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捡导弹残骸当宝!高调晒“战利品”却暴露致命短板?

天天观察家 1周前 (05-10) 阅读数 378 #推荐

印度网友的一条评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有印度网友信誓旦旦地晒出照片,称捡到的巴基斯坦导弹残骸“完好无损”,甚至认为这是印度空军的“重大胜利”。

然而当大家看清照片里的内容时,不禁哭笑不得——所谓的“完整残骸”不过是一截导弹外壳,核心部件早就没了踪影。

印度花大价钱买来的“阵风”战斗机,单价高达2.85亿美元,号称“欧洲最强4.5代机”,印度媒体曾吹得神乎其神,说它能“吊打歼-20”。

可实战中却被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斗机打得措手不及,短短时间内就被击落三架,直接损失近十亿美元。更让印度尴尬的是,击落“阵风”的霹雳-15E导弹,追击过程中飞进印度境内,爆炸后残骸散落,结果被印度当成了“战利品”。

印度人兴奋地展示的残骸,其实只是导弹的推进部分外壳。真正关键的引导头、数据链、战斗部这些核心部件,在导弹完成任务后就启动了自毁程序,炸得粉碎。只留下没啥用的“空壳子”给对方捡。

为啥印度人会把外壳当宝贝?以印度“阵风”挂载的“流星”导弹为例,空空导弹一般由雷达罩、引导头、控制系统、战斗部、推进系统等部分组成。

霹雳-15E用的是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就像汽车有两段加速,第一段把导弹快速推到高空,第二段在接近目标时再点火,让导弹既能飞远又能灵活转向,射程能达到145公里甚至200公里以上。

而“流星”导弹用的冲压发动机,虽然一开始速度快,但后半程“后劲不足”,射程只有100公里,实战中很容易被甩开。

印度网友说残骸“完好无损”,其实是没搞懂导弹的自毁机制。霹雳-15E的战斗部很特别,是可变形的定向预制破片战斗部,爆炸时破片会集中朝目标方向喷射,既能摧毁敌人,又能在自毁时精准破坏核心部件。

所以即便残骸看起来还有个“完整”的外壳,里面的关键设备早就被摧毁了,剩下的推进部分就算拿到手,也只是个空壳,没有任何核心技术可言。

以前咱们常听说中国研究外国武器残骸搞逆向工程,现在风水轮流转,印度捡到咱们的导弹外壳,却只能干瞪眼。霹雳-15E用的氮化镓芯片、双向数据链这些技术,都是咱们自主研发的“硬货”,就算把外壳送给他们,没有核心的芯片和算法,根本仿造不出来。印度的国产导弹“阿斯特拉”,射程不足100公里,还经常出故障,连仿制美俄武器都费劲,更别说破解咱们的先进技术了。

中国军工这些年进步飞快,从以前的“跟跑”到现在的“领跑”,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积累。霹雳-15E只是一个缩影,咱们现在研发的新型导弹,射程更远、机动性更强,就连美国专家都不得不承认,在超视距空战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前面。

再回头看印度网友的“战利品”,其实挺让人感慨的。以前咱们羡慕西方的先进武器,现在咱们的武器在实战中证明了实力,连曾经的“军事强国”都得靠捡咱们的导弹外壳来撑面子。这背后是中国军工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从模仿到创新,从追赶到位居前列,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关注点赞,好运不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天天观察家

天天观察家

社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