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美军战俘营匪夷所思的事件:美军战俘司令官,竟被自己管理的战俘俘虏

红晓岩谈古论今 2个月前 (02-26) 阅读数 14 #军事

1952年5月7日,发生了一件在世界战争史上匪夷所思的事:联合国军的战俘营司令、美军准将杜德,突然被巨济岛上的一群中朝战俘俘虏,并被关进了联合国军自己的战俘营。那么,这样奇特的一幕是怎么发生的呢?在这一讲中,我们就将从这一幕的起因开始说起。

如上一讲所述,从1951年1月起,联合国军开始将他们抓捕的朝鲜和中国志愿军战俘转移到韩国南海岸的小岛巨济岛上。到这一年年底,巨济岛上已经有11万余名朝鲜战俘和2万余名志愿军战俘。

另一方面,在板门店的停战谈判桌上,双方谈判代表因为战俘问题正在进行着长时间的争执。按照朝鲜的惯例,在战场上被俘的人员往往被视为“变节分子”。这些人员在获释回到母国后,时常会遭到轮番的审查。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联合国军代表一直坚持按照自愿原则遣返朝鲜战俘。但是,在这一问题上,朝方代表却一直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和平谈判再度陷入僵局。与此同时,联合国军的战俘营却忽然成为了朝鲜的“敌后作战”战场。受朝鲜首席谈判代表南日和副代表李相朝指挥的一批朝鲜特工,通过主动被俘的方式潜入了战俘营。他们在战俘营中组织信仰坚定的战士,建立起人民法庭打击亲美战俘,并控制了多个战俘营地。这些信仰坚定的战俘还积极地利用联合国军为战俘开设的职业培训课,纷纷学习金属加工技术,从而制造出了大量武器。

上图:战俘在巨济岛战俘营中学习职业技能。当时,联合国军正在战俘营中进行着甄别活动,试图将在战争中误捉的韩国平民和被朝鲜军强征入伍的韩国百姓释放。这个机会很好,因此,重新武装起来的战士们,就在1952年2月18日和3月13日进行了两次敌后作战。虽然这两次行动都被联合国军成功镇压,但在1952年春天,巨济岛上的战俘营中弥漫着相当紧张的空气,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已经一触即发。而这场冲突的地点,就是已经被共产分子控制的第76号战俘营。杜德被俘:第76号战俘营的反抗

1952年5月6日,这场大规模的冲突拉开了序幕。这天傍晚,在关押着6000名朝鲜战俘的第76号战俘营,有一批战俘在结束了一天的劳动之后拒绝回到营房,说他们要见战俘营的指挥官、美军中校雷文。在雷文赶到后,这些战俘表示他们遭到了卫兵的殴打和强制搜身,还说他们希望和战俘营司令杜德准将会面。这些战俘告诉雷文,如果杜德将军同意见面,那么他们就会配合联合国军正在进行的战俘姓名登记工作。态度傲慢、缺乏戒心的杜德将军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就在5月7日下午2时来到第76号战俘营大门门口和战俘们进行交谈。就在双方进行谈话的时候,一批战俘突然冲出门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杜德将军,把他拖进了战俘营,并塞进了一顶帐篷里。在混乱当中,陪同杜德的雷文中校也险些被俘,最后在赶来的卫兵保护下才好不容易脱险。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在刹那间发生了:联合国军的战俘营司令官,竟然成了自己管理的战俘们的俘虏。随后,战俘们在营地中竖起了一块告示牌,表示如果联合国军用武力进攻战俘营的话,他们就将杀死杜德。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迅速得知了杜德被俘的消息,随后下达了严格的命令,要求部队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不得以武力营救杜德,并委任科尔森准将代替杜德的职务。在战俘们的要挟下,杜德也表示同意作为中间人,通过电话向联合国军司令部传达战俘们的诉求。这样,当天晚上,尽管联合国军的部队包围了第76号战俘营,但双方没有发生武力冲突。5月8日,杜德传达了战俘们的第一项诉求,表示战俘们希望建立一个名叫战俘联合会的协会组织。联合国军方面立即回绝了这个要求,并要求战俘们立即释放。同一天,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对范弗里特进行了授权,允许他在必要时采用武力行动攻打第76号战俘营。新上任的战俘营司令科尔森则向战俘们表示,杜德目前已不再是战俘营司令。如果战俘们不释放杜德,那么联合国军就将发起武力营救行动。但是,战俘们没有对科尔森进行回应。

