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69年,钱学森的父亲病逝,临终前留下遗嘱:把3000元遗产都交给女儿钱月华。

1969年,钱学森的父亲病逝,临终前留下遗嘱:把3000元遗产都交给女儿钱月华。可当儿媳蒋英给小姑子去送钱时,钱学森却大声喝止:“不行!” “国家现在更需要这笔钱。”钱学森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他和妻子蒋英正围绕着一笔3000元遗产的用途问题,各执一词,争论得难解难分。这笔3000元的遗产,源于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临终交代,老人特意指明要把它留给养女钱月华。蒋英手握着装有这笔钱的信封,正打算依照公公的遗愿去做,这时,钱学森突然伸手拦住了她。 “这些年,月华悉心照料父亲,为了照顾老人,她甚至把自己的积蓄都贴补进去了。这笔钱是父亲临终特意交代,要留给她的,怎么能不给呢?”蒋英一脸疑惑地对钱学森说道。钱学森沉默片刻,目光坚定:“我知道她不容易,但国家现在更困难。” 当时,中国正处于特殊时期,科研经费捉襟见肘。钱学森作为两弹一星工程的核心科学家,比谁都清楚每一分钱的重要性。3000元在当时相当于普通工人十年的工资,他绝不允许这笔钱流入个人口袋,哪怕违背父亲的遗愿。 蒋英最终被说服了。第二天,她带着钱去了文史馆,要求退还这笔补助金。工作人员却连连摆手,表示不能收。实在没有办法了,钱学森最终以缴纳党费的方式把这笔钱上交给了国家,做完这件事后,他心里的那份纠结才稍微缓解了一些。 但这件事成了钱学森的一块心病。他深知妹妹钱月华的付出。父亲病重期间,是她日夜守护,甚至不惜辞去工作贴身照料。如今自己却连父亲留给她的最后补偿都剥夺了。 钱学森夫妇开始节衣缩食,一点一滴地攒钱。作为顶级科学家,钱学森的工资并不低,但他常年资助贫困学生,家里积蓄寥寥。蒋英默默缩减开支,甚至变卖首饰,用了整整十年才攒够3000元。 1980年,钱月华的女儿出嫁,蒋英终于找到机会,将这笔迟到的遗产塞到妹妹手中。钱月华泪流满面,连连推辞,说什么也不肯收。蒋英却坚持:“你要是不收,你哥这辈子都睡不踏实。” 晚年的钱学森卧于病榻之上,心里始终放不下一件事。有一天,他满是愧疚地对妻子蒋英轻声说道:“我还欠着月华的,这么多年一直没能还上。”听到这话,蒋英温柔地笑了笑,缓缓告知钱学森,其实自己早已在暗地里替他完成了这个一直心心念念的心愿。 钱学森听罢,眼眶微微泛红,他紧紧握住蒋英的手,许久都没能说出一个字。这个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让人看到了一种超越血缘的情义。钱学森用一生告诉我们:爱国不是口号,是甘愿牺牲的勇气,亲情不是索取,是彼此成全的默契。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5-04-29|《探寻钱学森的家风故事》 文|何夕 编辑|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