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再生气,也不要对孩子说的10句话!
很多家长喜欢把坏脾气和情绪给孩子,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最应该感谢的人是孩子。他容忍你的脾气,你凶他打他,他还说最爱的人是你!
胡适先生说: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所以,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家长生气恼怒时,说的一句气话很有可能会让孩子牢记一生,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性格缺陷。
控制好自己情绪才是一个合格家长该有的样子。好好善待自己的孩子吧,他也就是快乐那么几年, 长大了,也会疼,也会苦,像现在的我们。
第一句:“我不要你了!再XXX我不爱你了!”
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常听父母说类似的话?当时心里是不是特别害怕,生怕爸妈真的不要自己了?现在我们当了家长,可千万别再这么吓唬孩子了。孩子哪分得清我们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啊,他们会把这话当真,心里充满了恐惧和担心。
我有个朋友,小时候就因为妈妈一句“我不要你了”,吓得整整哭了一夜,从那以后变得特别胆小怯懦。孩子要是长期生活在这种担惊受怕中,内心安全感严重缺失,以后还怎么信任别人呢?我们得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什么,爸妈永远都爱他,永远都在他身边。
第二句:“我怎么养了你这样的孩子!”
这话一出口,就相当于给孩子戴了个“坏孩子”的帽子。孩子那些无心或者无意的举动,我们当家长的不能动不动就用这种话来发泄不满。孩子听了这话,心里得多伤心啊,他会觉得自己在爸妈眼里就是个坏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特点,我们得用耐心和爱心去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抱怨。就像一棵小树苗,它长得歪歪扭扭,我们得帮它扶正,而不是嫌弃它长得不好。
第三句:“再调皮,就把你卖了!”
有个新闻报道,一个男孩特别调皮,妈妈气急了就说“再调皮,就把你卖了”。结果有一天,男孩被人贩子拐跑了。男孩很聪明,知道自己是被拐卖的,也记得家长名字和家庭住址,可因为他以为真的是妈妈把自己卖了,所以很多次报警的机会都放弃了。
这男孩长大后学习成绩不错,但心里一直有个疙瘩,就是想找到亲生家长证实当初是不是被卖了。而亲生家长为了找他,十几年四处奔波,吃了多少苦啊。我们可千万别因为一句气话,给孩子和家庭带来这么大的伤害。
第四句:“等我回来再收拾你!”
很多家长喜欢用这句话来威胁孩子,让孩子停止那些让人头疼的行为。这话确实挺有威慑力,可后遗症也不小。孩子在家长离开的那段时间里,会一直提心吊胆,根本没法集中精力做别的事。时间长了,孩子的专注力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得换个方式教育孩子,用沟通和引导代替威胁和恐吓。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不是靠吓唬让他们听话。
第五句:“怎么就是不如别人!”
孩子最烦的就是被拿来和别人比较。在比较中长大的孩子,心里特别缺乏安全感,只有赢了才能让他们安心。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啊,我们不能光盯着孩子的短处,拿他和别人的长处比。
就像有的孩子数学不好,但语文特别棒;有的孩子音乐没灵感,美术却很有天赋。我们得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一味地贬低他们,让他们变得自卑,甚至抹杀了他们的天性。
第六句:“我不喜欢你这样的小孩!”
孩子要是听到爸妈说“我不喜欢你了”,肯定会以为爸妈真的不爱自己了。他们本来正兴致勃勃地尝试新事物呢,就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得到这样的结果,这会让他们失去自信,也不敢再去探索新东西了。
我们得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知道,不管他们做什么,爸妈都会支持他们,爱他们。
第七句:“你怎么一点改变都没有呢!”
孩子每天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当家长的肯定着急,但也不能这么训斥孩子。孩子听了这话,心里得多难受啊,自尊心受到伤害,积极性也被打击得没了。
幼儿阶段的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来自家长和外界的评价。我们要是老这么说孩子,他们真的会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以后就很难改变了。我们得给孩子时间和耐心,帮助他们慢慢改正错误。
第八句:“怎么这么笨!”
这话就是在给孩子贴标签。时间长了,孩子真会觉得自己笨,变得自卑内向。心理强大的孩子可能还会自我鼓励,可胆小怯懦的孩子,说不定就破罐子破摔了。我们可不能让孩子因为我们的一句话,就失去了自信和勇气。
第九句:“能不能别给我添乱了!”
常说这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长的负担,不重要。孩子听了这话,会陷入自责,以为是自己的行为让爸妈有压力、很累。而且孩子渴望得到家长的关注和爱,老是得到消极回应,内心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第十句:“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
二胎家庭里,这话是不是很常见?因为传统观念,很多家长都会这么跟哥哥说。可这会让哥哥觉得爸妈偏心,对自己的爱减少了,还会影响他和爸妈之间的亲子关系。我们得公平对待每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同样的爱。遇到问题,要引导他们自己解决,而不是一味地让一方让着另一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