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中国崛起之后会是怎样的?可以用轮回的观点来解读。万事万物是轮回的,但这不是迷信中

中国崛起之后会是怎样的?可以用轮回的观点来解读。万事万物是轮回的,但这不是迷信中的轮回。迷信的轮回指的是人死了之后还可以再投生,这样生生世世经久不息。而哲学上的轮回又称作循环,指的是万事万物是螺旋性发展的,从投影的角度来说,总会走到一个又一个的起点,但从立体的角度来说,每一个起点又是一个新的高度。 其实这样的轮回非常好理解。我们经历过许许多多的花开花谢,但是年龄逐渐就变大了,变老了。我们也经历过无数次日出日落,但是日出的时间逐渐变晚了,日落的时间又变早了,而天气也逐渐凉下来了。到了冬至之后又从头再来。 但并不是所有的循环都这样肉眼可见,不过理解起来也不难。比如人生一世总会死的,死了之后我会变成其他的物质,而这样的物质在经过一轮循环之后,又会变成其他的物质。连地球也是这样,会生成,会成长,会健壮,也会衰老,再灭亡。这就经历了一个循环。而在灭亡之后又会组成新的星球,再经历一个循环,又会变成第三种星球。 中国古典哲学还讲了这些循环变化的动力,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克。还告诉我们五行是5种发展变化的方式,因为是发展变化的,是运动的,所以会产生力量。包括相生相克,本身也是由能量来完成的。这样的力量构成了整个宇宙万事万物发展的基本力量。 正是有了五行,所以万事万物逃不过生生灭灭,逃不过循环,逃不过从头再来。前半部分都讲的是物,其实人事也是这样的。三国演义开篇告诉我们天下大事,久分必合,久合必分,就是这种循环的体现。 中国和外国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 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意思就是说,我只听说过用华夏来改变周边民族,从来没有听说过华夏会被周边民族改变的。 那时候华夏是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周边少数民族相对来说文明落后得多,所以他们羡慕并崇拜华夏。所以他们或者跟华夏民族有战争或者没有战争,但不管通过什么方式,最终都融入到了华夏之中。 孟子是战国时候的人。他所讲的是战国之前的历史。而在战国之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这句话依然是真理。匈奴柔然突厥蒙古满洲,所有的民族都被华夏同化了,而没有哪一个民族同化了华夏。 但如果这样一帆风顺地发展,那就不是循环了。事物的循环体现在总会离开事物的本质,然后回到本质中来。华夏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也是这样。到了清朝时候,西方列强逐渐发展起来了,并且开始侵略中国,他们用枪炮打破了中国人的大门,也让中国看到了自身发展的严重不足。所以这时候又有人提出一句话: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提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的确走在了学习西方的路上。但一直到民国结束,我们都还只学了个四不像,半洋半土,不中不西。我们依然积贫积弱,处处都落后。而在进入新中国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动力迸发出来了,不但学到了西方的很多东西,而且开始超越西方,引领西方。 所以,这件事情又回归本质了,又让人看到了轮回的下一个闭环。当然这种闭环并不是均衡发展的,从孟子时代到清朝用了2000多年,并不代表从清朝到下一个闭环需要2000多年。万事万物的发展原理是这样的,至于发展的轨迹,那是各不相同的。#我的宝藏兴趣# #人类命运规律#

评论列表

青晨轩
青晨轩 1
2025-07-03 12:34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