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认识12样老物件说明你已经五十岁了,全认识说明你真的老了
社会在变,技术在飞跃。那些老东西,现在都成了有年代感的老古董,一瞅见鸡毛掸子,我心里就发怵。小时候我太调皮捣蛋了。挨揍最多的,就是鸡毛掸子抽屁股。虽说没打出啥大毛病,但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疼啊!这些事儿咱们都应该挺有感触的,不过下一代人可能就不懂了。
电影播放家伙儿,是那种长江牌的16毫米电影播放机,它用的灯光是个33伏400瓦的大白炽灯泡,还带着个电子管的大喇叭。我爸啊,他就是七十年代那会儿村里的电影播放员,他以前就摆弄过这种机器。
说到做布鞋,得先提鞋样和鞋面模板。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用鞋样来裁剪鞋面,那时候日子虽不富裕,但回想起来却满是甜蜜。那段记忆深深地刻在我心里,永远忘不了。真的很想念以前的日子。小时候,我常穿妈妈照着鞋样缝制的布鞋,还悄悄地帮着她纳过鞋底呢。
3、纺棉线的工具叫纺车,五十年代那会儿,我经常看奶奶用它来纺棉线。
说到农村的老式织布机,七十年代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应该都亲眼见过这玩意儿。要是八零后的话,那估计就没啥印象了吧!那时候用的梭子,我妈可没少用它来织布。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织了好多布呢。等到我结婚的时候,她还特地给了我十床亲手织的布。
5、在解放前还有解放初期,大家常用的那种老木头秤,一斤是分成十六两的。
以前,农村还有那些小县城、镇上的理发店,他们用的理发推子全都是上海产的,牌子叫双箭。
7、说起来簸箕、馍馍篮、还有拾粪的筐子!有的地方也会管它们叫簸箕、筐、橼,在农村,这些都是用来清理粮食里的杂质、晒粮食、装食物的用具。
8、袜托子,那是专门用来补袜子的工具。我家小子的袜子,脚底那块儿都快磨成渔网了。我告诉他,我小时候,脚后跟的袜子磨破了,都是补补继续穿。那时候,我们就用袜托子来补袜子,感觉特别实用。我拿出来给他瞧了瞧我小时候用的这老东西!他一看图片,还觉得挺新奇,说这不就是现在袜子店里用来试穿的脚模的老祖宗嘛!
9、我们管那叫捆东西的法子。用来绑柴火,让小推车能稳住柴草。我小时候挑过草,用的是那种弯头的东西,专门捆柴火的,就差根绳子,把绳子一绑,一捆草一束,绕个圈一拉就绑牢了。这个和滑轮一起用,或者它就是滑轮的一部分,车尾还有钩子、杠杆这些和它一起搭配着使。
木钩其实就是个钩子,大头绑上绳子,另一头呢,就把绳子固定在墙上的钉子或者屋梁上,然后把竹篮子吊在那木架上,免得老鼠偷米饭和其他吃的。那时候老鼠真挺多的,我们山东这边土话管那叫“绑杆儿”,绑在绳子一头,用来捆草或者柴火。绳子从绑杆儿的钩子里穿过去,一勒紧,再在它头上打个结把绳子卡住,这样绳子既不会松也不会滑。这全是咱们劳动人民想出来的法子!
10、说起容量单位,十合能凑成一升,然后十升又能凑成一斗,接着十斗就能合成一石了。说到具体重量,我知道有的地方一升大概是六斤。那么十升就是一斗,再十个斗就是一石,换算下来一石就是六百斤。不过得注意,这是按老秤来算的,老秤里一斤是十六两。等解放后,就改用新秤了,新秤是十两为一斤。至于升和斗这些单位,慢慢也就不咋用了,不过农村里老一辈的人在收粮食、借粮食时,还用过一段时间。至于国家粮库那边,早就不用这些单位了。
11、蛤蟆口那玩意儿,其实就是个煤油台灯,得靠插灯芯来控制火的大小。煤油灯的盖子,专门用来插和调灯芯的。这盖子啊,上面还有螺纹呢,等灯里加了油,往灯上一拧就稳了!盖子中间有个小扁孔,那就是给灯芯穿的。旁边还有个旋钮,就是用来调灯芯亮暗的。
12、到现在,我还记得那首唱双轮双铧犁的老歌,“那双轮双铧犁,真是又巧又快,耕地不费力,嗖嗖地往前冲。”但说实话,那犁头没用多久就淘汰了,因为两头牛拉着都费劲,根本拉不动一盘犁。没办法,我们只能卸掉一个犁铧,或者就浅浅地耕个不到十厘米。后来到了1982年,包产到户了,我有了自己的12马力小拖拉机,就把那双轮双铧犁简单改改,变成了个小升降犁。虽然现在早不用了,但东西还在那儿摆着,每次看到心里都挺不是滋味,感慨万千呐!
13、毛头纸在东北那边,大家都叫它窗户纸。把这窗户纸贴好后,得拿鸡毛掸子或者刷子,蘸点豆油或者别的什么油,往上一抹。这样一来,下雨天的时候,纸就不会被雨淋掉,也不会轻易坏掉了。
现在说起以前结婚时候的那三大件,真的很少见到了。这些老物件我基本都认识,而且九成以上我都用过。像那个缝纫机,现在还摆在家里头呢。可它和现在屋里的新家具放在一起,显得特别不搭。反正现在也不用了,我就想把它给卖了,但我妈就是死活不让。
15、记得小时候,我妈常用那个梭子织了好多布。对,就是那个织梭,织布时它在布机上跑来跑去。70年代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估计都见过那种老式织布机。80后的小伙伴们,可能就没啥印象了吧!这些老东西啊,真该好好留着,当个念想。以后啊,估计也没人再用这种织布工具了。
16、那个售油机上头装了个计量器,你要是想打半斤油,他就摁一下对应的按钮,要是只要二两,他就按那个二两的按钮就行。
17、说到那个玩意儿,叫茓子,它是专门囤粮食用的。茓子这东西,在有芦苇的地儿就用芦苇编,没芦苇的地方呢,就用高粱秆儿削成蔑条来编。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每年麦子收了,秋天庄稼也收了,就用这些茓子在屋里找个空地儿把粮食囤起来。等粮食吃得差不多了,再把茓子一圈一圈地卷起来收好。
18、大伙儿还记得这件老东西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