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车祸一个月后,雷军还是扛不住了

傅景澜来说车 5天前 阅读数 1944 #汽车

智能驾驶这个词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仿佛是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领域产生了疑问和争议,甚至担忧。尤其是在一些智能驾驶系统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愈加突出。最近,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更名为辅助驾驶的事件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智能驾驶究竟是技术进步的象征,还是营销泡沫的牺牲品?

在很多人看来,智能驾驶是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方向,它承诺着“解放双手”、“无限驾驶乐趣”,描绘出了一幅美蓝图。科技公司在发布会上一个个激情澎湃,吸引公众眼球,展现未来技术职能,令人心生向往。然而,这种美好愿景的背后,却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和不确定性。就在3月29日,小米SU7的事故无情揭露了这一点。据报道,该车型在116公里的时速下事故发生,自动驾驶系统未能及时反应,而导致了碰撞。这一事故如同一盆冷水,迅速浇灭了人们对自动驾驶的美好幻想。原以为能自动识别各种复杂路况的科技,竟然在事故中暴露了致命的缺陷。

在事故发生后,小米不得不将智能驾驶的称谓悄然更改为辅助驾驶,这不仅是对事件的反思,更是对行业现状的自省。这种从“智驾”到“辅助”的更名,虽看似简单,却在市场中炸开了锅。消费者们开始讨论起智能驾驶和辅助驾驶之间的区别,许多人表达了对技术安全性的不安,这也促使各大车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宣传策略。华为、特斯拉等公司也纷纷做出了类似的调整,表面上看是企业策略的变化,实则反映了行业对过度营销的强烈反思。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监管部门也出面进行约束,强调绝不允许夸大宣传。在4月16日的工信部会议上,各方被要求不得不实事求是,不得进行误导性宣传。紧接着,中汽协发布倡议书,呼吁行业共同打击虚假宣传,减少误导性表述。这样的举措,标志着智能驾驶行业进入了一种新的治理阶段,行业再也不能肆意夸口。

在这种背景下,受事故影响的消费者也开始有意识地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社交平台上,大家纷纷讨论起“辅助驾驶的真实功能与限制”,车友群体间的提醒变多了,不少人索性开始谨慎地看待智能驾驶的宣传。很多车主表示,他们宁愿选择一个诚实告知其局限性的系统,也不希望使用一个被吹上天的智能驾驶产品。这股理性回归的浪潮很有可能会促使行业向“透明、真实”的方向发展。

然而,这一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智能驾驶的技术起步较晚,行业仍处在技术革命的早期阶段。常常会听到 “科技责任模糊”的讨论,这种责任的模糊化往往让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在这场科技与安全的博弈中,如何找到正确的突破口将成为行业未来的发展焦点。

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提及的是,在强大的市场期待和技术现实之间,企业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自动驾驶的“神话 ”曾一度吸引了大量投资与关注,创始人们在新品发布会上大声宣称“未来的智能汽车将改变世界”,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科技并未完全成熟,想要依靠仅仅是一句“自动驾驶”来撬动整个市场,是极其短视不理智的。

从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开始将焦点转移到企业的责任上。车主们对品牌的信任感从不再是曾经靠着炫酷的广告与噱头,更多的则是对真实安全性能的重视。消费者的这种转变,迫使车企们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强调技术的严谨性与责任感,以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桥梁。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发生了惨痛的事故,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信赖关系并未完全破裂。许多消费者仍抱着希望,愿意支持那些能在技术上不断努力、注重安全的品牌。这也再次证明了,消费者对科技产品的信任来源于其实际的功能和安全性,而非单纯的广告宣传。

未来的智能驾驶将不再是口号,而是被严谨的技术与用户体验所支撑。那些仍抱有“颠覆传统”幻想的企业,也许很快会被市场所淘汰。而那些将科研与责任结合起来的品牌,才能在的竞争中胜出。提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强调,智能驾驶行业的核心要素将不再单纯依赖技术的先进性,而是要真正关注用户的实际需求与安全感。

车企们在这一过程中显然要承载更多的责任。挑战在于,如何平衡创新与安全,如何合理设定消费者的预期以及如何在技术不断升级的同时,保持透明和诚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智能驾驶的市场将会变得更加复杂,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呼唤那些懂得“技术落地”、“诚信经营”的企业。未来的智能驾驶,或许会在某一天真正实现“全自动”,但那一天不会在一夜之间到来。它需要一个个技术上的突破,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用户的理解与支持。换句话说,真实的安全与技术的精益求精,将共同引领这个行业走向成熟。

