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游戏实况主,我为什么选了TS-464C2做NAS?

波导终结者 4天前 阅读数 0 #游戏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最近有几位小伙伴来咨询NAS的事情,在问答网站上也被推送到过一些相关问题,也在各大问答社区看到很多误区。正好这阵子我游戏实况录得比较多,多个平台上传需求又各不相同,为了避免越搞越复杂,于是重新优化了一下流程,梳理了工作流,也入手了一台 QNAP 威联通 TS-464C2。今天这篇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台 NAS 的使用体验和优化思路。

▶ 选择 TS-464C2: 用户友好的相应性型号

设备方面,我添置的威联通TS-464C2,也是最近几年的热门型号,网上大神的各种教程非常多,可以少走不少弯路。我过去旧的轻 NAS 是全机械硬盘构成的,但越来越觉得素材处理太繁琐,无法应对我当下的视频创作需求。TS-464C2 支持升级内存,并有2个 M.2 NVMe SSD 插槽,硬件扩展能力非常合我心意,直击我的核心需求。

▶ 多规格上传 + 多平台分发视频:NAS 是规划中心

我目前最大的应用是存储自己录制的游戏解说视频,1小时的视频大概在2G左右。像最近在冲的百日战纪最终防卫学园,全成就肯定得大几百G。

然而,因为我同时传了多个视频站,家里的宽带上传速度远远跟不上,于是就变成得分类上传。录制的原始MKV文件第一时间上传B站,而其他站点对于MKV的支持较差,我又得重封装一份MP4每天上传一段。最近又有其他视频站邀请入驻,坑的是他们对视频的要求是30分钟以内,于是我又得切成30分钟内的视频做同步分发。

所以我需要一台既能胜任“冷数据存储”,又能高效处理“热数据交换”的设备。上传需求多样,导致剪辑、封装和分发流程非常复杂——这也正是我选择部署 NAS 的原因。

这种使用需求下,我既需要把录完的视频归档冷备份,又需要有规律地进行视频重封装的热数据交换。TS-464C2 支持高速缓存和 Qtier 分层存储,两者不可同时启用。我选择了 SSD 高速缓存模式,目前对于同步和转码效率的需求更关键。

高速缓存方案下,SSD做为高速读写(也可单独设置读或写)缓存,为存储池所用,于是我可以直接把NAS的存储池做为工作目录使用,而不必来回手动搬。出于数据安全考虑,官方建议做为写入高速缓存时,也应当使用受保护的RAID类型,2盘位的M.2就是建RAID1了。我测试截图的时候只插了一条,实测确认之后也是能用,但基于数据安全考虑我也是建议正式运用的时候组RAID再上。

当然,威联通还有独家的Qtier功能,也是很好用。如果你平常的数据读写模式更随机,Qtier 也是很优秀的选择。它能自动将高频访问的数据迁移至 SSD,低频访问数据则放入机械硬盘,整体效率与空间利用兼得。

它跟高速缓存的区别,是Qtier也把SSD做为存储空间使用,而非高速缓存的【仅加速】,所以两者只能选其一。Qtier方案里,NAS系统会自动把经常访问的数据放在SSD,然后把不经常访问的冷数据放到机械硬盘里,对于热数据不规律的用户,这一功能更为实用,也可以获得更大的存储空间。

由于我的录像重封装基本只有一次,实测高速缓存会比Qtier效果更好,因为Qtier需要一定频次的使用,然后被判定为热数据,才会移进固态硬盘里进行加速。但每个人需求不同,如果你的数据是在一个大池子里随机使用,交给Qtier自动管理即可。机械硬盘无论是顺序读写还是多线程,性能跟固态硬盘都有很大的差距,我用OBS重封装时,软件默认是放在同个目录下,也即会进行同盘的同时读写。

我把 SSD 设置为写入缓存,NAS存储池直接作为工作目录使用,并通过 RAID1 保障数据安全。同一批视频,使用机械硬盘 OBS 重封装需 17 分钟,在连接 NAS 后只需 92 秒,性能提升非常明显。这里我用自己写的重封装脚本来具体量化一下速度,完全一样的ffmpeg版本、脚本、源,在原来的机械硬盘方案里速度仅有124x,而在TS-464C2高速缓存里直接重封装,能达到1210x的速度。

▶ 数据安全为前提:牢记 3-2-1 原则

而说到数据安全,我是深有体会,也吃过不少的亏。我亲身经历过数据丢失的惨痛教训:网盘和合作平台都曾在未通知的情况下和谐文件甚至是直接关闭,大量珍贵视频源从此丢失。所以对于数据存储,我的第一原则就是:重要数据,自己必须持有最终版本在本地。

