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女教师自述:广西高级评审一次过,育人工作很重要!

校傲嗷江湖 4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我是林叶。

我是教了24年小学数学的一线老师,也是一路从二级教师摸爬滚打上来的正高。

新职称评审条件出台大半年了,文件上写从2025年1月1日执行,在没有最新文件时,按此为准,不少老师私聊我并感慨:“原来班主任熬满3年就行,现在咋又加码了?”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心里话——评职称的“育人关”,其实就藏在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细节里。

一、别再把“班主任3年”当终点,它只是起点

过去,班主任工作满3年似乎就能“交差”,但新政策明确要求:“形成良好班风、学风,有成功育人案例”。

这让我想起带过的一个“刺头班”。班里有个孩子总爱插队,我在教“第几”这一课时,特意设计排队游戏,让全班讨论“规则的意义”。后来,他成了班级纪律委员,还主动设计了一张“文明排队积分表”。你看,育人不是熬时间,而是把问题变成教育的契机。

当班主任时,平时应随手记录班级管理中的“小故事”,比如一次班会、一个矛盾的解决过程。

毕竟,荣誉证书(优秀班主任、红旗中队等)是“小果”,职称评审过关是“大果”,日常的育人细节才是“根”。“根”好了,“果”才能结出来。

二、“五育并举”不是口号,是数学课上的“隐形翅膀”

新政策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有老师问我:“数学课怎么搞德育?”

其实,课本里处处是宝藏。比如“你知道吗”栏目中的算筹、圆周率,我会带孩子们动手做算盘,讲讲祖冲之的故事;教“对称图形”时,让他们观察窗花、剪纸中的数学美。甚至一道应用题——“村上修路需要多少砖块?”也能渗透“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

作为一线有教学任务的老师,应该明确两点,德育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

显性德育嘛,直接关联学科知识点,比如数学史、科学家精神。

而隐性德育,则在教学中遇到排队问题教规则、统计图表分析环保数据……生活处处是课堂。

三、家访不是“拍照打卡”,是走进孩子的“另一面”

新规把家访明晃晃写进职称评审,但我一直反对为了“留痕”而摆拍!

记得有一次家访,发现一个总迟到的孩子,每天要先给瘫痪的奶奶喂饭。后来,我和家长商量调整作息,还在班里开展了“时间管理小能手”活动。这份真诚,远比一张合影更有分量。

班主任的“家访”,其实是走进学生生活、走近学生内心非常好的一个契机。

家访前先“备课”,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准备沟通提纲。家访后“复盘”,记录孩子的闪光点、家庭的实际需求,后续跟进措施。

想起我教过最调皮、最个性,成绩最差的班就在当年支教时遇到的六(2)班,而让学生迅速喜欢我、喜欢数学课,我觉得超有效的方法就是家访,几乎每周末我的时间都用在家访上。

家访后,才明白六年级的孩子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直接打架”而从不告知老师 ,才能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承担的种种重任,走近他们才会喜欢他们,爱他们!

他们那么与众不同,而我,每天都会写教育日记,记录他们的点滴进步及自己的感动,是他们,让我教育教学的平淡画布涂满了绚丽与斑斓!

四、“课程思政”不难,难的是“润物细无声”

有老师觉得“思政”是语文老师的任务,其实数学课也能“立德树人”。比如教“多位数乘法”时,我让学生计算“一带一路”中铁路里程数;学“百分数”时,分析脱贫攻坚的数据变化。知识点还是那些知识点,但格局打开了,孩子的眼界也跟着打开了。

所以啊,每一个科目,都可以挖掘其思政元素,如数学,结合时事热点设计习题,让数字“说话”。鼓励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五、成果不是“突然蹦出来的”,是日常“攒”出来的

文件里提到的“班风、学风成果”,绝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编出来的。

之前我当班主任时,我们班连续三年获市级“红旗中队”,秘诀就是每周的“夸夸墙”——学生互相写赞美卡。这些卡片我攒了一盒子,评职称时直接整理成“班级凝聚力建设案例”。功夫在平时,材料自然水到渠成。

老师们,我们可以建立“育人档案袋”,在自己的QQ相册随手存活动照片、学生作品、家长反馈。遇到团体竞赛奖、班级荣誉证书及时归档,按学期或者年份分类。

回顾自己的历程,能副高、正高一次过的“终极答案”,应该是过好教育的每一天吧!

老师们,职称评审的“高标准”,其实是逼着我们回归教育本质——眼里有人,心中有爱。

那些熬夜填表的日子,那些被学生气哭的瞬间,那些夜晚漫步在山村小路被熊孩子找到后主动拥抱的刹那,终会变成材料里一行行扎实的文字。但比职称更重要的,是我们走过的路、点亮过的童年。

愿我们都能在日常琐碎中,修得一颗育人的匠心。

需要2025年1月1日广西职称评审试行版本的,关注+星标+在看,私聊我。每天拆解职称文件,让你轻松上岸。

关注我,不迷路,早上岸!

关注我,职称评审不迷路。

林叶,女,小学数学教师,公费生,中师毕业后一直在农村一线。经历天时地利人和,已成功上岸!

缺点一火车,优点只仨:热爱思考课堂;喜欢和学生相处;带队伍玩航模玩到国赛第一名。

职称评审有自己的思考与方法,立志帮助更多老师成功上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校傲嗷江湖

校傲嗷江湖

正高教师是职称专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