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加拿大这回,是自己把自己卖了 如果有人还对“夹在中美之间的国家还有独立空间”抱

加拿大这回,是自己把自己卖了 如果有人还对“夹在中美之间的国家还有独立空间”抱一丝幻想,那么请看看现在的加拿大。 2025年7月16日,加拿大总理卡尼拍板,对含有中国熔炼与铸造环节的钢铁产品统一加征25%关税,名义上对“所有国家”适用,实际操作上却给了美国完全豁免。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保护本国产业,还是替白宫擦靴子? 政策细节很滑头:有自贸协定的国家,要超出2024年进口水位才征税;没协定的,一旦含中国成分过半,就直接加码。好处全给美国,压力甩给全球钢铁出口国。逻辑很简单——美方给了加拿大一记钢铝重拳,卡尼政府反手去打中国和其他国家,试图用别人的血来止自己的痛。 这叫经济逻辑?不,这是政治交易。 最先炸锅的是加拿大本国钢厂。西部省份的钢铁企业库存爆仓,订单停滞,产线瘫痪。加拿大钢铁制造业有多依赖美国市场,早不是秘密,但这次卡尼不是去和华盛顿谈条件,而是反过头来,先把别人的腿绊了。 结果,中国商务部第一时间开火,直言加方行为违反世贸规则,指名道姓点了“政治操弄”和“双重标准”的账本。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早在2025年3月,中国就已针对加拿大农产品开出报复清单:油菜籽、油饼、豌豆税率干到100%,猪肉、水产也拉到25%。 为什么盯着油菜籽下手?因为加拿大七成以上的油菜籽销往中国,2024年出口额高达49亿加元。刀口捅得准,伤得深。短短一周内,加拿大期货市场油菜籽暴跌12%,西部农民直接陷入生死线。 中国没废话,转身找了澳大利亚补缺。前两年两国刚刚因为贸易摩擦交过火,但2025年关系回暖后,中方果断拍板,从澳洲采购15万吨试验批油菜籽。港口装船,田地抢收,中国库存降至四年低点,催动澳洲产业链加速复苏。 加拿大那边呢?农场主一边看着库存发霉,一边把种植计划从油菜籽改成小麦。有农民在媒体上哭诉,这一季收成够不了过冬。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自己还对中国出口的原籽没明面禁,但对加工品一刀切——100%关税。嘴上说没封,实际等于封死。 这一招玩的,既失人心,又砸自己锅。 保守党早已看不下去。领袖波利耶夫直接怒喷自由党政府:“你们拿农民的饭碗,去换华盛顿的点头。”媒体也开始挖底,称加中电动车贸易、钢铝壁垒早已埋下祸根。 从2024年10月起,加拿大就对中国产电动车课征100%关税,现在不过是中国把这个包裹完整退回罢了。 更滑稽的是,卡尼前脚在东盟外长会场与中方谈“深化经贸合作”,后脚回国就给中国钢铁来一刀。72小时前还说“共赢互信”,转身就加税封口——这不是外交,是儿戏。国际信誉,不是靠“笑一笑”维持的。 别以为这只是“中加小摩擦”。美国才是导演。 特朗普2月上台后第一刀砍向北美:对加拿大、墨西哥钢铝加征25%关税,对中国10%。加拿大本可坐下来跟美国直接谈,但卡尼政府选择用别国的命,保自己的面子。 中国学聪明了。没对着美国怼,而是精准敲打加拿大和墨西哥,逼着这些中间地带的“转运站”表态——你到底站谁那边? 加拿大的回答是:站美国,背中国。 那就别怪中国照章处理。 说白了,这不是一场关于钢铁的争执,也不是一纸关税的偶发冲突,而是加拿大在中美之间再次做出了押错边的选择。 加拿大钢铁进口三分之二来自国外,这次关税直接对着“非美”打,50%的税率直接把没签自贸协定的国家一刀斩——说是“维护本国产业”,但说白了就是——跪。 结果,美国的笑脸没换来,国内钢企抱怨、农民破产、农产品订单飞走、国际信誉崩盘,哪一样不是自己踩雷。 农业分析师粗略一算,加拿大油菜籽产业年损将高达38亿加元,政府推所谓“AgriStability”补贴项目,流程复杂、报名率极低,农民压根顾不上配合——连维稳都维不住。 一部分人还在喊“这是反击中国倾销”,但数据摆在眼前:中国去年是加拿大农产品最大买家,光油菜籽就买了64%产量,如今这一刀割下去,连猪肉、水产都跟着遭殃,影响外溢到整个农业出口。 这不是“反倾销”,这是自断经脉。 加拿大这次操作,再次验证了一个定律:当你在大国博弈中选择做墙头草,风往哪吹,你就会先倒哪边。 澳大利亚曾经也走过这条路,但最后懂了平衡的意义。如今中澳关系回暖,贸易修复迅速反弹;而加拿大,一边讨好美国,一边羞辱中国,两头不讨好,结局可想而知。 2025年夏天,农民破产,钢厂哀嚎,自由党失信,保守党围攻,卡尼焦头烂额,却连最基本的战略判断都还没做清楚:是要当个笑着吃亏的盟友,还是重新找回作为主权国家的起码尊严。 这场局,加拿大自己布的。能不能收场,已经不取决于卡尼,而取决于他是否还有直视现实的勇气。 现在看来,可能没有。 参考资料: 《加拿大对华加税25%、只为巴结特朗普?中国竟将订单给了澳大利亚-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