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将问妻子抗美援朝去不,妻子一口答应,毛泽东:你家有个穆桂英
2012年,我们国家的一位重要中将曾思玉老先生离世了,他那时候已经102岁高龄。
在近现代的历史岁月里,曾思玉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小时候没读多少书,但靠着一股子超出常人的坚强劲儿,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强,最后成了保卫国家的大将军之一。
他这辈子遇到过好多回差点丢掉性命的情况,加起来得有十几次,但每次都奇迹般地安全回到了营地。就连毛主席都特别喜欢他,还亲昵地叫他“福将”,就是说他是个有福气、能逢凶化吉的将领。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曾思玉问老婆,想不想跟他一块儿上前线打敌人。老婆点头答应了,没想到三个月后,他们真的就到了咱祖国最东北的地方。这事儿,连毛主席都知道了,心里还惦记着呢。
曾思玉都有哪些革命故事呢?为啥毛主席会一直记着他?曾思玉经历过不少的革命风浪。你想知道为啥他能被毛主席记在心里吗?其实,曾思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了不少战功。他不怕牺牲,总是冲在最前面,这种精神让人敬佩。而且,他在军队里也是个好领导,关心士兵,深得人心。至于为啥毛主席会惦记他,那可能是因为曾思玉不仅打仗厉害,还是个有头脑、有担当的人。他做事果断,对革命有着坚定的信念,这样的人才自然会得到领导的赏识。所以,曾思玉的革命经历和优秀品质,就是他能够被毛主席记住的重要原因。
【点名出战】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咱们国家一共派了二十七个军去打仗。这些部队啊,各有各的活儿要干,各有各的目标要追,可不是咱们现在随便一句“厉害”就能说清楚的。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每一场战斗里都涌现出好多让人惊叹的人和事儿,这些英雄人物,现在都成了我们心里的标杆。
曾思玉将军一到朝鲜,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觉得这回终于能好好干一番事业了。但激动归激动,他可没忘自己的本分,那就是得听指挥,服从命令。
他多次被抗美援朝的总头儿挑中上前线,每次都让他干些帮忙的活儿。有时得让他豁出去,给主力部队当盾牌,有时又得不顾一切守住关键地方。
曾思玉经常碰到的是比自己兵力多出好几倍的敌人,但在彭老总面前,他一句怨言也没有。
每次上面给曾思玉派活儿,他总是能一趟又一趟地搞定,不管得花多大力气。
曾思玉做的事让他出了大名。一次高级干部会开完后,别的军长一见到他,就使劲跟他握手或者抱一下。因为他们心里都没底,这说不定就是咱俩最后一次见面握手或者拥抱了呢。
曾思玉对自己的任务有多危险,其实并没太往心里去。他甚至跟其他军长打趣说:“哪天我要是牺牲了,你们一个个都得给我送花圈,还得敬礼鞠躬呢。”
第五次大战那会儿,曾思玉带着手下,愣是从敌人重兵把守的临津江那儿撕开了个口子,给主力大军进攻开了条路。到了战斗的第二阶段,他又接到命令,带着人跑到西线,缠住敌人的三个大军团,好让主力部队有机会狠狠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
就算是到了跟敌人商量事情的时候,上头还是直接点了曾思玉的名,让他守着会议的地方,负责看好周围,别让出啥岔子。
谈判场上气氛超级紧张,敌方的守卫士兵一个个都绷紧了神经,曾思玉这边也是丝毫不敢大意。好在两边都克制住了,没有当场打起来,曾思玉最终也顺利完成了任务。
洪林的老公经历了极其危险的事情,她心里其实多少是有些数的。那会儿,洪林正忙着在留守处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呢。大伙儿都说,洪林现在就像是曾思玉在老家的大后方支柱一样。
洪林原本的任务挺简单,就是给战士们打气,让他们打仗时更有劲头。但完成任务后,她没闲着,又张罗起担架队来救人,想尽办法保住战士们的命。
这对夫妇真是才子佳人,特别登对。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经历呢?到底是怎么会一起到了朝鲜战场上?
