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孩子长大后,和妈妈不亲了?发现很多妈妈做错了一件事
前几天在闺蜜家喝茶,她上初一的儿子放学回来,书包一甩就钻进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
闺蜜尴尬地笑笑:"现在跟他说十句话,能回一句就不错了,小时候黏着我喊'妈妈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这些抱怨是不是很熟悉?
多少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惑:那个曾经像小尾巴一样跟着自己的小男孩,怎么越长越大,却离自己越来越远?
"小时候天天喊'妈妈抱',现在连碰都不让碰一下。"
"上初中后,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吃饭都要叫好几遍。"
"跟他说话总是'嗯''哦'应付,问多了就嫌烦..."
最近我在家长群里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超过80%的妈妈都表示,随着儿子长大,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妈妈们的心声:那个黏人的小男孩去哪了?
其实啊,不是孩子不爱妈妈了,而是我们常常用错了爱的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男孩成长的三个关键阶段,妈妈该怎么用对爱的方式,扮演好妈妈的角色。
0-6岁:给足够的安全感你发现没?安全感是亲子关系的"地基" ,0-6岁的安全感决定未来亲密度!
记得《以家人之名》里的凌霄吗?妈妈整天打麻将不管他,妹妹意外去世后更是把气撒在他身上,最后直接抛弃了他。
长大后,凌霄表面彬彬有礼,心里却筑起一道墙,再也无法和妈妈亲密。
心理学研究发现,0-6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黄金期。
这个阶段的男孩比女孩更依赖妈妈,他们需要妈妈的拥抱、抚摸和及时回应。
如果这个时候缺位,就像盖房子没打地基,以后再怎么修补都有裂痕。 幼年缺失的拥抱,会成为青春期扎向亲子关系的刺。
这个阶段妈妈要做的:
✔️ 多抱抱亲亲,别嫌他黏人
✔️ 及时回应他的需求(饿了、哭了、害怕了)
✔️ 尽量自己带,别动不动就送回老家
这个阶段妈妈千万别做:
❌ "男子汉不许哭"——压抑情绪会让他关闭心门
❌ 长期分离——孩子会觉得"妈妈不要我了"
❌ 情绪暴力——吼叫打骂会摧毁安全感
我儿子3岁时有段时间特别作,后来才发现是因为我忙着写公众号冷落了他。当我重新每天陪他读绘本、玩积木,那个爱笑的小暖男又回来了。
幼年的爱就像存钱,存得够多,青春期才经得起花。

你知道吗?6-12岁,妈妈的肯定,是他探索世界的勇气 !我们在这个阶段的角色,就当“啦啦队长”,千万别当“纠错专家”!
有个粉丝朋友曾给我留言:"小时候迷上拆东西,有次把爷爷的怀表拆坏了,妈妈没骂我,反而给我买了套工具。现在我是汽车工程师,最感谢妈妈当年没扼杀我的好奇心。"
6岁后的男孩突然变得"野"起来——爬高上低、拆家搞破坏、满脑子奇思妙想。
这不是叛逆,而是6岁后的男孩睾.丸素飙升,总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有能力的”大男人“!
你会发现,这时候的破坏力堪比“二哈拆家”,哈哈哈......
这时候如果总说"别碰这个""不许那样",他会觉得自己很糟糕。
6-12岁,男孩的探索欲像小火苗,妈妈的否定就像一盆冷水。
纪录片《小小少年》里,喜欢虫子的殷然之所以能坚持爱好,就是因为妈妈没说"恶心",而是陪他一起观察,甚至学着认各种昆虫学名。
这个阶段妈妈要做的:
✔️ 多夸具体行为:"你组装乐高真有耐心!"
✔️ 陪他疯玩——打水仗、捉虫子都行
✔️ 当他闯祸时,先问原因再讲道理
这个阶段妈妈千万别做:
❌ "整天就知道瞎玩!"——否定他的热情
❌ 撕毁他的"作品"——会记仇一辈子
❌ 拿他和别人比——"看看人家小明多乖"
记得有次儿子用洗衣粉做"火山实验",弄得浴室全是泡沫。我强压怒火问他原理,他眼睛发亮地讲起酸碱反应。现在上高中,他化学成绩特别好,常说:"从小爱拆家,幸好妈妈没骂我。"

陪伴了儿子17年,小书虫妈妈告诉你,男孩12岁以后,我们适时闭嘴,是最高级的智慧 !
青春期男孩的妈妈都有同感:以前是话痨,现在是哑巴;以前是跟屁虫,现在躲着你走。
这不是你的错,而是他的大脑正在重组——前额叶发育跟不上激素飙升,导致又冲动又敏感。
这时候妈妈越控制,孩子就越反抗,适当放手反而更亲密!
《变形计》里有个男孩,妈妈越唠叨他玩手机,他越要玩通宵;后来妈妈改成写小纸条:"饿了吗?冰箱有饺子。"反而他开始主动找妈妈聊天。
这个阶段妈妈要做的:
✔️ 把唠叨换成行动(切盘水果比说"多喝水"强)
✔️ 进门前敲门,尊重他的隐私
✔️ 当他愿意开口时,放下手机认真听
这个阶段妈妈千万别做:
❌ 翻日记查手机——相当于宣战
❌ "我都是为了你好!"——道德绑架
❌ 硬碰硬——他激素上头真会离家出走
我嫂子和青春期儿子"休战"的方式很妙:每周约一次奶茶店"非正式会谈",不讲大道理,只聊篮球和游戏。现在儿子上大学了,什么事都愿意和妈妈说。

著名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说过:"对男孩的教育要像放风筝,小时候线要攥紧,长大了要学会慢慢放。"
0-6岁:100%的陪伴和爱护6-12岁:70%的引导+30%的自由12岁+:30%的建议+70%的放手记住:孩子疏远你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你的爱没有随着他的成长而改变。
调整好每个阶段的相处方式,你会发现,那个你以为已经走远的孩子,其实一直都在。他永远会在人生的重要时刻,回头对你说:"妈,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你家儿子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有什么让你暖心或头疼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注明:本文部分观点参考自《养育男孩》、李玫瑾教授育儿理论及真实案例。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帮忙【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父母看到,共同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