首先,数据安全依赖于备份,3-2-1原则已经被说烂了。很多人觉得异地灾备没用,那是你没遇到,前几年有位河北的网友家里被水淹了,NAS和里面的盘都难逃大劫,这种情况下没有异地灾备,就算本地做了100个备份又有什么用?其次,网盘是120%不靠谱的,上下行速度暂且不提,存里面的文件是可以无条件、无声无息被和谐的,到你急用的时候拿不出来,申诉无用更无法恢复的时候,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更别提网盘或平台跑路、倒闭、强行关闭而不够时间把里面的资料取出来的事情了,我亲身经历过数次,损失了几十部游戏的直播录制源,太惨了。重要数据,永远要握在自己手中!

▶ 内网直连:数据交换效率翻倍

其实威联通的NAS有更多好用的功能,但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进阶以上的玩家来使用。拆机加内存和固态就不说了,TS-464C2 的双网口更可以让我主机和 NAS 直连,大大减少对中间设备的依赖,提高视频素材的传输效率。

就拿我自己的实际使用来说,路由器只有4个有线网口,随着设备的增加肯定是慢慢不够用的。能换成无线的换无线,但是主力NAS和剪辑机肯定是得接网线。威联通TS-464C2的XX功能,可以把NAS接到路由器上,再把PC通过网线接到NAS的另一个网口上,共享网络资源。这样既可以解决路由器网口不够的问题,更是可以绕过性能一般的路由,直接实现NAS和PC之间的数据交换,效率更高。设置起来也非常方便,管理界面找到网络与虚拟交换机,左下角点出高级,左边就有虚拟交换机的选项。

具体每个人的使用逻辑不同,这里我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用法。步骤2,设置虚拟交换机的MAC地址,也就是你的NAS接上级路由器的那个网口;步骤3,设置虚拟交换机的IP,我是使用的手动指定静态IP,因为有时候偷懒会直接输IP地址进行SMB访问,如果你不知道这是啥意思,用默认的动态IP也可以,访问使用官方的Qfinder就行;步骤4,设置虚拟交换机的各项属性,其实就跟你平常设置路由或者交换机类似的逻辑,网关、DHCP池、DNS填一下,全默认一般也没问题;最后一步检查一下,如果没问题就点“应用”,设置错了再回头重新来一遍也完全没事。然后电脑上看看网卡设置,一般就没问题了。

我的电脑和威联通 TS-464C2都是2.5G有线网口,内部交换数据起来非常快,能提高不少工作效率。直接从本地仓库盘把老素材拷进NAS都有将近200MB/s的速度,已经接近硬盘极限,固态互拷的话更是能轻松飙到200多。

▶ 应用扩展强大:不仅仅是存储

TS-464C2 内置 App Center 提供大量实用工具,如 File Station、Qsirch、Qfile Pro、QuMagie、Notes Station 等,几乎覆盖常规生产力所需。

再配合 Container Station,就可以搭建 Jellyfin + rclone + Aria2 + Tailscale 等服务,构建完整私有内容发布 + 网络同步 + 下载中心架构,实现了对传统网盘与外部平台的完全替代。

如果还需要更深度的自定制,TS-464C2一样可以胜任,它搭载N5095的处理器,支持H265的编解码,支持最大8x2的内存扩展,实际上更接近于一台工作站了。我甚至在开发工具分类里,看到了Python,JRE,PHP等工具。

另外,因为最近刚入手了Mac,我还发现这种NAS在不同系统之间交换数据非常方便,Windows,Mac,iOS,安卓等,互相导来导去很好用。以前网上流传过的什么发微信,发网盘,原理其实一样的,那既然自己能搭个服务器,又何必去依赖那些软件呢。

TS-464C2 对于我这种视频创作者来说,三个词概括:

快:转码和封装效率提升十倍以上;

便:系统配置友好,轻松上手;

稳:数据安全性高,传输速度快,灵活性强。

最近一段时间在冲百日战纪,流程长得吓人,先把录像存储这个基础刚需搞定了,后续把玩点什么不一样的,再跟大家分享。如果你也是内容创作者、剪辑师、播主,建议尽早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数据中枢,告别手拷硬盘、依赖云端、资料易丢的旧时代。

感谢大家的观看,点赞和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波导终结者

波导终结者

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