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时节,暖风微醺。
小镇上,槐夏正忙碌于自家小茶摊。
她手脚麻利,招呼着往来客人,脸上洋溢着平和与满足。
谁能想到,如今这自在营生的女子,曾在那森严的书院历经诸多磨难。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彼时,槐夏是书院的杂役,而顾欣兰乃书院山长之女。
上辈子,槐夏懵懂无知,轻信顾欣兰所言的“众生平等”,却不想那不过是她伪善的幌子。
顾欣兰以各种由头克扣槐夏应得的工钱,还阻碍她寻得更好出路,最终槐夏在贫病交加中凄惨离世。
一朝重生,槐夏眼中多了几分坚毅与聪慧。
那日,书院中众杂役聚于一处,正谈论着近日工钱之事。
槐夏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轻声开口:“诸位可知,我近日所得工钱竟无端少了许多。”
众人诧异,纷纷询问缘由。
槐夏便将顾欣兰以“书院上下皆应节俭,工钱理当削减”为由克扣自己工钱之事道出。
众人听闻,皆感愤慨,纷纷抱怨起来。
其中一杂役皱眉道:“这顾小姐平日里看着和善,不想竟如此行事。”
另一人亦附和:“是啊,说什么人人平等,分明是她自个儿贪图钱财。”
此事在杂役间悄然传开,众人对顾欣兰的行径愈发不满。
而顾欣兰,对这悄然滋生的不满浑然不知,依旧以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示人。
书名【槐夏斗兰女】,内容来自 「纸糊」。
数日后,书院要举办一场重要祭典,需杂役们精心筹备。
顾欣兰负责督管此事,她心中打着小算盘,想着从中克扣些银钱,便对杂役们道:“此次祭典,关乎书院声誉,诸位务必尽心尽力。
然书院近来银钱紧张,诸位的工钱,便削减些许。”
众杂役听闻,心中虽怒,却敢怒不敢言。
槐夏见状,心生一计。
她趁众人散去,悄悄对身旁一杂役低语几句,那杂役微微点头。
待晚间,众杂役聚于顾欣兰居所外,齐声高呼:“顾小姐克扣工钱,此举不公!”顾欣兰闻之,又惊又怒,匆忙出门查看。
她望着众人,怒喝道:“尔等怎敢如此?”
槐夏站出,行礼后道:“小姐所言,实难苟同。
书院银钱紧张,可从他处节俭,何故削减我等辛苦所得?小姐平日常言书院上下平等,可如今这行径,又怎谈平等二字?”顾欣兰一时语塞,面色涨红。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引得书院诸多学生与夫子侧目。
有夫子摇头叹息:“山长之女,竟如此行事,实在有失体统。”
学生们亦私下议论纷纷,对顾欣兰的行为多有诟病。
顾欣兰自觉颜面尽失,对槐夏更是恨之入骨。
她寻得一由头,命槐夏去后山采摘珍稀草药,以供书院之用。
那后山山路崎岖,且多有野兽出没。
槐夏深知顾欣兰此举意在刁难,却并未畏惧。
她整理好衣衫,从容前往后山。
待归来时,虽衣衫沾染尘土,却神色镇定,手中草药亦完好无损。
顾欣兰见槐夏安然归来,心中愈发恼怒,却又无计可施。
书名【槐夏斗兰女】,内容来自 「纸糊」。
又过几日,书院大考将近,学子们皆忙于备考。
顾欣兰却因前事心中烦闷,见槐夏在书院花园中劳作,便故意刁难:“槐夏,大夫人甚喜这园中兰花,你去采几株来,为我书房添些雅趣。”
槐夏心中明白,大夫人对这兰花视若珍宝,严禁他人采摘。
她微微福身,道:“小姐,大夫人曾明令禁止采摘此花,婢子不敢违背。”
顾欣兰冷笑一声:“我让你去,你便去,何须多言。
若大夫人怪罪,自有我担着。”
槐夏思索片刻,道:“小姐既如此说,婢子斗胆问一句,小姐平日宣扬人人平等,那大夫人之令,与小姐之命,婢子该听谁的?若听小姐之言,大夫人怪罪下来,恐对小姐声誉有损。”
顾欣兰面色一沉,心中又气又恼,却又不好发作。
此事不知怎的,传入大夫人耳中。
大夫人唤来顾欣兰,严加斥责。
顾欣兰心中委屈,却不敢反驳,只能将怒火全都撒在槐夏身上。
自此,顾欣兰变本加厉地刁难槐夏。
她命槐夏在烈日下清扫书院操场,又让她在暴雨中整理书院藏书。
槐夏虽身心俱疲,却从未屈服。
一日,书院大小姐身边的丫鬟突然生病,急需人手照料。
槐夏听闻,便托人向大小姐身边的嬷嬷求情,愿去帮忙。
嬷嬷见槐夏做事勤恳,又听闻她在顾欣兰处的遭遇,心中不免同情,便答应了她。
槐夏临走前,来到顾欣兰面前。
顾欣兰冷笑道:“怎么,终于要走了?想必是攀附上了大小姐,便忘了本。”
槐夏不卑不亢,行礼道:“小姐,婢子在书院多年,承蒙小姐‘关照’,如今要走,还望小姐念在往日情分,给婢子些赏钱,也好让婢子日后有个生计。”
顾欣兰咬牙切齿,却又不想在众人面前失了风度,便命人取来些许银钱,扔给槐夏:“拿了钱,赶紧滚!”槐夏捡起银钱,再次行礼,转身离去。
离开书院的那一刻,槐夏回望那高高的院墙,心中五味杂陈。
她深知,从此将告别那段不堪的过往,迎接新的生活。
而在这书院中所经历的一切,都将成为她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让她更加坚韧地面对未来。
如今,在这热闹的小镇上,槐夏经营着自己的小茶摊,日子虽平淡,却充满了希望。
偶尔,她也会想起书院中的人和事,想起那些曾与她一同抗争的杂役们,嘴角便会不自觉地上扬。
书名【槐夏斗兰女】,内容来自 「纸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