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昂·维特斯:一个放荡不羁又要强的矛盾青年

Wayne说个球 5年前 (2020-10-30) 阅读数 29 #体育

1999年,美国费城,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正开心的牵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的准备回家,他们迈入了那个每次回家都必经的公园,突然安静的公园,传来砰砰砰的枪声,对于这对生活在费城贫民窟的母子而言这声音并不陌生,但是这次的枪声好像离得特别近,母亲赶紧摁下小男孩的头开始逃跑,激烈的枪声仍在不停的想着,呼啸而过的子弹,仿佛贴着头皮而过,这是一场两个黑帮的枪战,而处于交战中心的这对母子,成了两边黑帮的追赶对象,终于这对母子逃出了公园来到了大街上,猖狂的黑帮面对人来人往的街道终是停下了脚步,街道上小男孩已经被吓傻了,母亲紧紧的抱着小男孩哭成了泪人。这,就是迪昂·维特斯的童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子弹击中,离开这个世界。

1991出生的维特斯,和很多NBA球星一样,一出生就没有感受过父爱,老迪昂维特斯是费城街头一名混混,在维特斯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锒铛入狱,八岁时刚迎来老维特斯出狱没多久,老维特斯又在街头被枪击。单亲家庭的维特斯,每天感受到母亲的不容易的养育着他和弟弟,所以从十分懂事,十二岁时,维特斯母亲也在街头受到了枪击,万幸的是没有命中致命部位,最终活了下来,但是在维特斯心中要离开这个地方的信念越来越强,他已经受够了每天都活在提心吊胆的恐惧里,和很多黑人小孩一样,维特斯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篮球,但是和其他小孩仅仅把篮球当成一个游戏不一样,维特斯知道篮球可以带他走出这个混乱暴力的地方。在很小的时候,维特斯就非常刻苦的练习篮球,深夜费城街头的篮球场,当人群散去时,维特斯依然在不知疲倦的打球,甚至有些时候练累了,维特斯直接在场边的长椅上睡觉,慢慢的维特斯在费城街头打出了名气,维特斯开始和很多比自己大的球员打球,在场上的维特斯十分拼命,这样的维特斯还受到了同样热爱篮球黑帮大佬贾丁的青睐,贾丁说过“当这小子在我对面时,我总感觉他想把我的头拧下来”,于是贾丁总是邀请维特斯和他组队,维特斯在贾丁的照顾下,也有了自己的空间。其实后来进入NBA后维特斯种种行为,都和他的童年有很大的关系,毕竟从小在充满枪战,黑帮的费城街头,很少有人能不被影响。

费城街头的篮球名声,让维特斯在还没打高中比赛时,就收到了雪城大学的邀请,但是在高中四年里,维特斯又经历了表哥和好友被枪击离世,这让维特斯更加迫不及待想进入大学,打出优异的表现,然后进入NBA带领自己的亲人朋友离开这片混乱之地。但是来到雪城大学的第一年,维特斯并没有受到重用,他场均只获得了16.3分钟的出场时间,场均6.6分和1.5次助攻,维特斯的心里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本来踌躇满志的他却没有得到太多的机会。大一结束后维特斯回到了费城,母亲看出了他的失意,鼓励他继续变得更好,于是维特斯在母亲的鼓励下开始疯狂训练,心态上也做了很多的调整。当第二年回到球队时,教练仍然安排维特斯做第六人,这次维特斯没有再抱怨,他把握每一次机会,场均砍下了12.6分比上赛季增长了近一倍,并且还可以贡献1.8次抢断,当八强赛雪城大学最终不敌俄亥俄州大出局时,雪城大学主教练鲍汉姆深情的拥抱着维特斯“孩子,你可以去NBA了,去新的起点创造属于你的精彩”。

2012年,维特斯宣布参加选秀,虽然在大学的第二赛季维特斯表现抢眼,但是那年有着戴维斯,比尔,利拉德,德拉蒙德等一众优秀球员的参加,维特斯的选秀顺位在预计中并不高,但是时任骑士队总经理的格兰特却对维特斯情有独钟,骑士当时拥有四号签和二十四顺位签,骑士原本的打算是在四号签签下另一名优秀的分位比尔,用24号签捡漏维特斯,但是当时拥有探花签的奇才队对比尔志在必得,而拥有第八顺位的猛龙对于维特斯也情有独钟,格兰特索性心一横决定在第四顺位选下维特斯。维特斯在接到格兰特的电话后,他知道自己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取消了接下来所有的球队试训,他回到了家乡费城,他开始和朋友家人开始狂欢,在街头给排队的小球迷签名,他和身边的人都等待着成功那一刻。

