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成家前,父母就算再不好意思,也要主动了解对方家庭这3件事
子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很多父母的心情是复杂的。
既希望孩子早点安定下来,又担心选错人、一辈子受苦。
可偏偏有些父母,一到关键时刻就“退缩”了,嘴上说“孩子喜欢就好”,心里却是七上八下。
其实,父母如果真的为子女好,就不能怕尴尬、怕多管。
婚姻不是儿戏,婚姻是家庭与家庭的结合。
哪怕不好意思,也一定要提前了解这3件事。不是多事,是在为孩子的人生兜底。
01
对方家庭的“性格底色”。
现实里,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大多跟原生家庭有关。
家里氛围是讲理的、温和的,孩子多半好相处。
要是家风强势、冷漠,麻烦也跟着来了。
别只看眼前两个人甜甜蜜蜜,要看看他们背后的家庭,到底能不能相处得来。
我认识一个姐姐,儿子跟一个女孩谈恋爱,两人感情很好。
但她特意打听了女孩的家庭情况,一问才知道,女方家里父母长期冷战、母亲控制欲强。
果然,订婚后两家一接触,矛盾层出不穷,最后连婚礼都没办成。
结婚不是两个人凑一块,是两个家庭的磨合。
如果对方家庭的性格底色太偏激、太难相处,那就得三思。
02
对方家庭的“责任观念”。
现实里,婚后生活可不是靠浪漫过日子的,是靠责任、担当、愿意一起扛事。
要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责任心,不如先看看他(她)的父母,是不是懂得为家庭负责。
有个邻居家的闺女,谈了个男朋友。
对方人还不错,就是啥都依赖家里,连换个灯泡都要问爸妈。
女孩父母起初不太在意,后来订婚前去男方家一看,才发现男孩父母一副“我们儿子只负责谈恋爱,婚姻生活你们姑娘自己看着办”的态度。
这种事你说能不怕吗?父母都没责任心,儿子能有多靠谱?
有些家庭,从小就没培养“互相分担”的观念,这种人结了婚,出了事你别指望他伸手拉你。
所以,父母要了解:对方家是不是一个肯为家庭负责的群体。
责任感,不是说出来的,是家庭教出来的。
03
对方家庭的“潜在压力”。
很多婚姻,倒不是夫妻不合,而是被“原生家庭带来的压力”压垮的。
现实中,有些家庭,家里负债累累,还打着结亲的名义,想着让你“入赘”过去帮忙还债。
还有的家长,有病有事都想着年轻小夫妻兜底。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刚结婚不到半年,女方父亲查出大病。
整整几十万治疗费,落到了小两口头上。朋友说:“不是我们不帮,是这压力,实在扛不起。”
你不提前了解,等到孩子陷进去了,想拉都拉不出来。
不是说对方家有困难就不能结,而是必须心里有数。
有些责任,你扛得动,那叫担当;你扛不动,那叫拖垮。
子女成家之前,父母多问一句,不是鸡 婆,是清醒;提前了解清楚,不是挑剔,是负责。
真正聪明的父母,早早把该问的问了,该打听的打听了,省得将来孩子哭着回来找你。
结婚是喜事,不是赌博。别让“不好意思”三个字,埋下一辈子的隐患。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