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与人竞争内卷,成绩反倒易走下坡路

兮猫 4天前 阅读数 7 #推荐

在大学校园里,当你察觉到自己比身旁同学投入了更多精力时,这种感觉究竟能否为你带来助力呢?一项刊载于《当代教育心理学(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的研究揭示,答案或许是否定的——特别是对于女生而言。

越是与人竞争内卷,成绩反倒易走下坡路

研究人员通过对690名修读大学化学入门课程的学生展开追踪调查,发现学生所感知到的努力可细分为两类:其一为自我参照式的努力,也就是“我相当努力”;其二是与他人相较的努力,即“我比他人更为努力”。

研究结果显示,对这两种努力的认知,不仅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大相径庭,还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性别差异。

女生受影响更为显著

在学习进程中,女生越是觉得自己付出了诸多努力,她们对自身科学能力的认同感就越高,成绩也会随之提升。

这种正向反馈促使女生能够在难度颇高的STEM课程(涵盖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里逐步树立信心,真切体会到自身的努力的确能够换来收获。

然而,一旦学生将注意力聚焦于与他人的比较,情形便会“逆转”。当学生感觉自己比周围同学更为用功时,无论男女,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科学能力欠佳。

这种负面认知还会波及他们的成绩,女生尤其容易因此陷入恶性循环:觉得自己越努力,成绩却依旧落后,进而愈发怀疑自身能力,最终进一步影响后续的表现。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学期伊始,女生更易于将自己与他人的努力程度进行对比,并由此降低对自身科学能力的评价;而男生则是在学期的中后段才出现较为明显的负面效应。

这或许是因为女生更倾向于把个人努力程度的高低解读为能力欠缺的体现,而男生则更有可能将其归结于外部因素或者任务的难度。

努力的真正价值何在

该研究最后提议,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当鼓励学生将关注点置于自身的努力与成长,而非与同学进行横向对比。

尤其是在基础科学课程方面,大学应当助力学生领会努力的真正意义,让他们明白付出努力是迈向成功的关键路径,而非能力不足的表征。这不仅能够提升男女学生对科学的自我认同,更有助于他们在竞争激烈的STEM领域持续取得成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兮猫

兮猫

趣猫俏皮可爱,爱耍宝搞怪,为生活添多彩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