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春天,49岁的魏世杰推开青岛老宅的门,眼前一幕让这个经历过数十次核爆的硬汉瞬间红了眼眶。女儿手握剪刀抵着喉咙,妻子在阳台边缘喃喃自语要跳楼。[凝视] 从戈壁滩回到家,魏世杰发现等待他的不是鲜花掌声,而是三张医院诊断书:女儿精神分裂症,妻子重度抑郁症,儿子智力发育障碍。这些白纸黑字就摆在他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证书旁边。 妻子汪淑明曾是青岛一中的优秀教师,可女儿发病后她彻底崩溃了,青岛精神病院的医生至今记得,1993年冬天魏世杰陪妻子来就诊时,她突然挣脱丈夫,一头撞向诊室的铁门。 “她总说听见女儿在地狱里哭叫。”医生摇头,“其实女儿就坐在门外候诊区,安安静静的。” 女儿魏宁更让人心疼,这个重点大学毕业的姑娘,28岁那年突然烧掉了自己的工作图纸,接着七天七夜不睡觉,在墙上密密麻麻画满辐射符号。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三次专家会诊,确诊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 魏世杰把药片磨成粉末拌在粥里,女儿却把碗摔在地上,冲他喊:“你想毒死我!” 最难熬的是2005年除夕夜,电视里播着国防科技纪录片,年轻的魏世杰在画面中采集核试验数据。 现实中的他刚把吞服洗衣粉的妻子从卫生间拖出来,转身又发现女儿用水果刀在手腕上划了三道血痕。 “那个除夕夜,我同时处理了两个急救状况。”多年后魏世杰对记者说,声音很轻。 台西街道办的工作记录显示,每天清晨五点,白发苍苍的魏世杰已经拎着四个暖水瓶下楼打水。先给女儿擦洗因药物反应失禁的身体,再哄儿子逐片吃降压药,最后给妻子按摩因药物副作用僵直的关节。 “他总拿当年的科研经历鼓励自己。”邻居们记得,老魏常说在221厂零下20度搞过测算,眼前这些困难不算什么。 2017年妻子去世那晚,魏世杰在殡仪馆守灵,青岛电视台的镜头记录下这样一幕:老人摸出计算器,仔细核对丧葬费用,确认余额是否够女儿下个月的治疗费。 这个曾经演算核爆当量的科学家,如今要精确计算每种精神类药物的价格,卡里的8326元,要支撑到下个月低保发放。 现在84岁的魏世杰依然保持着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客厅墙上贴着三张时间表:6点半帮儿子排便,9点提醒女儿服药,下午3点带女儿做康复训练。茶几玻璃板下压着的不是奖状,而是青岛精神卫生中心的24小时急救电话。 当年用精密仪器测量核辐射剂量的手,现在每天要试探女儿洗澡水的温度,那双计算过核弹威力的眼睛,如今要观察女儿瞳孔的变化判断病情。 记者曾问他科研与家庭照护哪个更难,老人摆弄着已经掉漆的核工业功勋奖章,沉思良久:“科研数据错了可以重新计算,照顾病人不能出任何差错。” 魏世杰的故事在青岛街头巷尾传开,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太傻,放弃那么多机会守在家里。老人只是摇摇头,继续按时给女儿喂药。 从罗布泊的辐射监测到青岛老宅的体温测量,从核弹数据的精确计算到药物剂量的严格把控,魏世杰用同样的严谨态度对待着人生的两个战场。 30年过去了,他依然每天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在家里来回踱步。这个曾经让原子弹成功爆炸的科学家,现在要让三个破碎的生命继续燃烧下去。 阳光透过窗帘照进客厅,84岁的魏世杰又开始新一天的照护工作,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比女儿多活一天,哪怕只有一天。 信源: 凤凰网视频——一生坎坷!“核弹老人”魏世杰儿子智力残疾,妻女精神失常,妻子曾怕连累他选择自杀、国防科工委《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名录》(2001年)、青岛电视台《回家》纪录片(2017年,播出编号:青视纪备2017-087号)、《齐鲁晚报》2018年4月12日A05版《科学家魏世杰的二十年守护》、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开案例(2016-045号,经脱敏处理)、台西街道办2018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