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三次斩首战, 俄罗斯亏惨了:克格勃据点和温压弹仓库被炸干净
自2022年战争爆发以来,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多,战场上的局势不断变化,战争方式也在快速演进。2025年2月29日晚至3月1日凌晨,乌克兰武装部队对俄罗斯目标展开了一系列大规模夜间袭击,涵盖斩首行动、远程无人机打击和精确炸弹轰炸,使俄罗斯遭受重大损失。此次打击不仅进一步削弱了俄军的战场指挥能力,也暴露了俄军在防空和战略防御上的短板。
据《基辅邮报》报道,乌克兰军方在布良斯克州发动了一次精准空袭,目标直指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的一个秘密据点。FSB是苏联克格勃的继承者,负责情报搜集、网络战和高端技术情报工作,此次打击直接导致该据点卫星通信系统、保密设备和信号系统被摧毁,严重影响了俄军的战场协调能力。
有消息称,乌军的袭击摧毁了该据点内的核心设施,并导致12名FSB情报人员死亡。这次空袭不仅仅是对俄军军事指挥体系的一次精准打击,更是对俄罗斯情报战能力的一次重大削弱。乌克兰方面认为,摧毁FSB的秘密据点可以有效干扰俄军的远程指挥,使其前线部队的作战能力受到限制。
乌军暗杀行动:马里乌波尔的致命爆炸与此同时,乌克兰军方在俄军控制的马里乌波尔地区发动了一次针对FSB高级官员的暗杀行动。此次行动利用汽车炸弹,在凌晨1点左右引爆,精准击杀目标。
乌克兰马里乌波尔地下组织提供的情报显示,爆炸发生在普里莫尔斯基区,该区域长期是俄军高层活动的据点。此次暗杀后,俄军迅速封锁现场,俄罗斯内务部部队展开了大规模搜捕行动,试图追踪袭击者的线索。
除了情报战与斩首行动外,乌克兰军队还在顿巴斯战线对俄军后勤系统进行了破坏性打击。据悉,乌军使用无人机袭击了位于波克罗夫斯克区塞利多夫镇附近的俄军温压弹弹药库,导致该设施发生剧烈爆炸,所有温压弹储备被彻底摧毁。
温压弹因其超强爆炸威力,被称为“战场清道夫”,在俄军进攻乌克兰战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袭击不仅摧毁了俄军重要的弹药储备,还迫使俄军在顿巴斯地区重新调整攻势。
与此同时,乌军还袭击了顿巴斯地区罗波蒂内西北部的俄军第58师指挥观察站,以及涅斯捷里扬卡的俄军第503步兵团无人机指挥所。这些打击有效削弱了俄军在该地区的战术情报能力。
乌军无人机“远程斩首”:俄罗斯本土三目标被袭乌克兰并未将攻击仅限于前线地区,而是将战火延伸至俄罗斯本土。乌军无人机在一夜之间袭击了三大关键目标: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伊尔斯基炼油厂:作为俄军重要的燃料供应基地,该炼油厂的破坏将直接影响俄军的后勤补给能力。自2024年以来,乌克兰已对俄炼油设施发动了超过220次袭击。
克里米亚奥列尼夫卡的俄军防空雷达阵地:乌军无人机成功摧毁了俄军第31防空导弹师的一部机动式防空雷达,使俄军在克里米亚地区的防空能力受到削弱。
俄罗斯本土其他目标:乌军无人机针对俄军电子战系统的信号源进行追踪打击,摧毁多个俄军战术阵地。
面对俄军的持续进攻,乌克兰军方迅速调整战术,大规模发展无人机武器体系。由于欧美的援助武器大多是防御性装备,乌克兰开始依靠自身的武器制造能力,生产无人机进行远程打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乌军开始使用改装版的农业小飞机携带苏联时期的FAB-250炸弹进行低空轰炸。这种方式虽然原始,但却足够高效,且成本远低于俄军昂贵的制导炸弹。俄军FAB炸弹可以依靠先进战斗机投放,而乌军的方式则依赖简陋的无人机实施“随机轰炸”,虽然命中率较低,但却能给俄军带来持续性的威胁。
俄罗斯军方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无人机的主要目标是俄军的电子战系统,因为这些系统在战场上释放强烈的电磁信号,容易被乌军无人机锁定并实施打击。这种电子战对抗模式,使得俄军必须不断调整战术,否则将持续遭受乌军的远程打击。
乌军未来战术:无人机战争将主导战场?乌军第110机步旅的一名军官表示,现在战场的主导武器已从传统火炮转向无人机作战。他指出,曾经被视为前线支柱的“海马斯”火箭炮和M777型155毫米榴弹炮,已逐渐被无人机战术取代。
这名军官还透露,乌军内部普遍认为,美国未来可能会减少对乌援助,甚至完全放弃乌克兰。因此,乌克兰必须依靠自身能力制造武器,而无人机正是最好的选择。乌军的武器生产体系已经渗透到成千上万的城镇和乡村,各种老式苏联武器被重新改造,以适应当前的无人机战争需求。
乌克兰的夜袭行动展示了其精准打击俄军关键目标的能力,使俄军在情报、后勤和战场指挥方面遭受严重损失。与此同时,乌军在无人机战术上的创新,使其能够在武器短缺的情况下继续对俄军形成压力。
虽然俄军仍然在战场上拥有强大的火力优势,但乌军的灵活战术正在改变战场态势。随着战争的持续,俄乌双方的无人机战斗模式将成为影响未来战局的关键因素。未来,俄罗斯如何应对乌克兰日益强大的无人机战术,仍然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