【恋爱往事】
1940年那会儿,肖华将军来检查工作,政治部主任曾思玉他们几个跟着一块儿。他俩都是江西人,所以关系铁得很,平时经常一块儿来往。
这天,他俩在村里溜达,肖将军心里琢磨起来,他旁边那位主任,眼看就要三十岁了,可到现在连个心仪的对象都没找到。
他直接问曾思玉,心里头有没有一个特别想追的人。曾思玉一听这话,脸一下子就红了,赶紧摆手说没有。将军瞧他那样子,就知道是不好意思讲,于是紧着追问。到最后,曾思玉憋得满脸通红,挤出了五个字——“鲁西的那个美女”。
这朵花指的就是妇女委员会的洪林。她可是个才女,1921年在山东呱呱坠地,是个回族姑娘。小时候,她常跟着姥爷四处闯荡,见多识广。长大后,她还进了师范学校深造,所以不管是胆子还是学问,都比一般人要强得多。
1935年那会儿,洪林还在上学呢,就接触到了咱们党的先进理念,他还参加了学校里相关的学生团体。过了两年,洪林才十六岁,就顺利成为了咱们党的一员,这样他就有机会和好多出色的老前辈们打交道了。
毕业后,洪林被安排到了妇女委员会,负责搞妇女活动和后勤的事儿。在那个抗日战争的时候,好多女同志都在她的带领下,给前线送粮食,这对咱们那片地方的抗日工作可真是帮了大忙。
因为她干活特别上心认真,大家伙儿都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沙司令。在鲁西军区,洪林那可是长得漂亮、胆子大,学问也不浅,像她这样的才女真的不多见,追求她的人都能排成一条长龙了。
洪林对那些追求她的人和不停想给她牵线的老领导,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在革命大业没成功前,她不考虑个人感情的事。为了不让那些追求者再纠缠,她干脆宣布,自己打算一辈子不结婚。
洪林心里那点小九九,曾思玉一眼就看穿了。所以当将军问起他心仪的对象时,他结结巴巴的就是不肯说。他直接跟将军摊牌了,说这事儿肯定成不了。
肖华将军咧嘴一笑,拍着胸口跟曾思玉打包票,说这亲事他能给促成。不过,就算将军在洪林面前把曾思玉夸上了天,洪林那边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过了俩月后,将军亲自找上门来问,结果洪林直接拒绝了:“将军,我心里有数,我不想成亲!”
发现自己没能成功,将军就让曾思玉去找段君毅主任。段主任呢,是洪林以前的头儿,洪林特别敬重他。
段主任先试探了下曾思玉,看他对自己的手下有多忠诚,等他觉得放心了,才开口提亲。
洪林最终点头,同意和曾思玉正式打交道。没多久,洪林就察觉,曾思玉这人吧,平时看着有点“愣头青”,可一到国家和民族的关键时刻,他就变得特别勇猛。
曾思玉不仅经历了反围剿的战斗和长征的艰辛,他还一个人勇敢地闯过了极其危险的地方。更厉害的是,他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亲自给毛主席送去了紧急情报,就像古代的“鸡毛信”一样重要。这件事让毛主席深深地记住了他。
这些事情发生后,洪林对曾思玉的看法有了转变。没过多久,段主任又来问洪林,洪林不好意思地应了一声:“老领导,您说咋办就咋办!”
1940年最后一天,他们俩在众多朋友的眼皮底下成了家,战友们一块儿给简单操办了个婚礼。
这俩才子才女要是搭档起来,会碰撞出啥样的精彩呢?
【伉俪情深】
两人结婚后,洪林老是给老公出些挺管用的主意。曾思玉打敌人的时候跟猛虎下山似的,特别勇猛,而洪林呢,就在很多小事儿上给老公提个醒。
1950年,朝鲜战争一爆发,当上了军长的曾思玉心里就痒痒的,他特别想再次上战场,为国家出一份力。所以,他连着写了好几封申请信,就想让64军能去前线打仗。
平时过日子的时候,曾思玉老爱琢磨,想着自己上阵杀敌那威风凛凛的样儿,心里头就激动。这天,他脑子里突然闪过洪林的身影,心想:要是洪林这得力助手能跟我一块儿去朝鲜打敌人,那咱们不就是强强联手,更厉害了嘛!
琢磨了一下,曾思玉立马转头问洪林:“我要是去抗美援朝,你愿不愿意一块儿去战场?”洪林一听这话,立马就回应了:“咱是军人,哪会怕死呢,我跟你一起去!”
曾思玉心里头那个乐呵,他就爱这种直来直去的脾气。夫妻俩正美滋滋地琢磨着怎么为国家出把力呢,这时候,大儿子的脚步声传来了,一听就是往厕所去的。
曾思玉呆了呆,这才反应过来,他们俩现在已经有四个娃了,不能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了。
他正打算说服妻子放弃,她却立刻坚决地说:“不行,这次我必须得去,孩子就交给学校和姥姥照顾,没问题的!”
