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开出3大条件,美只能用“弃台”来换?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关税战进入第四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2018年,特朗普首次执政时,美国以“保护本国利益”为由,率先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关税。中方迅速反击,对美国大豆、汽车等产品采取反制措施,贸易战就此爆发。此后数年,双方关税壁垒不断加高,涉及产品从特定领域逐步扩展到科技、生活用品等多个品类。
2025年特朗普再度当选后,这场贸易冲突进一步升级。美方先是以芬太尼问题等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大幅加征关税,累计关税一度高达145%。中方针锋相对,对美反制措施生效,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至84%,同时将多家美企列入管制名单、限制稀土出口等。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持续多年的贸易战,给中美两国经济都带来不小冲击。在美国,企业成本飙升,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制造业举步维艰;消费者被迫承受物价上涨压力,普通家庭开支明显增加;农民农产品滞销,大豆等产品积压严重。金融市场更是动荡不安,美元指数下滑、股市大跌、国债利率上升,经济增速从年初的2.7%跌至1.8%,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中国同样面临挑战,出口下滑拖累经济增长,外贸企业订单减少,产业链被迫调整方向。但中国积极应对,通过扩大内需、推进产业升级等举措,增强经济韧性。
贸易战持续过程中,特朗普态度出现明显转变。从最初的强硬威胁,到之后释放出豁免电子产品关税、考虑下调对华关税等信号,甚至传出可能“弃台”求和的消息。这种转变背后,是美国国内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美国产业界对关税政策强烈不满,企业因成本上升经营困难;消费者因物价上涨对政府怨言不断;金融市场动荡也让政府倍感压力。同时,美国政府内部出现分歧,部分官员意识到持续对抗只会让美国处境更被动。
美国(资料图)
面对美方的转变,中国外交部适时提出三大条件。一是要求美国约束官员言行,停止公开挑衅,避免类似美国副总统万斯将中国贸易行为比作“乡巴佬”的不当言论,为谈判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希望美国派出特朗普信得过、能拍板的谈判代表,改变以往谈判团队频繁变动、效率低下的状况;三是明确美国需在台湾问题上拿出诚意,停止对台军售,不派高官访台。
这三大条件,直接切中要害。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核心问题,美国此前多次在该问题上挑战中国底线,无论是对台军售,还是派高官访台,又或是通过各种涉台法案,都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将台湾问题与贸易谈判挂钩,就是向美国表明,想缓和贸易战,必须先在台湾问题上做出改变。
特朗普(资料图)
关于美国可能“弃台”的传闻,在当前局势下并非毫无根据。贸易战让美国经济付出巨大代价,继续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对抗,对美国而言成本不断增加。若能通过在台湾问题上的让步,换取与中国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对美国来说存在一定吸引力。
不过,美国是否真会“弃台”,还存在诸多变数。美国国内政治势力复杂,部分反华势力不愿轻易放弃“以台制华”策略。而且,即便美国有“弃台”想法,具体如何操作,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都是难题。
无论美国作何选择,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坚定。从军事上看,中国加强了对台海地区的管控和威慑,常态化的军事演习、巡航等行动,展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外交上,中国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支持,揭露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行径。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方面,中国也持续发力,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增进同胞感情。
这场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与台湾问题交织的较量,最终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中国将始终坚守底线,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不会有丝毫退让。未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国家统一进程,在国际舞台上坚定捍卫自身权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