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抛出个“大项目”,1000亿人民币的高铁订单,邀请中国、日本、德国等国竞标,消息一出,网友直呼:“印度这是想学中国搞基建狂魔?但中国为啥不接?是我们造不出高铁吗?”答案很简单:这哪是“大项目”?分明是“大火坑”! 印度这次计划修建的孟买到新德里高铁,全长 1500 公里,设计时速 360 公里,听起来确实很诱人,但再看看招标条件。 印度要求中标方垫付 80% 的工程款,也就是 800 亿人民币,而且还要无偿转让核心技术,帮忙培训印度技术人才。合着印度是想空手套白狼,让别人出钱出力还得教他们技术,自己躺着赚钱? 其实印度早就在国际上把名声搞臭了。2008 年,中国上海电气和印度签了 13 亿美元的沙盛电厂项目,2015 年就建成发电了,结果印度到 2019 年还拖着不给钱。 上海电气无奈去国际仲裁,印度反而倒打一耙,要求赔偿 21 亿美元。最后还是中国政府出面交涉,才在 2020 年把钱要回来。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日本当年为了和中国竞争,抢下孟买 - 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主动提出垫付 80% 资金,年利率低到 0.1%,结果呢?7 年时间只征了三分之一的土地,项目从 2017 年开工到现在,总共才修了 11 公里,还多次延期,成本飙升。 印度想要建高铁,可印度的土地存在着很大的归属问题。70% 的土地归私人所有,土地被土豪劣绅和官僚集团垄断。政府要征地,这些人就提前低价从农民手里收地,再高价卖给政府。 比如日本那个项目,征地过程政府根本搞不定。不仅如此,印度的官僚腐败严重,官员提前把征地消息透露给资本家,从中牟利。 不仅是土地问题,印度还喜欢搞 “追溯征税”,今天制定个新法律,就能翻旧账让企业补税。小米、OPPO、vivo 等中国企业都栽过跟头,被印度以各种理由罚款、冻结资产。 连沃尔玛、亚马逊这样的国际巨头都被坑的受不了,纷纷退出印度市场。世界银行都把印度列为 “全球最难做生意的国家” 之一。这种营商环境,哪个企业敢轻易进去? 有人可能会说,印度市场大啊,就算亏点钱,交个朋友以后说不定有好处。咱们就看看日本的例子,为了抢项目,日本几乎是倒贴钱给印度,结果呢?项目烂尾不说,还搭上了自己的声誉。 反观中国,在印尼建的雅万高铁,5 年就顺利通车,累计发送旅客 579 万人次,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培养了印尼的技术人才。这才是真正的合作共赢。 中国不接印度的高铁项目,根本不是技术问题。中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从高寒高铁到高原高铁,从跨海大桥到海底隧道,什么样的难题没见过? 但中国在选择海外项目时,更看重项目的可行性、风险控制和长期效益。印度的这个项目,风险高、回报慢、政策不稳定,还可能被印度坑得血本无归,傻子才会接! 印度想靠高铁提升基建水平,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解决土地、资金、法律等根本问题,再好的项目也是白费。这次 1000 亿的高铁订单,与其说是个机会,不如说是个陷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