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不需要报销妈妈感慨自己没用了# 我发现,不少妻子总认为自己要对孩子,家庭“有用”,
不然就各种自责感叹,有种要被老公孩子家庭抛弃的感觉。
这种心理不是一时的,而是从婚后到生子到孩子长大的多年,都贯穿其中,举个例子是,我在一些离婚案例里看到,有的妻子找我说:我为家庭付出了这么多,孩子被我带的白白胖胖的,孩子爸怎么就要跟我离呢?
还有的人反复提:我怕离婚了对孩子很亏欠,我想孩子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成长,总之,就是反复提家庭,孩子在自己心中是最重要的,为此牺牲自己理所应当。
可是自我呢?却压根没思考过。
我经常说,想要家庭经营好,得先有好的自己,跟好的伴侣建立起健康的关系,有好的关系了才有好的子女和家庭。
而总反复提为孩子、家庭付出,却没有自我的人,其实是种本末倒置。这样带来的不好结果,是很严重的:
1、让孩子和伴侣有负罪感
我见过一些有问题的婚姻模式,就是孩子,丈夫在家里都不爱说话,除了日常需要的沟通外,其他时候不会谈松弛的话题,更不会谈个人心理的话,例如孩子不会说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因为孩子知道,妈妈一定不同意,
妈妈会说我为了你牺牲这么多,你竟然就想做这个?你对得起我吗。。。
最后家里弥漫着紧张憋屈的氛围,各自能说的话越来越少。
2、自己会患得患失
一个没有自我,只为家庭付出的妻子,在过去传统的家庭里,还算可以。但现在宏观发展不一样了,孩子可以出外读书,老公可能到外地出差,而作为妻子的自己要是没有工作,更容易患得患失。
会总去想我是不是不重要了,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是不是出轨了?是不是不愿意听我这个妈妈的了?这种患得患失情绪的背后,又是家庭矛盾的另一种起因。
3、身边人不懂自己的付出
有一个客观的人性现象,你越付出,越难得到感恩。因为你的付出自己觉得正常,对方也逐渐感觉理所当然,就更加不可能懂你。所以,当自己想得到被感恩时,会发现其他家人压根没这种感受,还觉得你怎么突然提这个?你不是多年来都一直在干的么?
原因其实跟自己心理有关,想付出没有错,但是把自己当成家庭的仆人,一直付出牺牲,这层认知对家庭和自己是不利的。
因为健康家庭需要的,不是牺牲,而是成长。
要是自己的心理不成长,把自己当成依赖者,那时间久了家庭的味道会变质,很多怨气就是这样来的,再往后就是孩子丈夫不理解,进一步就是婚变。
其实要改变也不难,就是让自己把注意力从依赖家庭,回归到自己之上,去走自我提升的路,让自己独立起来过得更好。
这样家庭成员看到自己更好了,才会依赖自己,而自己不会消耗。#夏日治愈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