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交战8天,印度情报认定,巴铁只剩4天弹药,中国武器哪去了?
印巴关系持续紧张,不断发生交火事件,最初只是轻武器的射击,如今已开始炮击。按印度媒体在5月5日的报道,2025年5月4日到5月5日一个昼夜间,双方在边境地带依旧进行交火,如果按双方连续交火时间计算,印巴已经连续交战8天,情况一点也不容乐观。
如果又有一个新消息,印度媒体《新印度快报》在当地时间2025年5月4日报道称,印度方面的情报认定,巴基斯坦的弹药库存只剩4天的弹药,原因为“巴基斯坦大举援助乌克兰军火,消耗弹药库存,引发现有弹药严重不足,如果全面开战,炮弹库存仅足以支持巴基斯坦军队4天的战斗”。
印度方面认为,巴基斯坦从2022年开始就秘密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在2022-2023财年,其军工出口额增长到了4.15亿美元,与上个财年的1300万美元相比,出现接近3000%的增长率。在印媒报道中更是强调:“3000%的增长和惊人的利润是以高昂的代价换来的,国内库存迅速耗尽。”
印度有关的报道其实是以偏概全,随便找几个数据就开始写报道,压根不管不顾事件的全貌。虽说确实有巴基斯坦制造的弹药流入乌克兰,但是数量十分有限。巴基斯坦一直不承认自己向乌克兰援助过武器装备,实为西方国家当了二道贩子,从国际市场收购巴基斯坦制造的弹药援助乌克兰,并非巴铁有意出口给乌克兰。
由于俄乌战争的影响,许多国家的军工出口大涨,巴基斯坦增加出口也是正常的,但是远达不到减少国内库存的地步。巴基斯坦与乌克兰并不接壤,所需要的物资都依赖于空运,西方国家货运飞机或者军用运输机降落巴基斯坦数量和架次完全可查,可以简单计算得出大致的弹药运输总量。举个例子:一架C-17运输机最大载重量77吨,全装满155毫米榴弹炮炮弹,最多也就能装1700发左右,都不够乌克兰一天的消耗量,这类杯水车薪的军贸出口,怎么可能会影响全球能排名接近前10的巴基斯坦陆军弹药储备呢?
巴基斯坦经过多年努力,在军工方面已有相当的自给能力,许多装备都可以自产,弹药的生产能力也相当强,为了出口造成自身库存弹药不足?也算是一个冷笑话了。
反观印度,出口的军火更多,甚至成为印度军贸出口的新增长点,但是并没有印度大规模扩大军工生产能力的报道,是不是应该怀疑印度弹药库存不足的理由,更充分一点?
印度媒体对于巴基斯坦军队的变化并不了解,编造弹药不足的说法相当可笑,是真不知道中国武器哪去了?如果盘点一下,现在巴基斯坦军队以中国制造武器为主要装备,其制式与俄式或北约不尽相同,更不可能转卖给乌克兰,尤其是主战装备。
一旦开战,巴基斯坦将借助中国制造的装备与印度交战。印巴交战不管规模多大,基本就是陆空交战,海上只是辅助。即便巴基斯坦海军已基本中械化,也不必谈论有关海军方面的情况,反正海军装备也没法输出。
巴基斯坦空军的主要装备就是中国制造的,现役主力的“枭龙”战斗机为中巴联合开发,巴方拥有总装生产线,目前在役数量超过150架,还有歼-10CE战斗机,这是巴铁最先进的战机,超过印度的“阵风”战斗机。还有无人机装备也是中国制造为主,例如彩虹-4无人机。机载武器也是一系列成系统的中式装备,包括PL-5、PL-8、PL-9C、PL-10等短程空对空导弹,以及PL-15远程空对空导弹,以及CM-400AKG空地导弹,C-802AK巡航导弹等。
印巴冲突少不了陆军,尤其是冲突规模扩大后,陆军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目前巴基斯坦陆军也是以中式装备为主,其中主战坦克为VT-4坦克,“哈立德”坦克,以及59式、69式坦克也都进行了现代化升级,性能不算差。在火力支援方面,SH-15卡车炮、A-100远程火箭发射系统,还有红旗-7、红旗-16、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等,各式各样的装备,都是巴军的主力装备,而且形成中械体系。
巴军的主力装备基本为中械,相匹配的弹药也是中式标准,可以输出给乌克兰的没几样,反而巴基斯坦存在的一些老式装备,尤其是淘汰类的装备,可以随便输出,反正不会影响目前的备战。
只能说,印度媒体现在意图动摇巴基斯坦军心,编造了一个完全不可信的消息,巴基斯坦有相当的军工生产能力,也有足够的库存,不会在目前短时间高强度的战斗当中出现弹药不足的问题。
如今要担心弹药不足的反而是印度,印度早就承认,存在各类弹药不足的问题,到底如何解决,也一直没有下文,如今问题可能会显得更为严重。印度媒体或是看到印军没有足够的弹药,也开始相信对手也没有弹药。
印度早就叫喊要进行对巴基斯坦进行军事报复,但是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动手,已经过去了10多天,印度是不是底气不足了?或许印巴冲突真的可以避免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