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太阳]北京程序员火了,因为拒绝周六加班照顾住院奶奶,被公司一句“不服从安排”扫

[太阳]北京程序员火了,因为拒绝周六加班照顾住院奶奶,被公司一句“不服从安排”扫地出门。最后公司以为给了1.5万就能了事,他却直接硬刚。   (信息来源:洪观新闻;澎湃新闻——朋友圈吐槽“拒绝周末加班”被开除,法院判了)   不少公司加班似乎成了默认,法定休息日也常被工作无情侵占。多数人选择沉默,毕竟和公司较劲,代价听起来太大。可总有人不信这个邪。他们拒绝了不合理的安排,当个人硬扛公司,他们到底是怎么赢的?   2024年,童先生周末收到一封加班通知,当天他还需要到医院照顾奶奶,再加上周六加班不是义务,那天他没去公司。   领导的质问很快追了过来询问他为什么不上班,童先生起初的时候表示自己有私事,但是领导全然不在意,让他回来上班。   面对公司的强制命令,童先生回得也直接,今天本来就是休息时间,他不需要上班,这一回答显然点燃了领导的火气,他最终竟直接说出,童先生不必再到他们公司来了。   手机这头的童先生有点想笑,但他一点不后悔。他清楚,自己在周末休息无论是从个人情况还是相关规定上都没有什么问题。   而不仅仅是童先生,2025年5月,重庆刘女士也因为加班问题被卷入了风波。而且她的事情甚至比童先生还要无奈几分。   领导一个电话打来,要求她周六去公司对接客户。相关工作她早已安排妥当,但这刘女士还是忍不住在朋友圈中吐槽了一番公司让她周末加班的问题。   谁知,就因为这条朋友圈,公司竟直接解除她的劳动合同。刘女士当然不服,她认为,周末本就是休息时间,自己有权拒绝加班。而且她工作也做了,只是在朋友圈吐槽了一句。   面对公司的强硬,两人都没有选择忍耐,而是选择动用法律的武器。   童先生二话不说,一纸诉状把公司告上法庭。官司一开打,公司大概也没想到他这么“刚”,一度提出和解。   但童先生拒不和解,坚持自己打官司不仅是为了所谓的钱,而是为了一个道理。他硬是跟公司打了五场官司,并且场场都赢了。   刘女士的维权之路同样坚定。她起诉到法院,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雇的赔偿金。   法院认为,刘女士的行为虽然有些情绪化,但内容本身远没到损害公司口碑、或者消极怠工的程度。更有意思的是,法院发现,公司用来指控她的那些规章制度,竟然是在双方发生矛盾后才出台的。   最终,法律的天平倾向了坚持维权的人。童先生等来了一年多奋战的结果,五场官司全胜,公司被判赔偿1.5元。刘女士也赢了,获得4.9万元的赔偿金。   这远不止是两个人的胜利。它们清晰地证明了面对不公,劳动者并非孤军奋战,法律是真正能为自己撑腰的武器。   他们用自己的案子给更多违法用工的企业敲响警钟,公司的内部规定不是尚方宝剑,不能想怎么用就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