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的碎碎念:写给即将到来的下半年
窗外的蝉鸣还没响起,花圃里的风车茉莉却先一步开了。洁白的花朵如繁星点缀枝头,散发着淡雅的甜香。
微风拂过,花瓣轻颤,似在低语。那抹清新在空气中弥漫,让人沉醉其中,仿佛提前感受到了夏日将至的浪漫与美好。
我蹲在花盆边给新冒的笋芽松土时,忽然瞥见日历上立夏的标记已被撕去整整四天。手指停在泛黄的纸页上愣了神——原来时间的褶皱里,早已悄悄攒满了半年的光阴。
一个人一个娃的日子细数数,已经过去了七八年。这七八年,有过心酸疲惫,也不乏温暖欢笑。独自带娃的忙碌与不易,只有自己深知。
前些天接孩子放学,校门口飘着柳絮。小姑娘蹦跳着扑进我怀里,裙摆扬起时带起一阵风,我竟发现去年穿着过膝的裙子,今年只勉强盖住膝盖。
原来时间不止在枝头结樱桃,也在孩子的骨节里抽条。回家的路上她数着手指说"妈妈,我暑假要去天文馆看星星",而我心里默默数着,再过两个月,这已是她第六次提同一件事。原来我们对时间的丈量,总在承诺与食言之间磕磕绊绊。
深夜伏案记录些文字时,颈椎又开始隐隐作痛。
电脑右下角的日期像枚倒计时牌,提醒我年初立的flag还斜插在墙角的玻璃瓶里。那些要读三十本书的便签被外卖单压着,说要重拾水彩画的颜料盒落满了灰。
原来中年人的时间总在缝缝补补,补客户临时改的需求,补孩子突然发烧的夜,补父母体检报告上跳动的箭头,补着补着,就把自己的那截线头藏进了皱褶里。
可我还是想在2025年下半年活得舒展些。想学会像晾晒棉被那样抖落时间的尘埃,学着在朝九晚九的夹缝里种些绿萝。
前些日子在菜场遇见卖花的老伯,三轮车上挤挤挨挨的绿萝才五块钱一盆,他说这植物喝清水就能活。我忽然觉得该在书桌上摆一盆,让那些熬夜敲的文字能沾点活气儿。或许明年该多买几盆,让每个堆满杂物的角落都长出喘息的空隙。
要开始练习说"不"了。上周推掉了第三个姐妹淘聚会,窝在沙发陪女儿拼一千块的星空拼图。当那些细碎的星子在我们掌心渐渐连成银河时,忽然明白有些星辰本就不该属于别人的夜空。
2025年的酒局或许会少几场,但孩子眼里的星光会多攒几罐。那些点赞量破万的瞬间固然令人雀跃,可终究比不过此刻掌心相贴的温度。
得重新把纸笔找回来了。今晨在储物间翻出蒙尘的手账本,五年前的樱花标本还夹在四月的那页。当时写下"要带妈妈去鼋头渚看樱花",可后来总被各种事务耽搁。
前几天看见母亲染发膏抹到耳后都没察觉,忽然惊觉有些花期真的不等人。明年要在手账本首页用红笔圈出三个日子:父母的生日,孩子的活动日,还有自己的体检日。
关于工作,想试着让文字转向更温润的角度。前阵子写一篇自媒体文章,正无从下手时,女儿突然凑了过来,举着我刚给她买的铅笔,说要帮妈妈写作。
那条文章意外收到好多留言,说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气。或许明年该少些精致的词语和句式,多留些这样的毛边儿。生活本就是一匹洗褪了色的棉布,何必非要熨烫得笔挺。
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了。上周爬三楼就喘得厉害,这才想起上次完整跳完健身操还是半年前的事。上个月买的运动手环总在深夜提醒"心率异常",而我总拿修改脚本当借口。昨天发现常穿的那条牛仔裤扣不上时,忽然惊觉新陈代谢不会永远宽容。明年要在冰箱贴上写:每周三次瑜伽,就像当年追连载剧那样准时。
最要紧的是学会原谅那些荒废的时光。今早打翻的豆浆在木地板上漫成奇怪的形状,女儿却说像只胖海豚。忽然觉得那些被浪费的、虚度的、错付的光阴,或许都是未来某篇故事的草稿。就像此刻窗台上晒着的陈皮,需要三年光阴才能褪去苦涩,而我们要允许自己慢慢酿出回甘。
暮色爬上书桌时,发现窗外的风车茉莉又落了一地。但新结的花苞鼓鼓的,在晚风里轻轻摇晃。或许2025下半年就该这样过:少盯着枝头凋零的部分,多看看正在酝酿的生机。毕竟时间这株植物,总要谢了旧花,才能长出新芽。
此刻双手有些发凉,颈椎也开始隐隐疼痛,我知道这是在提醒我,该放下手机去喝一杯青青乐松+微通了。你看,连身体都比我们更懂得如何爱护光阴。
——分界线——
|青儿姐的茶语人生|
昨日皆是过往/眼见皆是余生/前半生悦人/后半生悦己
一个爱传统文化、爱喝养生茶、爱吐槽、爱八卦的路人甲
欢迎关注,下期见
特别支持:青青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