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包围胡琏主力,毛主席急电:快撤!这是陷阱!粟裕大赞高明

切梦刀客 5天前 阅读数 1231 #历史

张灵甫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他率领的七十四师在国民党军队里堪称顶尖中的顶尖。但到了孟良崮那场战斗,张灵甫没管其他部队的支援,结果七十四师被粟裕给击败了。张灵甫自己呢,也不幸被流弹打中,丢了性命。

蒋介石得知他的心腹大将离世,气得火冒三丈。原来,他吩咐李天霞赶紧去帮张灵甫一把,可李天霞表面答应,背后却磨磨蹭蹭,就是不动身,结果害得张灵甫遭了殃。

【范汉杰进入山东】

其实,不只是李天霞,国民党里的其他将军们早就对张灵甫心存不满。张灵甫这人吧,自视甚高,骄傲得很。他甚至还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众多国民党将军的面夸下海口,说消灭

七个七十四师加起来,人数也不过三十多万。张灵甫曾狂妄地认为,凭借这三十多万人就能

蒋介石对张灵甫相当看重,当他看到这位得力干将战死沙场,心里头很是恼火,随即对手下的将领们进行了严厉处分。李天霞就倒霉了,直接被蒋介石给关了起来,职位也给撸了。不过呢,蒋介石虽然发了好大一通火,但后续的处理也就那么回事,没太狠得下心。

为啥呢?说白了,国民党里头派别太多,乱得很。李天霞是何应钦的得力助手,而何应钦跟张灵甫一直合不来。有人猜,李天霞不去帮忙,其实是听了何应钦的,怕他张灵甫以后爬到他头上,抢了他的位子。

后来,多亏了何应钦的一番运作,那些挨了罚的将领没多久就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李天霞呢,更是毫发无损,甚至还养胖了几斤肉。

张灵甫牺牲后,七十四师这块宝地得守住。这七十四师,装备全是美式,战斗力杠杠的,是块金字招牌。国民党里的那些大佬们,眼睛都盯着呢,谁都想把这支精兵强将拉进自己阵营,这样一来,以后在党内发言,腰杆子自然就更硬气了。

这时候,国民党里头,蒋介石身边的红人陈诚和何应钦,俩人斗得最凶。他俩都琢磨着让自己的心腹去掌山东的兵权,这事儿可把蒋介石给难住了,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

由于薛岳和陈诚之前的失利,国民党在山东的局面快撑不住了,他们原本打算消灭我军主力的围剿计划,现在看来是没戏了。

因此,蒋介石得找个能挑大梁的将领,来接替薛岳和陈诚的位置,他相中了汤恩伯。汤恩伯对蒋介石那是忠心耿耿,在蒋介石“用人要信得过”的标准下,汤恩伯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咱们暂且不说汤恩伯那糟糕的打仗本事,就讲讲他碰上的对手吧。他遇上的是咱们军队的猛将粟裕,还有陈毅。在粟裕和陈毅的带领下,汤恩伯被打得那叫一个惨,就像黄河水泛滥一样,根本挡不住,最后还把张灵甫给搭进去了。

这时候,蒋介石心里也乱了套,心里嘀咕着这可咋整。要是山东没了,那我不就离台湾老家更近了吗?我还想再过几年才回去呢。这么看来,陈诚和何应钦这俩人是指望不上了。

于是,蒋介石开始在学生中寻找合适的人选,最终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里挑中了范汉杰。虽然范汉杰比不上当年被大家称为“黄埔三杰”的蒋先云、贺衷寒、陈赓,但他也绝非泛泛之辈。

范汉杰呢,他是黄埔军校出来的,算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正宗嫡系。这家伙有个特点,就是喜欢一个人独自行事,不参与那些帮派斗争,这样一来,其他派系的人也就没法排挤他了。

范汉杰这人吧,做事带兵都挺小心的,对手下士兵也挺好,能算上真心关心他们。虽说在攻打城池、占领地盘上差点火候,但防守那是一绝。他打仗从不乱来,基本不会冒险出击,跟张灵甫完全是两码事。

说到官职,范汉杰那会儿已经是国民党陆军里的二把手,副司令了,他威望挺高,而且在打仗指挥上,完全照着蒋介石的吩咐来,这一点特别对蒋介石的胃口。

范汉杰在踏入黄埔军校大门前,就已经是个团级干部了。他为了学到更顶尖的军事本领,毅然决然地放下了高官厚禄,选择去黄埔军校深造。那会儿,蒋介石也相当看重这个学生。

范汉杰肩负着大家的重托,领着九个师的兵力朝南麻赶去。走之前,蒋介石还特意来给他送行。范汉杰拍胸脯保证,说他肯定会把山东的局势给翻过来,让那地方全是咱们的人,一个共产党员都不会剩下。

范汉杰带着部队走得飞快,基本上不让大伙儿停歇,这看起来挺冒险的,毕竟走得太快,后勤跟不上可是大问题,没了吃的,士兵们哪儿来的力气打仗呢?

