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发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全面总结2024年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成果。报告显示,我国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在企业进入市场、要素保障、经营环境、纠纷化解、企业退出等全周期环节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市场准入全面放宽:制度性成本持续降低
报告指出,我国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024年清单事项缩减至117项,较2018年累计压减43项,实现“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外资准入限制同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缩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全面放开,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等领域试点扩大开放,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080家,同比增长9.9%。
企业开办流程持续优化,全国31个省份实现“企业开办一件事”并联办理,四川等地将运输企业开办材料从22份精简至3份,办理时限压减85%;青岛推行“交地即交证”“交易登记纳税一件事”,98%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当日办结。市政服务效率同步提升,上海“拿地建站”模式节省企业接电时长超6个月,全国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覆盖160千瓦及以下用户,2024年为市场主体节省办电投资超600亿元。
要素保障精准发力:破解融资、用工、创新痛点
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成效显著,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累计发放贷款35.1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24.8%;“信易贷”政策归集74项涉企信用信息,5500万家企业通过平台获得融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助力中小企业低成本获取技术,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量同比增长39.1%,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快速审查通道授权专利6500件,支持初创企业加速布局。
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甘肃实现一次性扩岗补助全流程线上办理,全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年提供岗位信息9000万个,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为665万户企业发放资金386亿元。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速,24家数据交易机构启动互认互通,公共数据“1+3”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数据跨境流动评估项目月均受理量下降60%,便利企业“智改数转”。
经营环境持续优化:公平竞争与监管创新并行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增强,2024年全国修改调整政策措施7312件,反垄断执法聚焦民生和平台经济领域,新立案垄断案件21件,罚没款1.19亿元。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秩序规范,安徽“智慧检”系统纠正招标文件不合理限制323个,全国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比达75%。
监管执法方式创新,吉林“涉企行政检查备案”App实现“事前报备、扫码迎检”,全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事项清单达3952项,办理减罚免罚案件超21万件。税费服务便捷化水平提升,新电子税务局实现96%税费事项网上办,“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35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全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6万亿元。
法治保障与退出机制完善:护企安心发展
司法效率显著提升,全国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结案1796.2万件,上海法院数字执行系统破解“查人找物”难题,执行标的到位率超38%。多元解纷机制健全,全国商事调解组织达714家,涉外仲裁案件量同比增长40%,行政复议案件办结量增长95%,90%的涉企争议在诉前化解。
企业退出渠道更加畅通,简易注销程序占比达63.9%,公示时间压缩至20天,广州中院通过合并重整成功挽救10家石化企业,清理债务超3万亿元,盘活资产7902亿元。全国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实现4部门业务联办,普通注销时间最快46天,较改革前缩短24天。
报告强调,下一步我国将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更优环境。正如报告指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国正以制度型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