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老板借领养名义烹食狗肉

拆书 2天前 阅读数 7 #教育

当"爱心领养"的招牌变成屠宰场的入场券,我们还能相信人性的底线在哪里?近日,沈阳市沈北新区一家粮油批发超市被曝出惊人黑幕——店主以免费领养流浪狗为名,实则将狗狗残忍杀害并烹制成狗肉制品出售。这场披着道德外衣的黑色交易,不仅践踏了生命尊严,更将公众的善意碾作利益车轮下的尘埃。伪善面具下的血腥产业链

事件始于网友曝光的聊天记录和视频证据。店主先在社交平台发布"免费领养流浪狗"的信息,吸引爱心人士将狗狗送上门。令人发指的是,这些被"领养"的狗狗很快出现在店主的另一个账号中——变成了货架上的"秘制狗肉"熟食。这种"前端收养+后端宰杀"的模式,完美规避了传统狗肉贩子的收狗成本,堪称商业模式的"创新",只不过创新的代价是无辜生命。

更讽刺的是,当舆论发酵后,涉事店铺火速将社交账号设为私密状态,仿佛按下删除键就能抹去血渍。沈阳市沈北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已收到多起投诉,正在核实处理。而当地警方也证实此事属实,正在研讨处置方案。

监管缺失下的灰色地带

这起事件暴露出我国在动物保护领域的诸多漏洞。首先,我国至今未出台食用狗肉的检疫标准,导致市场上绝大多数狗肉未经检疫。更令人担忧的是,动物检疫实行"报检制",全凭商家自觉,这种制度设计无异于让小偷自己决定是否投案。

类似事件并非孤例。2011年,沈阳西塔地区就存在活狗屠宰市场,犬只来源不明,病狗肆虐却仍流向餐桌。天津某黑作坊甚至给狗肉注水,年宰杀量超2500只,现场惨叫声令居民不堪其扰。2015年津南区当街杀狗的摊贩,仅被责令整改,违法成本之低令人咋舌。

道德沦丧与利益驱动的恶性循环

这起事件折射出一条畸形利益链:首先利用公众同情心获取免费狗源,省去收狗成本;其次通过短视频营造"现杀新鲜"假象,吸引猎奇食客;最后钻营灰色监管地带,平台对血腥内容审核滞后,变相助推黑色产业。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模式已经催生专业分工——有商贩专攻"三步倒"毒狗。而当街宰杀的血腥场面,不仅威胁食品安全,更荼毒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有孩子目睹后夜夜噩梦,这种心理创伤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深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拆书

拆书

每天拆解一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