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特朗普多幅画作曝光,戳穿从不画画谎言! 一则来自《华尔街日报》的爆料,打破了美国政坛的表面平静,报道直指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为声名狼藉的性犯罪者杰弗里·爱泼斯坦画过一张“低俗”的生日贺卡。 特朗普的反应却异常激烈。他不仅公开驳斥,更在深夜连发数条帖子,核心论点只有一个:,“我不画画”,坚称自己“这辈子从未画过一幅画”,以此撇清与那张贺卡的任何关系。 一场围绕笔触与真相的争议就此拉开序幕。可这看似斩钉截铁的否认,真的站得住脚吗? 特朗普的笔触其实并不陌生,早在2010年出版的《特朗普:永不放弃》一书中,他本人就坦承:“艺术可能不是我的强项。”但他同时也承认了一个习惯:“每年我都会向‘绿酒馆’的‘饥饿儿童涂鸦拍卖’捐赠一幅签名涂鸦。” 按他的说法,画一幅画只需几分钟,通常是几栋大楼或城市天际线的轮廓,再签上大名,就能为纽约的饥饿人群筹集数千美元。听起来,这更像一种随性的慈善行为。 从2000年代初开始,特朗普定期向慈善机构捐赠自己的画作,几乎成了一种惯例。这些作品大多使用他标志性的黑色记号笔完成,签名总是格外醒目。 历史的拍卖记录可不会说谎,自1990年代末以来,至少有五幅署名“特朗普”的画作被成功拍卖,冰冷的槌声直接戳破了他“不画画”的自我辩白。 早在1995年,当时还是地产大亨的特朗普就用黑色记号笔画过一幅帝国大厦的涂鸦,这幅画最终在2017年以1.6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进入2000年代,他的“创作”更加频繁。一幅名为“金钱树”的画作,用记号笔和铅笔画出美元从树上飘落的景象,2020年卖了8500美元。 2005年,他画的一幅极简版纽约天际线,更是在2017年拍出了2.9万美元的高价,面对这些板上钉钉的证据,媒体监督组织“媒体事务”的负责人安杰洛·卡鲁索直言,他能轻易列出特朗普至少三幅公开拍卖过的画作,证明其言论与事实不符。 这桩绘画争议,也并非孤立事件,就在《华尔街日报》爆料前不久,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刚刚发布备忘录,试图为震动全球的爱泼斯坦案仓促画上句号,声称不存在所谓的“客户名单”,也不会再公布更多文件。 特朗普曾高调承诺要揭露此案真相,如今自己阵营内部却为是否公开档案而争执不休。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与爱泼斯坦的过往被媒体挖了出来,无疑是火上浇油,作为反击,特朗普已对《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及相关记者提起诽谤诉讼。 从随手涂鸦的慈善家,到卷入性丑闻的当事人,特朗普的画作,映射出一段充满矛盾的轨迹。 这不仅让一位前总统的绘画“爱好”曝光于天下,更深刻地揭示了公众人物的言辞与客观事实之间微妙的博弈。 当一件事实如此简单、证据如此确凿,却依然能被全盘否认时,人们不禁要问:在巨大的利益与权力面前,真相的分量还剩下多少?