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差劲的皇帝排名是谁?大明十六帝,朱祁镇第一崇祯帝第五

学社书香 5天前 阅读数 304 #推荐

在紫禁城奉先殿的青铜香炉前,明朝十六位皇帝共同浇筑了276年大明帝国基业。

当我们拨开"洪武之治"和"永乐盛世"的历史画卷,被《明史》笔墨刻意遮蔽的治理溃败。

恰似明孝陵神道石像生断裂的基座,暴露出绝对皇权最致命的结构缺陷。

如果把大明十六帝,由低到高客观排序!明朝最差劲的皇帝应该怎么排名呢?

倒数第一的、肯定是大明“战神朱祁镇”瓦剌留学生。他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自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惜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无能且自私。

宠幸大太监王振,凭一己之力以《土木堡之战》把朱元璋和朱棣两代人留给他的“仁宣之治”彻底断送。

陪伴他御驾亲征的开国勋贵文臣武将,和重型装甲集团军全部被瓦剌也先歼灭。

如果这一次的失败是年少轻狂被人利用!可南宫夺门复位后的表现更是差到了极致。忘恩负义杀掉《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残害手足、间接害死了力挽狂澜的弟弟朱祁钰。

朱祁钰还给他的是一个稳定的大明帝国!可朱祁镇留给他儿子的却是一个流民遍地、四方入侵的烂摊子。幸亏朱祁镇只活了38岁,也幸亏他的儿孙都很给力!要不然大明帝国的灭亡恐怕要提前200年。

朱祁镇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就是废除了皇室“殉葬制度”!但作为一个皇帝来说却一无是处。

更加讽讽刺的是,朱祁镇是明朝最为垃圾的皇帝,死后却被冠以“明英宗”的谥号。

第十五名、万历帝明神宗朱翊钧。他是明朝第13位皇帝,年号万历,初登皇位时也曾想励精图治,可惜心智不坚。

张居正死后,文官集团的丑恶嘴脸逐渐暴露。朱翊钧明明有着足够的成长时间,以对抗国本之争!但他却选择逃避将近30年不上朝,导致明朝官僚系统瘫痪。

他还大搞误国误民的矿税制度,聚敛天下民财。万历年间,朝廷虽然混乱!但明代的文化和经济却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资本萌芽开始出现,对外的万历三大征也全部获胜,打出了明朝的国威。

然而这一切也多亏了一代名相张居正,给他留下了足够丰厚的家底,让明朝成功续命几十年。可惜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外部后金女真人崛起!开启了大明的毁灭之路。其实到了这个阶段,大明朝就已经离灭亡不远了。朱翊钧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昏君,但明朝却实亡于万历。

第十四名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我们读历史所熟知的嘉靖道长。他是明朝的第11位皇帝,在位期间大明人才集中爆发,众多能臣良将粉墨登场。而他本人也是一个绝对的政治天才,但嘉靖帝一朝却被他治理得一塌糊涂。

蒙古部落包围北京、几十个倭寇就能横行无忌打到南京!财政连续亏空几十年,眼看就要到了亡国的边缘。

更重要的是以他的聪明才智,肯定也能看出危机。他的一系列骚操作加速大明王朝的灭亡,但他却丝毫不在乎!只管自己享乐。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在他眼里一文不值!

总之一句话,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嘉靖帝绝对是个卑劣自私到了极致的人。若不是他的儿子还不错,又出了一个能臣张居正!大明王朝几乎就要到头了。

第十三名明惠宗朱允炆、他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原本建文帝是最有希望清除朱元璋留下的制度弊病,让大明王朝更上一个台阶。

可惜却把一手好牌打个稀烂,志大才疏、又沽名钓誉、亲手将爷爷朱元璋留给他的大好江山拱手让给了燕王朱棣。

第十二名明思宗朱由检、他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17岁时,从兄长手中接过积重难返的大明王朝。励精图治、勤勤恳恳、可最后还是成了亡国之君!自缢煤山时年仅33岁。

给向来硬气的大明王朝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给了大明最后的体面。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然崇祯即位时,大明帝国已经走向了亡国的道路,但也并非无药可救。

崇祯上位之时,明朝政令还可以下达全国!朝廷还握有十几万效忠的明军。没有藩镇割据,也没有全国性的农民起义。

从某个方面说,正是崇祯17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奋斗,才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但对于一个自幼没有受过帝王之学的少年,我们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崇祯帝的头上。

如果他生在嘉靖之前,或许能够成为一个中兴之主。可面对明末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以及200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崇祯的能力,亡国是必然的结局。

第十一名明熹宗朱由校、他是明朝的第15位皇帝。万历朝爆发的两大问题,在天启年间全面展开。

朱由校看似不务正业,躲在后宫做木匠!但却利用宦官制衡朝堂,向自私虚伪的东林党挥下屠刀。

但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魏忠贤虽然是一把打击文官集团的利刃!但同时也是一条反噬主人的恶犬。

在制衡东林民党的同时,也残害了许多忠臣良将!比如镇守辽东的熊廷弼,便是死于魏忠贤的谗言之下。

第十名明光宗朱常洛、他是明朝的第14位皇帝。万历的儿子,天启和崇祯帝的老爹。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皇帝,却在一个的皇帝生涯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明君气度。

泰昌帝上位之后,就废除了万历年间征收的矿税!并两次给边关将士发放军饷。

任命各部所缺官员,大明朝廷颇有振兴的局面。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在太昌元年死于扑朔迷离的红丸案!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第九名明穆宗朱载垕、他是明朝的第12位皇帝。本人表现平平,却能够任用贤才。把朝政都放手交给高拱、张居正这样的能臣治理。

