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苏杰生5年来首次访华,为莫迪访华打前站? 7月12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印度外长苏杰生将赴华参加上合组织外长会,同时访华。这是苏杰生自 2019 年以来首次访华。 根据外交部公告,苏杰生此行将先于 7 月 13 日抵达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随后前往天津出席 7 月 15 日的上合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这种安排,在近年中印外交互动中较为罕见,凸显出印度对此次访问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印度近期已通过密集的高层互动释放对华关系回暖信号。6 月底,印度国防部长拉吉纳特・辛格赴青岛出席上合防长会,并与中国防长李尚福举行会谈,这是印度防长五年来首次访华。更早前的 4 月,印度外交秘书米斯里也到访北京,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就双边关系深入交换意见。 这些动作被外界解读为印度在为总理莫迪访华铺路。美媒分析指出,苏杰生此行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为莫迪能否出席 8 月底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创造条件。从外交惯例看,部长级官员先行探路,为元首级会晤扫清障碍,是国际交往中的常见做法。 印度此时推动对华关系修复,背后有些考量。其一,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发起的关税战对印度经济造成冲击。7 月 4 日,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将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美方对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的举措。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急需与中国加强协调,共同应对外部压力。 其二,中印边境局势的缓和为双边关系改善提供了契机。2024 年 12 月,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 23 次会晤达成六点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细化边境管控规则,加强信任措施建设。今年 1 月,中印副外长 / 外秘级对话又就恢复直航、互派记者等事宜达成一致,为高层互动奠定了基础。 其三,印度国内产业界对加强对华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纳格斯瓦兰在《经济调查 2023-2024》中指出,印度若不融入中国供应链,将难以真正融入全球供应链。这种务实声音推动印度政府重新评估对华政策。 苏杰生访华正值中印建交 75 周年之际,双方计划在这一节点举行系列纪念活动,包括媒体交流、智库对话等。4 月 21 日,中国驻印度使馆举办 “国际中文日” 活动,印度七所大中小学的师生代表参与,展现了两国人文交流的活力。 不过,中印关系的改善仍面临挑战,在关税问题上,印度虽有合作意愿,但仍对中国产品实施严格质量控制。3 月,印度媒体曾报道,印度可能放宽对华贸易限制,允许中印企业组建合资公司,但要求中方作为少数股东。 印度的外交动作也带有对冲美国压力的意图,在中美关系复杂演变的背景下,印度试图通过加强与中国的互动,提升自身在大国博弈中的话语权。正如印度前总理顾问苏廷德拉・库尔卡尼所言,中印合作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将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视角。 目前,苏杰生访华的具体议题尚未完全公开,但有人预计,双方将围绕边境管控、关税协调、稀土供应、人文交流等展开讨论。尤其是稀土问题,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印度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可能成为会谈的焦点之一。 对于莫迪是否访华的问题,印度官方也尚未正式确认。若苏杰生此行能在关键议题上取得突破,莫迪出席上合峰会并与中国领导人会面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这种安排既能避免被外界视为中印关系冻结,又能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总体而言,苏杰生的访华行程是中印关系回暖的重要标志。在全球格局深刻演变的背景下,中印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合作,不仅关乎两国自身利益,也将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