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上)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上)
冯如——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
冯如概述图
冯如1883年出生于广东恩平。他自小聪颖,入私塾读书时已表现出有很高的机械天才。1895年他12岁时,随表亲来到美国。先在旧金山,后到纽约。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读书。10年之后,在机械和电学方面已有很深的造诣,曾发明打桩汽机和其他机器。
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试飞成功第一架飞机,1904年日俄两国为争夺在中国的利益而在中国领土打仗。这两件事对冯如影响触动很大,立志研究制造飞机,用以加强中国国力,振兴中华。1907年秋,冯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资助,在旧金山奥克兰设厂研制飞机。华侨青年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等先后作其助手参与飞机制造。1908年4月,冯如制造成功了第一架飞机。但飞机在试飞时没有成功。接着,冯如对这架飞机进行了大量修改,设计成功第二架飞机。1909年2月在试飞时,只飞起了十几米便摔了下来。冯如并不气馁。当时他父母多次来信催他回国与家人团聚,他周围亲友也劝他回来。冯如婉谢了亲友,并发誓说:“飞机不成,誓不回国”。
冯如驾驶着自制飞机—冯如一号
1910年2月下旬,奥维尔·莱特在洛杉矶表演飞行,冯如专程前往参观,然而只能在5千米以外观看,令他大失所望,但也激发了他奋发向上、自力更生研制飞机的决心。冯如回到奥克兰后,继续研制飞机,但又两试两败。先后6次受挫,而冯如始终奋斗不止。
冯如和他的助手试飞
1910年5月,正当冯如研制飞机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奥克兰东九街359号的厂房突然失火焚毁。冯如只好到奥克兰以南的哥林达镇的麦园搭起临时架棚继续研制飞机。
经过连续6次失败和厂房失火,公司已耗去资金5384元,超过公司资本的90%,冯如面临极大的经济困难。在这关键时刻,公司决定扩股,虽所得甚微,也是雪中送炭。在认真总结历次失败教训,并吸收当时先进经验后,终于在1911年1月研制成功了一架新型飞机,称为 “冯如2号”,并于1月18日试飞成功。
“冯如2号”飞机是参考寇蒂斯 A型飞机设计的,但燃油箱改装在上翼面中央,机翼与尾翼连接的撑架间多架一副小撑杆。主要技术数据:翼展9米,翼弦1.37米,机高2.44米,螺旋桨直径约1.83米,自重328.86千克;动力75马力,为寇蒂斯 V型8缸发动机。1911年1月18日早上,冯如驾驶着 “冯如2号”飞机,在奥克兰琼斯街终端,靠旧金山市海湾的艾劳赫斯特广场公开试飞。飞机在地面滑行了约30.5米,即凌空而上,升至约12米高,环绕广场飞行了约1600米后,向旧金山市海湾飞去,然后返回,飞越奥克兰郊区的田野,徐徐降落在起飞的广场上。飞行历时4分钟。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飞行,冯如的助手们一齐拥上去向他祝贺。中西报纸再一次争先恐后地报道。美国 《旧金山市星期日呼声报》竟用整版通栏大标题刊出 “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详细介绍了冯如其人其事。中国 《东方杂志》在1909年和1911年也对冯如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在美国的孙中山闻讯后,也对冯如大加称赞。
冯如二号模型
1911年1~2月期间,冯如驾驶飞机在海湾多次环绕飞行,其最高时速为104千米,飞行高度达200余米,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前往观看飞行的中西人士不可胜数。欧、美各报交口称道:“君之名誉时已飞腾于世界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