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人凭什么那么富?看看丹麦人是怎么养猪的,你就明白了! 养猪,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那就是又脏又累的活,但是,在丹麦人眼里,那可是优质好工作,丹麦人不仅把猪养的好,还把猪养成了“猪均GDP”全球第一。 人口不到600万的小国,每年出口的猪肉就高达500亿人民币,把猪肉卖出奢侈品,不得不说,丹麦人是有点技术在身上的。 “二师兄”变成“金疙瘩”,丹麦人靠得可不是狠活! 每一头猪从出生开始,就被植入了耳标芯片,每天猪吃了什么,健康状况如何,活动量如何,都可以全程追溯,猪在成长过程中,稍有问题,兽医立马就能找到原因,食品安全指数,自然不用担忧。 丹麦人给猪的生活环境也非常高质,五星级的配置可比很多人的生活环境都要好,自动温控、新风系统、猪栏设计更是精确到厘米。 每头猪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为了让猪不孤单,丹麦人还给每头猪配置了它们爱玩的玩具,丹麦猪的居住舒适度,很多成人公寓都比不上! 猪的吃食,可不是随便一把饲料就解决了,它们的饲料配方全是由科学团队精心所配制,科学团队还会根据猪的不同阶段来配制其他辅料。 用最少的饲料,养瘦肉最多的猪,同时还能管控好排泄物,以免排泄物中的氮磷对环境造成污染,中国人养猪是养猪,丹麦人养猪活像是在搞精密化学实验! 丹麦猪的优质,还和政府的管理密不可分,为了统一管理,丹麦政府专门成立了超级合作社,丹麦超过90%的养殖户都是合作社股东,利益深度绑定,大家对这份事业的信心就更加坚定。 在高级别的管理下,丹麦人养猪,从种猪的选择,到饲料的挑选,再到屠宰加工、营销出口,都形成了严格高标准的规范作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丹麦猪自然就容易赢得更大的市场,国家还拿出优质的物流网络将丹麦猪运往全球,层层把控,层层优质,到了终端市场,价格自然就能高出当地同质产品许多许多。 在高科技的加持下,丹麦猪变成了黄金猪,各方面都优质,消费者购买时也愿意为品质买单,只要在商品上贴上“丹麦直供”,这块猪肉都能显得眉清目秀。 从丹麦养猪可以看出当下养殖业的出路,信息化思维让传统农业彻底变样,土行业也能花出新高度。 北欧人富有,这并不是天上掉馅饼,更不是靠祖上资源庇佑,而是他们肯在这些方面花心思,愿意把这些民生工程做大做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