不过粟裕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先是对范汉杰的战略部署琢磨了一番,然后觉得范汉杰不太可能选择从中间打开缺口,采用全面开花的打法。

如果不是用了那个策略,范汉杰难道是故意来找输的吗?他这推进速度,要么就是准备大干一场,要么就是打算认输,但认输肯定不可能。粟裕琢磨着,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

【围点打援,寻找战机】

搞清楚了范汉杰的行军套路后,粟裕心里咯噔一下,感觉事情不妙。他从那些细小的线索里琢磨出来,范汉杰用的是一套少见的战术,这对我军的安排相当棘手。

范汉杰想了个办法,他让九个师轮流上阵,一个接一个地往前冲。一个师撤下来,另一个师立马补上,就像接力赛一样。他们这样往前推进,就像个大轮子,朝着解放军那边滚滚而去。

粟裕还发现,范汉杰手下的各路兵马表面看似混乱,实则暗藏玄机。他们之间的协同作战毫无破绽,让人找不到可以突破的地方。这就意味着,一旦某处受到攻击,其他部队就会立刻围拢过来。

粟裕原本打算先试探下敌人的软肋,就派了小部队去搞个不太深入的侧面迂回。可没想到,两边刚一交锋,咱们的战士们差点就被敌人给围了,这样一来,咱们就变得挺被动了。

这时候,咱们解放军的主力全都集中在沂水那边。范汉杰那家伙的军团啊,就是一门心思想把咱们逼到绝境,让咱们要么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要么就直接跳海里喂鱼。范汉杰手里头可都是最顶尖的美式装备,正面硬刚他是一点都不怵。

现在,不光粟裕心急如焚,陈毅也是急得团团转。他在地图前走来走去,琢磨着能不能找个突破口,把范汉杰的兵团给一分为二。可琢磨来琢磨去,他发现范汉杰的防守真是滴水不漏。

粟裕和陈毅边撤退边琢磨对策,眼瞅着鲁南那边有机可乘,他俩一合计,决定分头行动,攻打鲁南。想着等范汉杰来增援,那正面的防线肯定就露出破绽了。

接下来,解放军可以在正面的战场上打开缺口,灵活绕行,再分出一支队伍从中间冲过去。之后,他们会包围敌军据点,并趁机打击前来增援的部队,最终把鲁南的增援军队全部消灭。

粟裕和陈毅再次商量了下一步的安排,打算动手干。要是这次能顺利搞定,范汉杰就肯定完蛋了,山东那边也就没啥国民党军队能跟解放军抗衡了。

就在这时,毛主席也发来了指示,他说粟裕和陈毅得把兵分到鲁南那边,帮着刘邓大军过黄河。刘邓大军目标太大,太招眼了,所以得靠粟裕和陈毅的华野部队,在鲁南那边拖住国民党的军队。

毛主席的指示和陈粟两人的打算撞到一块儿了,他在电报里还说了,刘邓大军一过黄河,就能拖住国民党二十个旅团的军队,这样一来,华野那边的压力就能小很多。

这说白了,就是粟裕和陈毅得跟刘邓大军一起过黄河,之后他们就能直接跟范汉杰硬碰硬。为啥呢?因为他们兵力多,占优势,这样一来,范汉杰就得前后受敌了。

这里得夸夸毛主席,那真是有远见卓识,人在千里之外,却能把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陈毅接到中央的指示后,立马就回了话:“坚决完成任务!”

粟裕让两个军开拔去鲁南,另外还留了一个军在鲁中守着,就等着范汉杰来帮忙呢。只要范汉杰一来,他那点战略上的小优势,立马就得消失得无影无踪。

得聊聊鲁南和鲁中这两个地方。鲁南啊,是范汉杰要是想跑到江苏或者安徽,唯一的出路。所以说,要是鲁南被打了,范汉杰肯定得派人去帮忙。那鲁中呢,就像是鲁南的脖子一样重要,范汉杰要是想给鲁南支援,他就得经过鲁中。

但在解放军攻打鲁南那会儿,范汉杰却跟没看见似的,不光没伸出援手,反倒一个劲儿往南麻那边使劲儿。他打的算盘是,一举端掉解放军的指挥中心,连自个儿的退路都不考虑,这家伙可真够棘手的。