上图:信仰坚定的战士在巨济岛战俘营中举起斯大林像。5月9日,科尔森继续两次要求战俘们释放杜德,但仍然没有得到回应。同一天,美军一个团和20辆坦克开到了第76号战俘营外,做好了进攻的准备。5月10日,战俘们终于说出了要求,他们向科尔森提交了一份英文宣言,表明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反对联合国军在战俘中进行甄别工作、要求联合国军停止对朝鲜和中国战俘进行自愿遣返,以及希望联合国军同意战俘成立一个与联合国军方面接洽的代表团。此外,这份宣言还对联合国军抗议说“立即停止你们军队的野蛮暴行,侮辱、拷打、强迫写血书声明的做法,威胁,监禁,大规模屠杀,枪杀和机枪扫射,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对战俘进行原子弹实验,你们应根据国际法保证战俘的人权和个人生活。”收到这份宣言后,科尔森表示自愿遣返问题是板门店谈判桌上讨论的内容,他无法作出决定,但联合国军将不会继续在第76号战俘营进行甄别工作。对于战俘们成立代表团的要求,科尔森表示联合国军并不反对。对于战俘们在宣言中进行的指控,科尔森则进行了驳斥,他表示:“我必须告诉贵方,我们现在没有,也从来没有犯过任何你们捏造的过错。我可以向贵方保证,我们将继续执行这项政策,战俘在这个战俘营里可以期望得到人道主义的待遇。”然而,对于科尔森的答复,战俘们仍不满意。为了保护杜德的生命安全,科尔森只得作出让步,表示联合国军同意战俘们成立代表团的诉求,并表示战俘营中确实发生过战俘被打死打伤的情况,而此后战俘们“将根据国际法原则”,在战俘营中“受到人道主义的对待。”经过这样一番讨价还价后,杜德终于在1952年5月10日晚上8时许获释。这场冲突,总算告一段落了。尽管杜德获释了,但到这时为止,第76号战俘营已经完全被信仰坚定的战俘们掌控。此外,社会主义阵营的谈判代表也利用这一事件,在板门店的谈判桌上重新取得优势。例如,南日就在谈判桌上向联合国军代表称,“你方所谓的甄别只不过是强迫扣留我方被俘人员的一种手段”,并在杜德获释当天控诉联合国军为了扣留社会主义阵营被俘人员,“系统地采取了一系列野蛮措施。”强硬的克拉克:镇压第76号战俘营之战

1952年5月12日,在杜德获释后两天,联合国军更换了总司令。在此前立下了赫赫战功,扭转了朝鲜战争战局的李奇微被调往欧洲出任盟军最高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则由被视为鹰派的四星上将马克·克拉克接任。

在二战时期,克拉克曾在意大利战场指挥盟军,与德军进行过长时间的山地鏖战,并成功解放了意大利首都罗马。刚一就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就训斥了科尔森在处理战俘营危机中展现出的绥靖态度,表示战俘代表所说的战俘被打死打伤的情况,实际上是因为战俘进行了敌后作战。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向参谋长联席会议下达指示,要求命令克拉克宣布科尔森对战俘的答复“完全无效”。接着,克拉克免除了科尔森的职务,由更为强硬的美2师副师长波特纳准将接任战俘营司令一职,并向战俘营增派了第187空降团和一个坦克营。完成了调兵遣将之后,联合国军便开始了镇压第76号战俘营的行动。1952年6月10日清晨,波特纳将军下令第76号战俘营内的战俘应以150人为一组集中起来,并离开这座战俘营。第76号战俘营内的中朝战俘们拒绝从命,而是发起了又一场敌后作战,手持刀具、长矛和燃烧瓶等武器,据守在他们挖好的壕沟内。波特纳随即下令,要求第187空降团向第76号战俘营发动进攻。现代战争中的奇观出现了——一支军队居然出动了精锐部队,去攻打自己设立的战俘营。激战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美军没有开枪,而是使用手榴弹、催泪弹和刺刀步步推进,将反抗的俘虏们击败和重新俘虏。最终,美军控制了第76号战俘营,共有21名战俘死亡、139名战俘负伤。而美军方面,也有1人死于长矛之下、14人负伤。在这次行动中,美军在第76号战俘营里缴获了3000支长矛、4500把刀和1000枚汽油弹。经过这次战斗,附近同样被战俘们控制的第77、第78号战俘营立即表示了屈服,任由联合国军和平地开进了他们的营地。

上图:在战俘营中缴获的武器。谈判再次走向破裂

在这之后,克拉克也对朝鲜方面采取了十分强硬的立场,下令对朝鲜展开大规模空袭。

1952年6月23日—26日,联合国军大规模轰炸了朝鲜设在鸭绿江边的发电厂——这里的发电厂提供了朝鲜的大部分电力能源。这次轰炸的效果相当之大,致使朝鲜有两个月的时间陷入严重的电力短缺,城市陷入黑暗。接着,联合国军又在7月11日出动1254架次飞机,对朝鲜首都平壤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将大批军事设施和工厂夷为平地。8月4日和8月23日,联合国军又分别出动273架次和1403架次飞机,对平壤进行了两轮轰炸。经过这些轰炸行动,平壤有价值的军事目标已被完全摧毁,这座城市甚至失去了被继续轰炸的价值。

面对联合国军突如其来的强大空中攻势,朝鲜方面的领导人陷入了恐慌,并向我们中国询问策略。1952年7月15日,中方致电金日成,表示“目前正当敌方对我们狂轰滥炸之际,接受敌方实际上没有任何让步的、具有挑拨性和欺骗性的建议,对我们来说是极不利的。”1952年7月16日,金日成致电斯大林,表示:“我们必须坚决力争尽快签订停战协定、实现停火和根据日内瓦公约交换所有战俘,这些要求会得到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支持。”面对中方和朝鲜相左的意见,斯大林在7月17日一锤定音,表示中方“在停战谈判上的立场完全正确。”这样,新的大规模山地战,即将拉开序幕。而在这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战役中,两处高地的名字将在此后几十年的历史书写中反复出现,那就是著名的白马山和上甘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红晓岩谈古论今

红晓岩谈古论今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