后来,洪林主动找到了上头领导,说她想去朝鲜帮忙。领导瞅瞅洪林,心想这家伙工作好多年了,挺有经验,让她去管管战士们的心理状态,应该挺靠谱。这么一来,洪林的名字就被写进了去朝鲜的名单里。
事情都尘埃落定后,他俩就把两边的爸妈请到了家里。洪林的妈就洪林这么一个闺女,加上老伴儿走得早,平时挺孤单的。一听说要帮忙照看孩子,她可乐坏了,立马就点头同意了。
曾思玉的老妈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上了年纪后,地里的活儿就干不动了,在家里也挺无聊的。得知儿子儿媳要上战场,她说让他们别为孩子的事儿分心,她和另一位母亲会一起尽全力帮忙照看。
夫妻俩心里头那个感动啊,直接就给两位妈妈弯了弯腰,表示谢意。俩妈妈眼眶都湿了,一遍遍叮嘱他们,出门在外,一定得安安全全地回来。
1951年,曾思玉和老婆响应国家的号召,带着家里人的担心,带着部队去了朝鲜,从此踏上了他们勇往直前的征途。
其实,曾思玉不仅仅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杀敌,他早年间就已经表现出了对祖国的深厚忠诚。
【少年壮志】
1911年,曾思玉在江西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子呱呱坠地。打小起,他就得帮村里的地主放牛放羊,这么一来二去,他自己也养成了个独立能干的性子。
1928年那会儿,江西地区农民革命搞得热火朝天,曾思玉也在那时候开始接触了些新潮思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脑子灵光,办事利索,上级领导挺看重他,后来就让他去当红二师的通讯头头。
之后,曾思玉成了毛主席身边的护卫之一。长征路上那叫一个艰难,但毛主席即便身体不适,也依然坚持看书。他还亲自告诉曾思玉,革命要是没了知识做后盾,那肯定走不远。这话给曾思玉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了他的榜样。
不久,曾思玉就凭真本事赢得了主席的认可。记得那次要过乌江,船特别少,领导正为怎么让那么多部队过河犯难呢,曾思玉就自告奋勇站了出来。
他呀,打小就在桃江边上住着,做竹排那叫一个利索。他带着几个战士没日没夜地忙活,硬是在短短两天里,鼓捣出了六十多个竹排,这样一来,队伍就躲开了被敌人围住的倒霉事儿。
过腊子口那会儿,曾思玉真是大展身手。江面上就那么一座简陋的木桥,可它已经被国民党给占了,他们藏在四周,就等着把红军一网打尽呢。
考察结束后,曾思玉又领着战士们忙活起来,不过这回他们动手做的是个简易版的独木桥。
因为有了那座桥,红军战士们早早地就过了江。他们从敌人的前面和后面一起发动攻击,结果打了个非常漂亮的大胜仗。
到了后来的抗日战争那会儿,曾思玉真的展现出了特别出色的能力。
1942年,日军对鲁西那块地方发动了大规模的搜索行动,当时担任政治部主任的他,带着二百多名同志,被困在了一个小村庄。大伙儿都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他,曾思玉,很冷静地站出来,给大伙儿说了他的打算。
他计划着,等敌人一靠近,就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一下子消灭掉。没想到,这计划还真奏效了。日军一靠近,二百多号人一块儿把手榴弹扔了过去,那场面大得,日军还以为八路军有了榴弹炮呢。最后,曾思玉带着大伙儿成功突围,到了个安全的地界儿。
没多久,日军又来骚扰我们的根据地。曾思玉一拍大腿,决定直接攻打他们的老巢,把八公桥那里的日军指挥所给端了。
曾思玉和几个战士脚踏实地走了好几十里路,到了八公桥周边查看情况。他瞅见这地儿位置挺高,硬攻肯定不好搞,只能琢磨着晚上摸上去,给对方来个突袭。
这回,曾思玉还是把任务漂漂亮亮地完成了,但同时也碰上了大麻烦。有个日本兵,倒在地上装死,趁大家没注意,突然跳起来朝他开了一枪。
好在,那士兵慌里慌张地开了枪,却没打中曾思玉的要害,仅仅是蹭破了点皮。
曾思玉这辈子把青春都献给了国家,到老了也还在发挥作用。1983年,他干脆就办了退休。
他觉得,年纪已经大了,现在有些力不从心。要是能把自己的位置腾出来,给那些更年轻的人,也算是给国家出了一份力。
曾思玉夫妇,那对曾经四处奔波投身革命的伴侣,最终回到了江西的家乡,享受着简单却温馨的晚年。到了2012年,曾思玉在平静中离世,走完了他长达102年的精彩人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