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台湾不能急,越急代价越大,要考虑局势的变化和主要矛盾,台湾问题的根本不在台湾,最大的障碍是美国,战略上可以藐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 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一道坎,但核心不在于台湾本身,而在外部势力的干涉,尤其是美国。1949年以后,台湾问题因内战遗留而起,但美国从朝鲜战争开始就插手,派第七舰队进台湾海峡,摆明了要遏制中国。这不是简单的地方争端,而是大国博弈的棋局。美国想用台湾牵制中国,拖慢咱们的发展步伐。过去几十年,中国抓住了和平发展的窗口期,经济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综合国力突飞猛进。这给了我们底气,但也让美国更急眼,想方设法在台海搞小动作。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这三大战争的胜利,靠的都是对局势的精准判断。1938年,毛泽东写下《论持久战》,在“亡国论”和“速胜论”甚嚣尘上的时候,冷静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提出打持久战的策略。事实证明,这判断高瞻远瞩。解放战争从1946年谈判破裂到1949年渡江战役,战略灵活调整,抓住了国军疲弱的时机。抗美援朝更是在新中国刚成立、底子薄的情况下,果断出兵,保住了东北工业基地,也打出了国威。这些经验告诉我们,解决台湾问题不能只看眼前,得放眼全局,找准主要矛盾。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美国。它的策略很鸡贼,表面上不直接摊牌,但通过军售、军舰过海峡、拉盟友站台,想用最小成本换最大效果。中国经济越强,美国越坐不住。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工厂从沿海开到内地,科技从模仿到创新,军事从小米加步枪到航母导弹齐飞。美国想在经济上卡脖子,效果却越来越差,反倒自己被反噬得不轻。军事上,它更不敢跟中国硬碰硬,只能搞点巡航、演习的擦边球,挑拨两岸关系,盼着中国自己乱了阵脚。 可中国不是当年的中国了。经济上,人民币国际化加快,5G、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已经领先。军事上,歼-20、东风导弹、北斗系统,哪一个不是硬实力?外交上,“一带一路”让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联合国里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国家越来越多。美国想靠台湾问题“四两拨千斤”,但这招越来越不好使。它的盟友体系也在松动,不少国家更愿意跟中国做生意,而不是跟着美国闹腾。 台湾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时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太急可能掉进陷阱,太拖又给美国可乘之机。战略上,咱们得有藐视敌人的底气。美国国力在下滑,国内问题一大堆,全球影响力不如从前。它的挑衅看着唬人,其实底气不足。但战术上,咱们得小心应对。美国在台海的军售、情报活动、外交施压,每一步都得盯着,不能让它得逞。军事巡航、外交发声、经济合作,这些手段得配合好,稳扎稳打,逐步压缩美国的操作空间。 两岸的联系也在加深。经济上,台商在大陆投资越来越多,沿海城市的工厂里,台湾老板的身影随处可见。文化上,春节联欢、书法展、青年交流,民间往来热络得很。台湾的年轻人开始看到大陆的机会,愿意来工作、创业。这种趋势不是美国能轻易扭转的。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也在加强,美国的盟友里,不少国家嘴上附和,实际却跟中国做生意,慢慢疏远美国的立场。 解决台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有战略耐心,像当年打持久战一样,积小胜为大胜。经济上继续做大做强,军事上保持威慑,外交上扩大朋友圈,时间站在我们这边。美国想拖,中国更能拖。只要把握好节奏,统一大业就能水到渠成。未来,台湾回归祖国是必然的,不是靠硬拼,而是靠综合实力的碾压和时机的精准把握。和平统一是最好的路,既能减少代价,也能让两岸同胞共享发展红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