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史上第一朵玫瑰为黄色单瓣,距今已有3000万年历史
中国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栽培玫瑰和野生玫瑰,揭开了这一黄色始祖的神秘面纱。
法国与荷兰科学家对这种全球最受喜爱的花朵进行基因检测,以追溯其最初的祖先,让这朵春日里清新绽放的玫瑰沐浴在阳光之下。
北京林业大学团队在《自然·植物》期刊上发表研究,分析了215个栽培及野生玫瑰样本中的707个属,对全球钟爱的玫瑰展开全面调查,以推动气候变化时代的育种实践。
通过对栽培与野生玫瑰的广泛研究,团队发现花店与餐桌上常见的重瓣玫瑰甚至迷你玫瑰,其原始形态更为简单 —— 且颜色为黄色。
寻找第一朵玫瑰
玫瑰历经演化,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形态与大小。研究作者指出,自古以来,玫瑰便被视作美的象征。
在欧洲、亚洲与北美,玫瑰的魅力已延续数千年,而其历史更可追溯至3000万年前。然而,此前研究未能明确其起源地与最初形态。
据报道,北京林业大学团队多年来深耕基因分析、实地考察、化石收集及物种演化研究,试图构建玫瑰家族的进化树。尽管学界曾推测中国最早在皇家园林中培育玫瑰(如孔子所述),但研究证实“孔子所言”确有其事,且这一实践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如今许多流行品种均含有中国玫瑰的杂交血统。
据媒体称,18世纪末,玫瑰的辉煌历程进入新阶段。通过将中国与欧洲品种结合,科学家培育出香气更馥郁、色彩更丰富、花期更持久的现代栽培玫瑰,其起源可追溯至8至10个原始物种。
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栽培玫瑰的基因组成几乎完全来自蔷薇属的两个类群。中国西北与西南地区被确认为玫瑰多样性中心,当地发现的黄色小型玫瑰与白色香花均为杂交产物。
第一朵玫瑰是黄色的
全球现有超过3.5万个玫瑰栽培品种,印证了“花中皇后”的非凡魅力。研究者发现,所有变种均源于同一祖先。
研究团队通过媒体解释:“祖先特征重建显示,蔷薇属的共同祖先很可能为黄色单瓣花,具七片小叶。”
尽管利用野生与栽培玫瑰的数学公式有望推动育种革命,但近期突破有限。该研究“为未来基于野生资源的再驯化与创新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百年来,玫瑰之美传遍世界,成为跨越文化的挚爱。然而,气候变化正重塑育种方式 —— 当栽培品种需要基因支持时,野生玫瑰或将重返舞台中央。
该研究发表于《自然·植物》。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