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一单亲妈妈身患癌症,临终前打算将11岁和8岁的儿子托付给亲戚,谁知亲戚们集体哭穷,拒绝帮其抚养,无奈之下,单亲妈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肝癌晚期的单亲妈妈,早已病痛的折磨变得形销骨立。 病床前,她的两个儿子,大的11岁,小的才8岁。 她哭着求身边的亲戚们帮忙照看自己的孩子,因为她知道自己没多少时间了。 但他们的表情,却集体哭穷说自己家没钱。 命运的多么的残酷,那么这两个孩子又该何去何从呢? 1990年,刘福兰和丈夫组建起自己的小家庭,两个儿子相继诞生为这个平凡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喜悦。 夫妻俩带着年幼的孩子来到城市打拼,日子虽不富裕,但勉强在城市立住脚。 这个时候,似乎生活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2008年,一道晴天霹雳将这个家庭劈得粉碎。 丈夫颜冬苟突然被确诊为肝癌晚期,面对天价医药费与渺茫的生存机会,丈夫在弥留之际决定放弃治疗。 最终,颜冬苟撒手人寰,留下刘福兰和两个还小的孩子。 彼时,大儿子不过3岁,小儿子才蹒跚学步。 自那以后,生活的重担便死死压在刘福兰肩上。 她用透支身体换来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三口之家在风雨中飘摇。 大儿子十来岁时,竟能摸索着在简陋的厨房里为深夜归来的母亲煮上一碗清水挂面。 这样的时刻,是支撑她坚持下去的唯一信念。 她用汗水和坚韧对抗着命运,努力在黑暗中为孩子们撑起一小片蔽身之所,期盼着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然而,命运的残酷远未终结。 历经数年的超负荷操劳,苦难终究在刘福兰的身体开始显露。 2016年,毫无征兆的腹部剧痛将她击倒。 送入医院检查后,结果竟然是肝癌晚期。 那一刻,刘福兰如坠冰窟,瞬间的绝望并非源于自身生命的终结,而是如同梦魇般袭来的担忧。 自己时日无多,那对尚未成年的儿子该怎么办? 双亲早已离世,公婆也都不在人间,在这个世上,两个儿子,将依靠谁生存? 这份深沉的母爱与绝望,迫使她在生命的最后,做出了不得不做的决定,为两个孩子寻找最后的依靠。 于是便有了那场令人心碎的病床“托孤”。 刘福兰请来所有尚在走动的亲戚,她放下所有尊严与体面,用哀求的姿态诉说着自己的困境与恳求。 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亦或许人心冷漠。 但当希冀的目光在沉默与躲避中,黯淡下去,那份无声的拒绝,让她感到刺骨的寒冷。 第一次尝试无果,不甘心的刘福兰在病情稍缓时又召集了一次,结果仍是徒劳。 这并非亲戚的错,只是现实的枷锁过于沉重。 希望的亮光,在最低谷处重新燃起。 刘福兰母子三人的困境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涟漪。 无数陌生的心被打动,来自天南海北的捐助与无数个愿意伸出援手的电话涌来。 人们在网上声援、捐款,更有善良的家庭表示愿意收养两个孩子。 虚弱的刘福兰面对这些涌来的暖意,一遍遍含泪道谢,她唯一的坚持,是两个孩子无论如何要在一起,不能分离。 因为在这个即将失去母亲的世界里,他们是彼此唯一的依靠和温暖。 最终,血缘之外的一双手坚定地伸了出来。 刘福兰在外地打工的大外甥尹世民得知消息后,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他深知母亲刘建兰内心的痛苦挣扎,母亲早就想帮助姨母,碍于自己家庭的清贫和姥爷的意见而左右为难。 尹世民自己的生活并不宽裕,打工谋生,也远未到轻松养活三口的阶段。 然而,看着病床上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姨母,想象表弟们可能流落街头或被分开领养的未来,这位年轻人做出了改变四个人命运的决定。 “我养!就算是讨饭,我也要把两个表弟拉扯大!” 这句质朴的誓言,是他对姨母沉重托付的回应。 尹世民的担当并未被辜负。 当地民政部门了解到这个特殊家庭的困境后,迅速行动,特批了两套相连的廉租房,解决了尹世民和他的两个小表弟的居住难题。 终于,这两个小孩子有了避风港。 而尹世民也没有食言,白天黑夜兼着两份工,毫无怨言地担起了“父亲”的责任。 两个孩子经历了巨大的变故和丧母之痛,变得异常沉默敏感,过年也宁愿躲在廉租房里吃剩饭,不愿踏入热闹的亲戚家门。 寒来暑往,在尹世民默默耕耘的努力下,两个孩子重新拿起了书本,在学业上格外勤奋,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因为他们知道,承载在哥哥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他们想回报这份在绝境中撑起他们人生的爱。 当病床上的刘福兰得知两个孩子有了安稳的归宿,并且能相依相伴时,她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她短暂而充满艰辛的一生,却在自己生命终结前,为两个孩子点起了一道名为尹世民的不灭微光。 两间廉租房,不仅是三个年轻人的居所,更像是一个无声的承诺与象征。 生命终将凋零,但母爱的遗愿,因一个年轻人的肩扛手擎,最终在亲情的守望中长成了不散的微光。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 ——湖南茶陵临终托孤的癌症妈妈去世,生前最不想孩子分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