这时候,粟裕和陈毅又碰到难题了,他们一分兵,南麻这儿就更难守了。没多久,范汉杰就让那个和七十四师一样厉害的胡琏的十一师,朝南麻冲了过来。

胡琏确实有两把刷子,仅仅一天功夫,南麻就被他轻松拿下。接着,他又把南麻的防御工事加固得跟铜墙铁壁似的,粟裕对这突然的转变完全没料到,有点手忙脚乱。

早先时候,范汉杰的军队一个劲儿地往沂水那边赶,可奇怪的是,胡琏这支最厉害的队伍,居然不走了,跟范汉杰的主力大军拉开了距离。

瞅着胡琏那副死守城池的坚决模样,粟裕心里挺镇定。难得碰上个这么难啃的骨头,还乖乖待在原地不动,粟裕打算一股脑儿地把这难题给解决了。

【毛主席看出陷阱,粟裕脱身】

粟裕指挥得当,咱们军队的各部分工合作,没花上一天时间,就把南麻周围的国民党兵给收拾干净了。接下来,就差一鼓作气,把胡琏那一伙给彻底端掉了。

1947年夏天,7月20号那天,华东野战军派了四个大队,大概十万人,一块儿攻打南麻城。胡琏那家伙防守得紧,还使出了他的杀手锏——子母堡战术来抵挡。

子母堡嘛,说白了就是一个大的防御工事周围围着好几个小的。这些小的就留个口儿能往外打枪,大家互相帮忙照应着。在南麻那地界儿,这样的组合可不少,大的有好几十个,小的更是数不胜数。解放军一看这阵仗,可真是头疼坏了。

不过,就算再难啃,这仗也得打,毕竟胡琏是国民党里响当当的将领。要是能拿下他这块难缠的硬茬,那以后在大战场上就能少费点劲。粟裕也发了狠话,说啥也得把胡琏和他的十一师钉在南麻,别让他们跑了。

华野那边的战斗进展,一封接一封的战报都被送到了毛主席手里。毛主席翻阅着这些战报,心里对粟裕的指挥才干那是相当肯定。不过呢,他总觉得心里头有点啥疑问在转悠,挥之不去。

毛主席抽起一根烟,开始琢磨事儿。突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有个念头冒了出来。他赶紧转头问朱德:“除了第十一师,南麻那块儿还有啥国民党军队不?”

朱德说,现在胡琏那边,一个部队都不剩了,他就像是被人给围了起来,眼看就要被华野的军队给团团围住了。但毛主席非常肯定地说,事情没这么简单!

胡琏那可是数一数二的精锐部队,国民党怎会轻易舍弃这么强的战斗力呢?那无异于自毁长城,范汉杰这种错误肯定是不会犯的。

毛主席拿起地图仔细瞧了瞧,发现邱清泉的部队不见了踪影。朱德说,战斗打响后,那支队伍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毛主席心里头已经有了个大概的猜想。

毛主席马上下令,给粟裕发电报,告诉他赶紧停下进攻,全军撤退。这是范汉杰玩的把戏,他打算拿胡琏当诱饵,想把我们的华野主力给包围了。

朱德也拿起了地图,瞅了一眼,发现情况确实如此,心里不由得对毛主席暗暗佩服,但同时也感到后怕。要是还硬攻南麻,华野的战士们怕是要伤亡不少。

朱德迅速对粟裕发出命令,让粟裕一接到命令就马上停止攻打南麻,并且要有计划地撤退。在撤退之前,千万不能让胡琏察觉到我们的打算。

毛主席的想法挺到位,范汉杰这是挖了个坑。他故意叫胡琏去攻打南麻,就是想借着胡琏这个精英部队的名声,把粟裕给吸引过去。

另外,范汉杰特意把胡琏身边的部队都挪走了,只留下胡琏的第十一师守在南麻。他这么做,就是想让粟裕不那么提防,一门心思去攻打南麻。

粟裕正猛攻南麻之际,邱清泉带领的第五军已经动身前来,同时,黄百韬的部队也正往这边赶,准备跟第五军一起,把粟裕给包围起来。

范汉杰心里的小九九转得飞快,觉得自己这计划简直是完美无缺。但他那点子小计谋,骗骗别人还行,要想躲过毛主席的法眼,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粟裕瞧见了中央的电报,心里立马就明白了。他二话不说,先派了一队侦察兵去四周摸摸底。嘿,还真让他猜对了,邱清泉的队伍已经悄悄摸到南麻二百里开外的地方了。

说起来,邱清泉的队伍可都是用的美式武器,啥汽车摩托都有。要是他们全力赶路,二百里的地儿,三个小时都不用就能奔到南麻。

粟裕立马安排起撤退的事情,他安排了一部分人马假装攻打南麻,装出一副不拿下南麻誓不罢休的样子,同时带着主要部队赶紧撤走,免得被敌人给围了。

让假装进攻的部队撑住一个小时,等时间一到,大部队早就冲出包围圈了,那时候再撤。这支假装进攻的部队任务完成得特别漂亮,华野部队也没吃啥大亏。

事后,粟裕真心觉得毛主席指挥作战太厉害了,心里也因为自己的疏忽挺过意不去的。毛主席见状就劝粟裕,说中央当时决定分兵,那错不在你。而且,你还带着部队打出来了,干掉了国民党近万兵马,已经做得很出色了。

粟裕听完之后,立马打起了精神,他跟毛主席说,以后肯定会好好带队伍,多向毛主席请教,保证不会再犯这次的错。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把胡琏给解决了。

毛主席笑得特别开心,他轻轻拍了拍粟裕的肩头。虽说毛主席没在前线,但他对战局的把控那可真是一绝,解放军上下所有人都打心底里觉得,毛主席是个了不起的军事大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切梦刀客

切梦刀客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