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3年陈毅来到延安,见到快10年未见的毛主席,态度过于恭敬,被毛主席怒批,可

1943年陈毅来到延安,见到快10年未见的毛主席,态度过于恭敬,被毛主席怒批,可当陈毅说出自己心中委屈,又被主席打断,不让再提了! 1943年10月,当时主持新四军以及华中局党务工作的一把手在盱眙黄花塘召开了一场重要会议,此次会议结束后他立即给毛主席等人发去了一份电报,这场会议以及一把手的报告都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陈毅有着重要关系。 看到了一把手的报告后,毛主席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让陈毅来延安参加党的七大,新四军军长的职务由张云逸暂时接替。 得到主席的指示后,陈毅离开了新四军,在来延安的路上,他每天都想早点见到主席,经历了这些事情,陈毅有许多委屈想和主席说。 毛主席与陈毅也是老相识,再加上他们都是党内杰出的诗人,有着共同的爱好,二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1934年,由于红军长征,二人的工作不同,他们就这样分别,之后由于战争的影响,二人已经快十年没有见面了。 在调陈毅回延安前,毛主席已经基本了解了华中发生的这些事情,由于华中抗战关系重大,主席决定用温和的方式处理此事。 他非常了解陈毅的性格,自然也明白陈毅这一路上一定有不少委屈,自打陈毅出发后,主席每天都非常关心陈毅的行程。 1943年12月25日,主席还专门给129师的政委邓小平打去了电话,叮嘱对方等陈毅来到太行山区后,让他不要急着赶路,在沿途好好休息调整。有了主席的安排,陈毅进入太行山之后也是一边赶路一边休息。 陈毅参观了太行山军民一些节日盛会,还拜访了129师师部,与邓小平等老战友重逢,而且他还专程前往了左权墓祭拜老战友。 遗憾的是,刘伯承等人为了参会已经去了延安,不过他还是在涉县停留了多日,与许多老战友相见。邓小平等人也是陪着他看了许多,聊了许多,这也让陈毅放松了不少。 1944年3月,陈毅终于在延安见到了毛主席,由于黄花塘那场会议引发的一些事情,陈毅的心情非常复杂。 见到主席后,他显得非常恭敬,想要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主席对他的态度并不满意,两人也是多年的老友了,主席还是不想让陈毅带着这么重的压力和自己讲话。 陈毅随后提出希望中央能召开一场会议,自己想谈一谈委屈的原因,那就是与一把手之间的关系。没想到毛主席却打断了他,主席的回答让陈毅感到非常意外。 主席表示陈毅可以谈南方三年游击战的经验,华中抗战的经验,这些他都能给陈毅安排,甚至能给他很多天的时间让他讲个够。 但主席却要求陈毅不能谈与一把手的事情,一句话都不能提,主席还表示华中局有个电报说明了此事,如果陈毅想要看,他可以给陈毅看。 见到主席的这番表态,陈毅心里也明白了,他立即表示以大局为重,不会提华中局发生的任何事情。这次见面,主席并没有让陈毅好好说说这些事情,可这并不代表主席不关心陈毅。 过了一阵,毛主席又找到了陈毅谈话,这一次主席询问起了两人在华中局的一些事情。听到陈毅的描述后,主席也指出了陈毅的一些问题,希望陈毅能正视这些问题。 经过与主席的一番沟通后,陈毅也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他立即向华中局方面发了一封电报。在电报里陈毅做了自我检讨,大大方方指出了自己过去工作上的一些错误。 看到陈毅如此诚恳检讨,毛主席也非常满意,可电报发过去之后,一些人并不满意。见到自己如此诚恳道歉,一些人还是不满意,并要求更多,陈毅的心里也是非常生气。 毛主席见到对方的回应后,也明白陈毅有多不容易,只是眼下华中抗战的事情关系全局。于是毛主席写信开导陈毅,并建议他“作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 主席的这番话,让陈毅冷静了下来,他也明白主席的难处。而且自己与主席相识多年,当年主席怎么应对一些人一些事的,他也是非常清楚。 于是陈毅接受了主席的建议,没有再提起什么,而是投入到了学习中。他的做法让人们感到非常敬佩,在延安学习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七大会议结束,陈毅离开了延安,来到了太行山区。 他没有再提起华中局的任何事情,当来到太行山与129师的领导干部会面的时候,陈毅没有了之前的顾虑,心情非常不错。 他与众人有说有笑,还发表了许多振奋士气的讲话,重新调整过来的陈毅之后再度回到新四军,他这番大度的做法让许多别有用心的人无话可说。 至于黄花塘发生的事情,在十多年后真相终于被公布,陈毅也得到了迟来的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