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真的有那么邪乎吗?
在咱们国家的传统丧葬习俗里,有好多规矩和不能做的事,都是老一辈人口口相传下来的。这里面有的规矩听起来就像是忌讳,但让人纳闷的是,这些忌讳到底有啥根据?违背了真会有不好的事发生吗?日子一长,到现在为止,挺多人都开始犯嘀咕了。就好比常听老人说:“夫妻俩别去送葬,不然准没好事”,这话听起来真有那么灵验吗?
这个说法讲的是,夫妻里只要有一个人走了,另一个人就不能去送对方最后一程。听起来像是个规矩,但看下半句“送的话准倒霉”,又感觉这是个忌讳,而且后果还挺狠!那么,为啥老祖宗要立下这样的规矩呢?真犯了这忌讳就会倒霉吗?可能有人觉得这话太迷信了,但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这里面有几个道理。
首先,这句老话可能是古人为了让后人别干“夫妻送葬”这事,故意说得挺吓人的。那为啥古人要这么做呢?还不是因为“夫妻送葬”不合规矩。大家都知道,送葬主要是孝子贤孙的事,说白了,就是得晚辈去。夫妻俩是平辈,要是一起去送葬,那就跟古代的孝文化讲究不对劲了。
另外,在古代葬礼的出殡环节,那可是非常庄重的事儿,所有孝顺的亲属都得真心实意地去送行。要是亡者生前最亲近的伴侣也来送葬,路上要是伤心得大哭起来,那肯定会搅乱亡者子女送葬的心情,让整个送葬的规矩都乱了套。毕竟,能哭得这么伤心的,肯定是亡者的老伴儿,也就是孝子孝女的爸爸或者妈妈了!
说白了,就是在办丧事出殡的那天,去世的人是最重要的。大家心里都得难过,得好好怀念他。这时候,谁都不能让孝子孝女分心,就算是去世的人以前最亲的人,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添乱,破坏了规矩。要是夫妻两个人一起去送葬,那孝子就得分心去照顾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这样一来,他们怎么可能全心全意去送葬呢?这不就是妨碍孝子尽孝了吗?
还有啊,在去墓地的路上,有些已经很伤心的孝子,要是这时候他们的爸妈突然放声大哭,很容易就把孝子的情绪给带得更激动了,这样一来,整个葬礼的场面可能就乱套了。说到这,可能有人会想,孝子情绪失控能咋样呢?不就是送葬的队伍停下来,大家再多哭一阵嘛!
其实很多人不清楚,古代举办葬礼是有很多规矩的,特别是在时间上特别挑剔。要是因为伤心过度而错过了好的时辰,那对后代可就很不妙了!所以,从老早以前,大家就不太赞同夫妻一起去送葬,因为尽孝是儿女们该做的事。就算老伴儿心里再难过,也不能不顾身份去送葬。这就跟那句老话说的似的:夫妻就像树林里的鸟,遇到大难就各自飞走了。
最后,那句老话“夫妻别送葬,送了怕不祥”里头的“送了怕不祥”,其实也不是全无根据。你想啊,古代时候,出殡送葬是大事一桩,但说到底,它还是件挺让人难受的伤心事。一般人见到了,都恨不得躲远点!而去世那人的另一半,往往也是上了年纪、身体不太好的老人了。这样的老人要是去送葬,很容易碰到些不吉利的东西。
因此,咱们的老祖宗,经过好几千年的日子摸索,才传下了这么一句话:“夫妻别送葬,送了准倒霉。”要是古时候的人们没在真实生活里碰过钉子,他们哪会没事找事去管人家夫妻之间的感情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