两个月以后,和朋友狂欢了两个月的维特斯出现在了骑士的场馆内,开始备战夏季联赛,当维特斯换好训练服站在球场上时,看着他走样的身材,缓慢的步伐,骑士管理层皱起眉头,但万幸的是毕竟维特斯还年轻,一个月的训练终于让维特斯恢复了原样。在新秀赛季维特斯打出了不错的表现,场均砍下14.7分,这比他在大学的表现更加优异,但是进入NBA已经有点飘飘然的维特斯,在新秀赛季过得并不开心,因为球队还有一位在他人看来比他更有天赋的少年,凯里欧文。其实维特斯和欧文是多年的老友,在进入骑士之前维特斯就已和欧文熟识,当维特斯来骑士时,欧文在欢迎维特斯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是在场上两人都是年轻气盛的年轻人,欧文的打法更是要占据着大部分的球权,而要强的维特斯也逐渐的开始不满,不满欧文在大部分时间的单打独斗,更不满球队让欧文首发,而自己替补,多年的执念又回来了,在大学他就是替补,第四顺位进入NBA后还是替补,但是维特斯的成长环境又决定了他的性格偏执古怪,他上场时开始不执行教练战术,痴迷于单打,疯狂的想要证明自己,于是他和欧文两位球星在场上开始明争暗斗,这也导致了骑士的战绩在那两年一直联盟垫底。终于球场上的矛盾延伸到了更衣室,当时还传出两位曾经的好友在更衣室大打出手,传闻可能有待考证,但两位球星的矛盾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2014年夏天,曾经的克利夫兰王者詹姆斯宣布重回骑士,还带来了凯文乐福,这让维斯特更加的不爽,他的发挥空间被进一步的压缩,他也越来越执迷个人单打,在场上浪投,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发表自己应该成为首发的言论,但是这在詹姆斯的球队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2015年维特斯不出意外的被交易到了雷霆。被交易到雷霆的维特斯却又再次的经历了亲人离世的痛苦,年仅21岁的弟弟在费城街头再次惨遭枪杀,弟弟的离世让维特斯悲伤不已,也让维特斯变得成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雷霆队,队内依然有着两位超级巨星杜兰特和维斯布鲁克,这次的维特斯没有在抱怨,就像大学二年级那样,他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角色,他想好好打球了,在雷霆的第一个赛季,场均得到30.3分钟的出场时间,砍下12.7分,为雷霆第二阵容提供了火力支持。在合同到期后,雷霆队先是给维特斯开出了680万美元的资质报价,在雷霆度过不错的两个赛季的维特斯也表示愿意续约,没想到的是随着核心球员杜兰特的离开,雷霆也撤回了对维特斯的报价,让维特斯气愤不已,最后只得已两年600万签约热火。

16-17赛季的热火,随着韦德的离开,波什的退役,维特斯终于来到了一只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的球队,在第一个赛季,维特斯场均就砍下15.8分,让人最印象深刻的是维特斯背靠背砍下30+,并且绝杀了当时不可一世的勇士队,在热火打了一个赛季优秀表现的维特斯,终于收获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大合同,帕特莱利为这位年轻人提供了4年5200万的大合同。获得大合同的维特斯却在接下来的赛季接连受到了伤病的影响,在17-18赛季总共就打了30场比赛,而且维特斯又开始犯起了老毛病,他又开始变得狂妄自我,在18-19赛季揭幕战中,维特斯就和球队冠军教头斯波在场上争吵,又在社交平台嘲讽了自己的教练,被球队禁赛1场,在球队训练中狂喷表现比自己优秀的泰勒希罗,又在社交媒体上点赞热火交易自己的消息,这让球队对这些行为感到愤怒,最让球队无法容忍的是维特斯在跟随球队出征的飞机上,竟然食用了大量含有THC成分的软糖,(THC为大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让维特斯直接被禁赛了十场,这一触碰联盟底线的行为也让很多人认为维特斯的NBA生涯可能要到头了。随着和热火矛盾日益增大,热火终于无法忍受将其交易去了灰熊,灰熊得到维特斯之后立即将其裁掉。

2020年3月6日,一直在自由市场寻找夺冠拼图的湖人队,给了维特斯一次试训的机会,试训中从伤病中恢复出的维特斯不仅展现出了不错的实力,还和湖人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己对自己再热火一系列行为的后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湖人队以一份底薪签下了维特斯。来到湖人的维特斯,也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在复赛之前与奇才队的热身赛表现出色,砍下了18分、3个篮板、6个助攻,虽然在季后赛中维特斯几乎没有得到出场机会,但是维特斯在枯燥的园区内的表现还是可以看出他的改变,即使没有上场机会,他也在场下卖力为队友加油呐喊,最终跟随湖人队夺得了总冠军。

维特斯虽然在职业生涯有着许多离谱的行为,但是一个从小经历在枪战黑帮环境下成长的球员,很多行为值得大家的理解,或者是从小父爱的缺失,亲朋好友好友的离世才造就维斯特偏执,自卑又自大的这样矛盾的性格,其实维斯特内心还是个温暖的大男孩,他的内心没有来自街头的戾气,反而充满着感恩和温暖。当年用第四顺位选中他的骑士总经理格兰特被裁之时,维特斯是唯一一个站出来像他道歉的人“或许我打的好一点,他就不会被裁了”;在骑士队不满自己的地位,被交易离队的时候,依然对詹姆斯表达了尊敬和感谢,“詹姆斯教会了我很多,他告诉了我球场上牺牲与成功的关系”;当自己的亲弟弟被枪杀时,他没有像街头疯狂的想复仇,而是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最好的复仇就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愿意竭尽全力去这样做”;即使在和热火闹得不可开交,被热火放弃之后,维特斯依然对曾经把自己带到迈阿密并给了自己职业生涯最大机会的帕特莱利表示了尊敬“我对帕特-莱利和米奇-阿里森仍然保有敬意,不能因为一些事忘记他们曾经对我的好”。

如今的维特斯在湖人又得到了一个机会,这是他人生中不知道多少次的低谷然后又爬起,又狂妄的倒下然后又爬起,维特斯今年才28岁,正是球员的当打之年,凭借今年在湖人的表现,或许他还可以再获得一份合同,希望这次的他能够继续把握机会,同时也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和心态,祝福这位从贫民窟走出来的球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Wayne说个球

Wayne说个球

一个说球事,不说球话的资深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