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91年5月18日,34岁的苏联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搭乘联盟TM-12号飞

1991年5月18日,34岁的苏联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搭乘联盟TM-12号飞船前往和平号空间站,按计划,这次任务将持续5个月,然而当他在太空执行任务时,脚下的祖国正在分崩离析。 克里卡列夫来自列宁格勒机械学院,1985年成为宇航员,1988年首次执行太空任务时,他在和平号空间站停留115天,修复了太阳能电池板支架断裂故障。 这次维修避免了空间站供电系统彻底瘫痪,让他在航天界声名鹊起。 1991年的太空任务原本很常规,英国宇航员海伦·莎曼完成一周实验后按期返回地球,留下克里卡列夫和指令长亚历山大·沃尔科夫继续工作。 两人很快发现地面通讯变得异常,控制中心频繁更换对接人员,有时还出现乌克兰语指令。 8月政变、各加盟共和国独立、经济危机,地球上的剧变通过无线电波传到太空。克里卡列夫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听到莫斯科在罢工,但没想到联盟会消失。” 此时和平号的食物储备已经见底,美国紧急运送的援助物资包装上印着“人道主义援助”字样。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当天莫斯科飞行控制中心只剩3名值班人员,克里卡列夫收到最后一条来自苏联的通讯:简单的节日祝福。 他成为了太空中唯一的“苏联人”,而接替他的宇航员训练因为政局动荡被迫中断。 更现实的问题是钱,克里卡列夫的妻子叶莲娜拿着工资单去银行,发现丈夫的宇航员津贴因恶性通胀只相当于莫斯科平均月薪的5%。 更荒诞的是,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拜科努尔发射场归属新独立国家,美国运送的救援物资竟在海关被扣押数周。 1992年3月17日,克里卡列夫终于搭乘联盟TM-13号返回舱降落在哈萨克草原,他在太空停留了311天,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走出返回舱时,迎接他的不是苏联英雄勋章,而是一张标有“俄罗斯联邦宇航员”的新证件。 返回地球后的生活比太空更加艰难,克里卡列夫的公寓门上贴满水电费催缴单,银行通知他苏联时期积累的200万卢布存款因货币改革作废。 这笔钱在1991年相当于300美元,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积蓄。 失去工作和存款的克里卡列夫一度陷入困境,俄罗斯新成立的航天局人员紧缩,许多宇航员被迫转行。他也不例外,期间参与民用航天技术培训项目来获取补贴。 那段时间,这位在太空看过无数次日出日落的英雄,不得不为生计奔波。 转机出现在1994年。俄美航天合作项目启动,克里卡列夫凭借丰富的经验成为首批参与者。 在发现号航天飞机任务中,他的专业素养得到美国同行认可,这为后来的国际空间站合作奠定了基础。 此后的职业生涯中,克里卡列夫又多次执行太空任务。 他参与了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见证了人类航天事业从冷战对抗走向国际合作,2007年,他以累计803天的太空停留时间创造了至今保持的世界纪录。 2021年俄罗斯航天节庆典上,65岁的克里卡列夫被授予“俄罗斯英雄”金星勋章。这位历经沧桑的宇航员说:“当你在太空看地球时,会发现它没有国界线,人类本该是一个整体。” 如今,克里卡列夫的宇航服作为珍贵文物陈列在莫斯科航天博物馆,展柜标签上用俄语和英语写着:“苏联最后一位宇航员”。这件宇航服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克里卡列夫的故事反映了苏联解体对普通人的深刻影响,即使是国家英雄,也无法免受历史巨变的冲击。但他的经历也证明了人类的适应能力和航天事业的延续性。 从苏联宇航员到俄罗斯宇航员,再到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者,克里卡列夫的身份在变化,但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始终如一。他的311天太空之旅,不仅是个人的传奇经历,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独特的一页。 在太空中,国家的边界变得模糊,人类的共同命运更加清晰,克里卡列夫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变化,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会停止。这或许是这位“最后的苏联人”留给世界最珍贵的启示。   信源: 澎湃新闻--宇航员被“遗忘”太空311天,回来时发现国家没了、Roscosmos 1991-2002年解密档案、NASA历史办公室(history.nasa.gov)、塔斯社新闻数据库(1991年12月26日)[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