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第二位国君,共有1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情怀历史 6天前 阅读数 1 #历史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是吴越第二位国君,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七子。公元928年(天成三年),钱元瓘被钱镠立为继承人,被朝廷封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公元932年(长兴三年),钱镠去世,钱元瓘继承父位。公元933年(长兴四年),后唐赐封钱元瓘为吴王。公元934年(清泰元年),进封吴越王。

到了公元937年(后晋天福二年),又被后晋封为吴越国王。公元941年(天福六年),钱元瓘因府署着火,惊惧得病。同年八月二十四日,钱元瓘去世,时年五十五岁,庙号世宗,谥号文穆王。那么,问题来了,钱元瓘去世后,他的14个儿子都是什么结局呢?

一、钱弘僎

钱弘僎(?-940年),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五代十国的吴越国国王钱元瓘的长子,武肃王钱镠的孙子。值得注意的是,钱弘僎并非钱元瓘亲生,而是养子。公元940年,钱弘僎去世,死在父亲钱元瓘之前。

二、钱弘儇

钱弘儇是吴越国君钱元瓘第二子。钱弘儇喜欢节俭,擅长骑射,在治理地方期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在吴越官至丞相一职。不过,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不清楚钱弘儇的具体去世时间。

三、钱弘侑

和钱弘僎一样,钱弘侑也是钱元瓘的养子。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不清楚钱弘侑的最终结局。

四、钱弘侒

钱弘侒是五代十国的吴越国国王钱元瓘的第四子,他并非钱元瓘亲生,而是养子。对于钱弘侒来说,同样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

五、钱弘僔

钱弘僔,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五子,谥号为孝献。

六、吴越忠献王钱佐

吴越忠献王钱佐(928年—947年6月22日),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六子,吴越第三位国君,吴越天福六年(941年)到吴越开运四年(947年)在位。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钱元瓘去世,钱弘佐于当年九月庚申即位于王宫倦居堂。

后晋开运二年(945年),闽国内乱,钱弘佐派军与南唐瓜分闽国,占领福州。开运四年(947年),钱弘佐去世于王宫咸宁院西堂,时年二十岁,这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了钱佐死后,其弟钱弘倧继位。

七、吴越忠逊王钱倧

吴越忠逊王钱倧(929年—975年),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七子 ,吴越第四位国君,公元947年三月―947年十二月在位。开运四年(947年),钱佐去世,钱倧继位。同年十二月,李孺赟反叛,钱倧命鲍修让等出兵讨平。不过,因为不掌握兵权,钱倧这位皇帝反而被部下软禁起来。等到自己的弟弟即位后,钱倧继续遭到软禁,并在公元975年去世。

八、钱弘偡

钱弘偡,钱元瓘的第八子,母亲陈氏。同母弟钱弘偓。宋太祖赵匡胤任命钱弘偡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过,钱弘偡后来饮酒过度而死,年仅三十八岁,谥号恭义。

九、钱俶

钱俶(929年—988年),吴越武肃王钱镠孙,文穆王钱元瓘第九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末代国君(948年—978年在位)。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末,其兄钱弘倧为权臣胡进思等所废,迎其嗣位。乾祐元年(948年),钱俶即王位,迁钱弘倧于衣锦军。

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诏吴越共伐淮南,钱俶拒绝南唐联合抗宋的请求,率兵五万相助。开宝九年(976年),钱俶率众入朝,后来更是主动献两浙十三州的土地、户籍,史称“吴越归地”。在此背景下,钱俶相继被宋太宗改封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钱俶坚辞国号,又改封许王、邓王。端拱元年(988年),钱俶去世,终年六十岁,追封秦国王,谥号“忠懿”。

十、钱弘亿

钱弘亿是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的第十子,吴越大臣。钱弘俶即位后,钱弘亿被任命为丞相。北宋建国后,吴越臣附于宋,钱弘亿被升任奉国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后于乾德五年(967年)去世。

十一、钱弘仪

钱弘仪是吴越国君钱元瓘第十一子。宋太宗在位时,钱弘仪跟随钱俶归降宋朝,被册封为金州观察使。公元979年,钱弘仪病逝。

十二、钱弘偓

钱弘偓是吴越国君钱元瓘第十二子,为人比较孝顺。在吴越国期间,钱弘偓担任衢州刺史等官职,并于公元958年去世。

十三、钱弘仰

钱弘仰是吴越国君钱元瓘第十三子。善骑射,通儒术,尤精书法。累官台州刺史,并于公元958年去世。

十四、钱弘信

钱弘信(937年-1003年),钱元瓘的第十四子,母为崔夫人。曾担任镇东军安抚副使、署衢州刺史、知婺州武胜军事、晋光禄大夫、封开国伯、知湖州。公元1003年,钱弘信去世,也即他是钱元瓘的儿子中最后去世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

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