,才26个字母,远远不够用,量少只能靠字母的堆叠,重复来表达
  •   用户99xxx51  发布于 2025-04-30 20:53:04  回复该评论
    我高中老师在几十年就做了。他的口头禅是Open your Yellow gun.用四川话说就是开黄腔。
  •   my god  发布于 2025-03-22 23:15:28  回复该评论
    哈哈哈,语意应该还能明白[笑着哭]
  •   捉刀怪  发布于 2025-04-05 20:18:44  回复该评论
    汉语本来就是老祖宗严选的完美语言。变化主要是以造纸术为分水岭。没纸以前字越少越好,毕竟记录条件有限。纸张大量制造且造价低廉以后文字表达也趋于口语化,以容易记忆为主。西方语言则是先天不足,不足以应对新事物新变化,就会被汉语带着跑。
  •   昕海  发布于 2025-04-05 22:27:04  回复该评论
    英语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语言,是一种极其不成熟落后的语言!比如:猪肉,羊肉, 牛肉,马肉,驴肉……世界上有多少动物的肉就要有多少个不同的单词,而且彼此写法发音各不相同。这种语言真是愚蠢到家了。汉语只需要变换前面的动物名称就行了。
  •   奇闻趣事  发布于 2025-03-20 15:58:12  回复该评论
    英语的那个字典也是模仿我们明朝那个字典编译,是汉译英,简直是打破认知
  •   阳光路上  发布于 2025-04-19 19:12:49  回复该评论
    你去书店买本广州音字典吧,才知道原来很多汉字不认得[吃瓜][笑着哭]
  •   浮游生物  发布于 2025-03-22 16:31:41  回复该评论
    千百种车,汉语就是某某车(车是总称,某某是各种特征、功能),英文那是千百个单词:car,ieep,bus,ambulance,,各种车之间词语的形状与发音互不关联,这其实是一种很愚蠢的语言,或者说是一种很低水平的语言。
  •   用户14xxx89  发布于 2025-04-19 01:09:10  回复该评论
    目前全世界所有的文字,只有汉字是唯一彻底成熟的文字,现代统计有8万多个有明确出处的文字,全部文字高达几十万的文字,可以描述人类所有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它文字面对新出现的东西往往根本没有合适的文字语言去描述需要现编造。
  •   a假装不懂  发布于 2025-05-06 19:28:33  回复该评论
    学汉语之前先学26个拉丁字母[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1  发布于 2025-03-21 23:46:18  回复该评论
    因为说其他语言的国家不够强大!
  •   哦呵  发布于 2025-03-21 08:26:56  回复该评论
    NB和SB迟早入选牛津字典[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晴朗的天  发布于 2025-03-20 11:11:48  回复该评论
    我发现唯一个英文发音笔汉语少的词组是公共汽车,BUS!
  •   用户10xxx05  发布于 2025-03-20 21:30:14  回复该评论
    尘肺病 英文单词有45个字母,简写了还有14个字母。[呲牙笑]
  •   墨色染黄昏。  发布于 2025-04-17 19:41:25  回复该评论
    像不像三体人对地球的碾压。中文跟英文就是这种差距,他们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英改汉其实就是改变的产物!
  •   知足常乐  发布于 2025-04-17 15:00:10  回复该评论
    不错,在简牍时代,语言必须尽可能的简练。使用,运输,保存的成本太高。有了广泛使用的纸张之后,情况就好多了。
  •   大而论道-小而论理  发布于 2025-03-31 23:09:52  回复该评论
    [抠鼻]以前的世界犹如清朝满文统治国家军事政治,可文化是社会,所以乾隆一样用汉字在文物上作印。霸权主义是有话语权,中文文化底蕴英美比不了,像电脑,手机是中国翻译而成,大家会记得李世民唐太宗,不一定记得康熙姓名,英语就是这类没有高级文化底蕴带动它就如康熙只有帝号谁也记不起他的姓与名。
  •   a假装不懂  发布于 2025-05-06 19:27:07  回复该评论
    现在学习汉语之前必须先学26个拉丁字母,谁落后?[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一雨一  发布于 2025-03-21 15:32:10  回复该评论
    几千年的文明结果之一,就是中文的底层逻辑遥遥领先于其他语言
  •   再见东方红  发布于 2025-03-21 06:52:20  回复该评论
    怎么说呢?就像电脑系统一样,我们是向下兼容的顶级系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诸史

诸史

从历史百家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