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一个女同学的弟弟大学毕业了, 他干的第一件事便令人震惊----- 撵走后爸! 我这个同学,我们小学还没有毕业,她爸爸就重病去世,留下她和幼小的弟弟。 不出一两年,家里来了一个叔叔给他们当爸爸。 这个男人丧偶,有一儿一女,他在我们镇上上班。 从此后,他工资上交,我听说,他的儿女没钱上学,经常到妈妈坟前哭。 来时继子是蒙童,10余年养育换陌路。 但这种事,历史上不要太多。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是个2岁就没了爹的苦孩子,他的母亲谢氏,带他改嫁朱文翰,取名朱说,视如己出。 26岁,朱说中了进士,当了官,立刻便接走母亲,再也不回去看一眼。 两年以后,朱说升了官,为了认祖归宗,不惜麻烦皇帝,还上了一个奏折,叫做《奏请归宗复姓表》。 从此世间再无朱说,只有名闻天下的范仲淹。 要说朱文翰也是进士及第,历任平江府推官、户部郎中、淄州长史等职。比范仲淹的生父范墉,其实还要更优秀。 但范仲淹发达后,不但认祖归宗,还给生父范墉追赠尚书、刑部郎中、太子少师等一溜闪耀的头衔。 谁还记得,他十年寒窗书院读书,大把花钱的,是朱文翰。 还有南朝的萧赞。 他是南齐皇帝萧宝卷的遗腹子,政权更迭,他还没出生,母亲吴景晖又成了梁武帝萧衍的妃子,封为淑媛。 萧衍还算大度,待这个孩子和其他皇子一样,还封了豫章王。 长到十四五岁,吴淑媛失宠,于是告诉儿子他的身世。 这萧赞也是真绝,竟跑去挖开生父的陵墓,找到遗骨滴血验亲。 这一下验上了,从此养父便是杀父仇人。他夜夜嚎哭发誓报仇,还给从未谋面的生父,大办葬礼守孝三年。 因为继父梁武帝,有个小名叫“练儿”,他任职徐州时,竟砍光了徐州的“练树”。 25岁,趁着梁军北伐,萧赞孤身逃亡北魏。只是他最终也没能夺回自己家的江山,几年后出家,刚30岁便病逝。 最绝的是继父榜样多尔衮,为了继子呕心沥血,死了还被顺治掘坟鞭尸。 为什么继子不感谢养育之恩,还对继父有这么大敌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