在总结这次智能驾驶的风波时,我们不禁要提问:美愿景背后是否藏着真相的模糊?在技术尚未达标的情况下,如何处理用户的期待与企业责任?显然,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考量。

随着事故的发生,智能驾驶再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着一种新的视角: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而非仅仅追求市场利益。在智能驾驶行业的“喧嚣”中,我们需要一缕理性之光,以照亮前行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行业参与者都应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推动整个市场向更安全、更透明的方向发展。而这样的转变,不仅是技术的成就,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用户的负责。

在迎接未来的同时,智能驾驶行业必须认识到:唯有通过真实与安全,才能赢得用户的心;唯有通过客观与透明,才能回归技术本身的使命。我们所追求的,不仅是一项科技的革新,更是一种对生活、对安全的敬畏与感知。正如一位司机所说,“在科技与安全的平衡木上,我宁可谨慎,绝不冒进。”只有在责任与信任的基石上,智能驾驶才能朝着更光明的未来迈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仅清楚地看到了智能驾驶所面临的挑战,也对未来的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面对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的高期待,智能驾驶行业需要全面反思和提升,不断完善自身,以迎接新的时代挑战。希望这些反思与探索,能够促使整个行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评论列表
  •   guominj  发布于 2025-05-09 07:09:39  回复该评论
    一直虚假夸张宣传的,不就是你家的大嘴哥吗?你让他再出来吹几句啊[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千图集  发布于 2025-05-09 17:37:09  回复该评论
    夜间行驶高速,自知买的是低配版,一行三人也是大意,无论小米有无过错,作为自身也要敬畏生命。这事儿即便不殃及自己,但也有可能殃及他人。如今智驾才起步几年?你就敢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一颗芯片,也是惋惜
  •   MAI迷妹  发布于 2025-05-10 02:01:33  回复该评论
    任何一个汽车品牌,如果不在“安全”上大力研发与宣传,专门宣传外观、内饰、娱乐、速度、座椅、靠垫、门把手、……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买车的时候基本上可以直接剔除,谁买谁倒霉
  •   陌茶清欢  发布于 2025-05-09 21:17:25  回复该评论
    关键是代言时,夸大其词就不好了。遭反噬是必然的,也是必须面对的
  •   水北  发布于 2025-05-09 17:10:12  回复该评论
    吹牛可以避让施工,这是不是涉嫌虚假宣传的?
  •   冯妮子  发布于 2025-05-09 07:53:44  回复该评论
    敬畏生命,做好产品,别玩虚的,别放空炮,别崇洋媚外,别拿来主义,最重要的一点,别开曼群岛!!!
  •   姚琛是宝贝  发布于 2025-05-09 06:27:58  回复该评论
    产品就是产品,当营销成分过多时就为产品价值添加了虚空的成分
  •   软fufu  发布于 2025-05-09 04:02:32  回复该评论
    女人驾车本来就存在胆小,容易慌张,反应慢等问题是普通存在的,我一向反对一般女性驾车。其次,车速太快了,接近120时速,我们经验可知这个速度,肉眼发现障碍物到减速到变道,是要在极短时间完成。最重要一点,任何情况下不要把自己生命交给科技(智能驾驶),现在的车太智能了,太过了,基本没什么大用,还增加了大风险
  •   阳光绽放在盛夏  发布于 2025-05-10 00:50:26  回复该评论
    传说,有人买了一双跑鞋,结果跑步时脚崴了,然后他找跑鞋的生产商去赔医药费……[捂脸哭]
  •   用户42xxx04  发布于 2025-05-10 17:58:17  回复该评论
    都是忽悠傻子买到,一个没几年造车经验的吹也有人买,你们虽然骂丰田,但是丰田不成熟的东西绝不会装到车上,也不会吹牛逼
  •   岛城南荒  发布于 2025-05-09 23:27:50  回复该评论
    华为余总说得是最好的。汽车百公里加速已经不重要了,安全才是最重要!