明朝在经历了嘉靖帝几十年挥霍之后,在他手中开始逐渐好转,为后来张居正的改革打下基础。

在戚继光肃清倭寇之后,便解开了海禁!结束了明朝的“闭关锁国”。开始与世界接轨,史称”隆庆开关”。

但可惜的是,隆庆帝太过好色,在位仅仅六年就把自己折腾死了。

如果隆庆皇帝他能够好好爱惜身体,多活个十年八年工业革命会提前到来!明朝或许就不会在他儿子万历帝手上急转直下。

第八名明武宗朱厚照、他是明朝的第10位皇帝。也就是以豹房而闻名于后世的正德皇帝。

但我个人认为:豹房不过是正德帝的一点兴趣爱好!却被满清修的《明史》抹黑的体无完肤。

相比后世某人用军费建造圆明园,正德皇帝不过是建了一个小型的动物园而已。

朱厚照虽然贪玩,却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皇帝。他不会像历史上的昏君,为了自己的喜好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

虽然任用刘瑾等宦官,但这也是为了朝堂的政治平衡,明朝在他的手上基本安稳。

他还御驾亲征平定战乱,收复大明失地。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丰功伟绩,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位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正德一朝诞生出了华夏的第二位圣人王阳明。

直到今天,阳明心学还影响着国内外很多人,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第七名明代宗朱祁钰、他是明朝的第7位皇帝。哥哥朱祁镇成为瓦剌留学生以后,朱祁钰在国家危难时继位皇帝。任用于谦等名臣,打赢《北京保卫战》力挽狂澜保住了大明江山。

朱祁钰执政时间虽然很短,但能选贤举能恢复国力,让大明帝国从《土木堡之变》战败的阴影中很快恢复了元气。

朱祁钰绝对算是一个明君,可惜太过妇人之仁!缺乏毒辣的政治手腕。正因如此,他也是明朝一代最为可悲的皇帝。

景泰帝朱祁钰接手的是一个动荡的大明帝国,被哥哥朱祁镇夺走的却是一片平稳的江山!《土木堡之战》连力挽狂澜的名声,也都留给了贤臣于谦。

第六名明仁宗朱高炽、他是明朝的第4位皇帝也是朱棣的长子。朱棣起兵造反时,身为燕王世子的朱高炽负责镇守北平,仅以万人就将李景隆龙的50万大军抵挡在北平城下。全赖朱高炽的指挥调度,才为父亲朱棣稳定了后方。

朱棣五征漠北时,身为太子的朱高炽监国十余年,战战兢兢又兢兢业业功劳甚大。

成为皇帝之后,更是施行了一系列的仁政,提拔了一大批能臣干吏。还释放了建文帝旧党、整顿明军队、改革科举制度、鼓励农业发展。

可惜寿命太短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施展空间太小。但也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朱高炽在位之时停止了郑和下西洋!开启了长达100多年的海禁。

第五名明孝宗朱佑樘、他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堪称明朝版的宋仁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明朝再度中兴。

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是明代历史上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之一。堪称古代最完美的守成之君。所以,后世称其为“弘治中兴”。

他也是中国古代最有人情味的皇帝。朱佑樘、张皇后、朱厚照之间充满了烟火气!像极了寻常百姓的一家三口,受到文人的普遍赞美。

单论他的丰功伟绩,未必比得上他的父亲朱见深!但好在他有自知之明从来不瞎折腾。这也证明了在华夏历史上,只要统治者们不乱来,国家一般都会发展得很好。

第四名明宣宗朱瞻基、他是明朝的第5位皇帝。虽然爱斗蛐蛐被不少人诟病,但也掩饰不了他的功绩。

宣德皇帝在位励精图治,大明朝的文治在他手中达到巅峰!开创“仁宣之治”让他短命的老爹也跟着一起沾光。

但在武功上却表现一般,明朝一些边境地区从他开始收缩地盘!宦官制度也是从他开始。当然明代的宦官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其实都是皇帝用来制衡文官集团的鹰犬。无论士大夫跳得再高,处理起来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第三名明宪宗朱见深、声名不显但功绩过硬的鹰派帝王。从他老爹朱祁镇手里接过大明的烂摊子,即位时内有流民四起、外有异族犯边。

朱见深对内安抚荆襄百万流民,对外四方出击收复故土!为于谦和叔叔朱祁钰平反。

内用贤臣、外用良将、大名鼎鼎的成化犁廷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成化帝朱见深是实打实的大明“中兴之主”。

第二名明太宗朱棣、唯一一个在大一统王朝藩王起兵造反的成功者。五征漠北、七下西洋瞭望世界、万国来朝、收复越南、编撰《永乐大典》。

明朝的文治武功在他手中达到鼎盛,开疆扩土疆域也是明朝最大的皇帝。迁都北京稳定北方,造就了今日繁华的北京城。

但也同时减慢了明朝向南方扩张发展的步伐,不论如何在历代封建帝王当中,明成祖朱棣都可以稳稳地排到前十位。

第一名明太祖朱元璋、草莽出身平定天下恢复百年之江南。

200年之中原、400年之烟云十六州、600年之陇西。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开拓发展大西南,使云贵川地区彻底与汉地融为一体。

朱元璋杀伐虽然充满争议,但谁也不敢否认他是千年一遇的雄才大略之君主。

朱元璋开创盛世、奠定国基被誉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学社书香

学社书香

丨小说丨影视丨历史丨解读丨关注丨博主丨追剧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