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不会免费为越南建南北高铁,道理很明显,中国人吃过一次亏,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对于怎么推进高铁项目,越南方面其实有很多盘算,他们提出可以给低息贷款、全套高铁技术甚至是“包建包离”,说白了,就是项目修好后中国企业要全部撤出,把运营权还给越南。 这种想法在国际上其实很少见,一般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都是要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很少有哪家愿意什么都给、最后退出,越南的这些期待在实际操作起来,难免让人觉得有些一厢情愿。 说起中国和越南的合作,历史上中国帮过越南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在自己都很困难的时候,还是尽最大努力把铁路修到越南,把大量物资和技术送过去。 后来美军对越南进行轰炸,许多中国工程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协助修建铁路,付出了很大牺牲,那段日子里,越南得到的对外援助,绝大部分都来自中国。 这些帮助不仅仅是物资、金钱上的,承载了当时中国对“同志加兄弟”邻国的期待,但历史发展不是一条直线,越南统一后中越关系很快变了味,边境冲突、南海摩擦接连出现,曾经的信任被现实利益冲淡,这些往事在如今的中越决策者心里,其实都是绕不开的背景。 越南和中国在南海的矛盾越发明显,越南一方面和中国谈合作又和美国搞军演,不断在南海争议区域推动岛礁建设,有时还选择在公开场合对中国的做法提出挑战,外部环境变得复杂。 中越的互信到底还有多少也让人不得不重新打算,高铁这样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几十年大投入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是中国科技和制造业的“看家本事”,自然不会轻易“白送”。 中国这些年把高铁技术输出到很多国家,注重的都是在保障自身利益和双方共赢的基础上推进合作,越南如果只盯着技术和资金,同时又没有真诚互信的前提,想“空手套白狼”,别说中国不会答应,放到全球范围也几乎没人会这么做。 老挝、印尼、泰国都与中国有铁路和高铁合作,像中老铁路开通后,货运效率和沿线经济都提升明显,印尼雅万高铁不到一年客流量突破两百五十万人,泰国的农产品因为铁路物流快、省钱,卖到中国的数量也大幅上涨,这些例子都是基于双方互信、清晰分工推进的合作。 越南太强调自己的“自主性”,又不愿真正让利给合作方,结果是别人都加速互联互通了,越南反而在区域合作的大网络外被“晾”了起来。 越南南北高铁能不能顺利上马,关键还是看越南自己怎么选择合作方式,如果在国际合作中还想着不劳而获,结果只能是项目遥遥无期。 如果愿意放下历史包袱,拿出真心和透明的合作态度,就有可能打破僵局迎来机遇,今天的世界讲究互利,技术也好,资金也好,都不是某一方可以随便索取的。 只有互相尊重,把合作的规则说清楚,才能让一条高铁真正从蓝图变成现实,直白地说,现在的中国,早已从历史的教训中明白,合作需要底线、不吃亏也不是冷漠而是成长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