  •   看看小八卦  发布于 2025-05-09 10:12:39  回复该评论
    小米速七着火事件充分暴露了这个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已经深入企业的骨髓了。影响了国人的基因了!企业的各个环节实事求是都必须踏踏实实!企业的负责人必须有核实各环节是否踏踏实实具体的措施!企业招人的时候不只看能力还要看他的世界观他的世界观很重要!上市之前的监管环节也需更加严格!
  •   暖暖小爱呀  发布于 2025-05-09 23:15:02  回复该评论
    10次事故9次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为原因占主要,晚上的能见度,本身就比白天低很多很多。白天你发现这种情况你都得紧急处理,更别说晚上,晚上你都没有反应的机会。科技只是辅助,最终还得是人。
  •   我被友商黑惨了  发布于 2025-05-10 16:48:49  回复该评论
    要看乐子还得是小米,教主吹牛教徒硬舔然后回旋镖打脸教徒就网暴受害者[点赞]
  •   guominj  发布于 2025-05-10 11:20:29  回复该评论
    不能告啊,万一真被抓了,大家就少了很多看奇葩的乐子啊[呲牙笑]
  •   沐阳爱拍照  发布于 2025-05-09 18:06:06  回复该评论
    演员跟技术不能混为一谈,演员只要在屏幕前感动观众就行,怎么高兴怎么来。技术不行,技术是实打实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手机故障大不了扔了,车子故障真的会要命的
  •   嘿油嘿油  发布于 2025-05-09 08:35:36  回复该评论
    文章写的很好! 小米汽车本身没什么产品力,技术 品牌 底蕴都不行,雷军靠着营销手段和个人魅力硬生生把Su7送上神坛,可是急速扩张下的拔苗助长也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一旦盲从和个人崇拜转变成理性和反思,小米汽车也就不再那么香了。。。
  •   天涯听雨  发布于 2025-05-10 10:10:14  回复该评论
    雨田君什么时候出来向三位蒙难花季少女道歉?他睡得着觉么?雨田老妖忏悔吧[打脸][打脸][打脸]
  •   天然冲晒  发布于 2025-05-09 04:36:32  回复该评论
    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此次车祸现场情况,不排除驾驶员对车子操作不当,或者驾驶员驾车时有其它影响车辆安全驾驶的不当行为,也是导致此次车祸事故一个原因,其家属不能道德绑架式的一味的要求车企“给个说法”。
  •   人美歌甜李秀根  发布于 2025-05-09 22:00:00  回复该评论
    施工路段是否依据安全要求摆放改道警示,摆放改道的水马长度是否合乎要求?如果施工警示规范标准,那么驾驶员未采取相应接管措施,就属于疏忽和警惕性不高,很多智驾对高速施工场景的识别和判断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对于这一场景出事的案例很多,应该引起崇尚和迷信智驾的驾驶员的高度警惕!逝者安息!此次事故的原因尚在调查阶段,厂家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协助处理善后,希望黑子和友商不要带节奏,不负责任的乱说!
  •   柒帝  发布于 2025-05-09 12:50:45  回复该评论
    又是多达16.8亿驾驶模式的,又是电池倒挂技术的,还有端到端智驾,各种路障、工程施工识别,结果还是活生生给火化了,太残暴了!活生生给火化也就算了,还被猴子们各种网曝,家人们也不得安心……这种事情,也只有猴教能够做的出来了!!
  •   奥龙  发布于 2025-05-09 23:32:13  回复该评论
    最佩服的就是16亿种驾驶模式,不知是哪16亿种,雷总雷神能列举出来不?????写成文字不知要多少卡车纸张!!!!
  •   百香果  发布于 2025-05-09 15:43:34  回复该评论
    雷军是位有良心的企业家!我个人觉得如果是车辆问题,雷军绝对不会推诿的!
  •   锌粉  发布于 2025-05-09 07:31:36  回复该评论
    能封锁舆论72小时,小米确实牛逼
  •   wujingwugang  发布于 2025-05-09 21:37:09  回复该评论
    作者:易车网测试成绩你知道吗?小米智能驾驶成绩为0.是25种车中唯一个成绩为0的智驾成绩!!!排名第一,名符其实的倒数第一。三岁小孩都知道了你难道是在睁眼说瞎话???这样的车企的智驾改名正常吗?谁该反思和反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傅景澜来说车

傅景澜来说车

傅景澜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